舫山书院
舫山书院 |
中文名称;舫山书院 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 建筑;共四进 学舍;14间 |
舫山书院创,由监生林芳德捐资500缗,建于马巷通利庙(俗称大宫)后,楼上楼下各3间。同治六年(1867年),马巷厅通判鲍复康带头捐银300两,地方人士纷纷献地出钱,在原书院之东约百步处另建一座规模宏大的书院,历时两年半竣工。书院主,最后一进为二层楼房(今尚存),两旁还有及厨房、浴室等。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外有夹道,内有庭园。清末,舫山书院发展很快。光绪元年(1875年),通判洪麟绶称该书院"扃试生童数百辈",而"每届秋试领乡荐者并不乏其人"。光绪三十一年,舫山书院改为舫山高初两等小学堂。后几经更名,今为同安马巷中心小学(现在马巷隶属翔安区)。[1]
目录
历史由来
舫山书院由马巷通判鲍复康倡建于同治六年,历两年半,于八年(1869年)竣工开学,至今已130多年历史。书院培养了不少名人学士,是马巷地区的古文化摇篮。原书院共三进,右边加护厝,一进东西两边有学舍七间,二进为山长办公及住宿的地方,后进为二层楼阁,楼下供奉朱文公,两厢房为藏书室。楼上供奉文昌帝君塑像。四周砌以高墙,墙内有数丈宽的通道。书院聘请品学兼优的进士或举人当山长(即院长),聘请有真才实学的文人任教,管理制度严格。学子入学需经甄别考试。平时由地方行政长官和山长主持月考,优秀者奖励。据"厅志"记载有"生童百辈"。培养出去的贡生,有仑头村陈晋生,五甲尾陈生夏、郑锡文等。院内场地宽敞,树木苍郁,是学子求知的好地方。
现状修缮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光绪31年(1905年)由马巷地区乡绅洪晓春(窗东人)、洪湛恩(东坑人)、陈宗英发起改为学堂。辛亥革命时马巷厅三府衙被反清的群众烧毁,衙署占用书院,后又驻进军队,学堂停办。后虽又办黎明女校、平民夜校,但为时不久。抗战时遭日机轰炸,学舍遭受严重破坏,破漏不堪。1970年又拆除前二进,周围改建三层楼房作公社办公室,后进神龛神像也废于"文革"破"四旧"。年来政府重视保护文物,支持重修,民间善士慷慨解囊,共襄盛举。由马巷镇老年活动中心和马巷观音宫管委会督建。择吉于2006年桐月动工,根据"修旧如旧"原则,保持清代建筑风貌。重建后的舫山书院美轮美奂,金碧辉煌,为二进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达700㎡左右。进入广场迎面而来的圆拱门,楣上"马巷舫山书院"金光闪闪。一进为三开间大九架出步柱,三开间的架梁为五瓜式三选斗,束简由六支大圆石柱支撑,柱上涂金的楹联(从后至前)有"兴学育才奠国家基石,尊师重教树社会新风"。"杏坛施教礼信仁义堪典范,儒学遗风修齐治平是弘扬"。"舫山风雨久经光华依旧,书院斯文不隧盛世增新"。均为本地学者所撰。沿一进后厅山墙的拱门进入二进,为二层楼阁,底层二房一厅。门楣高悬"紫阳过化"金匾,中厅沿古例供奉朱文公神象,上层供奉文昌帝君,配祀魁星公、朱衣使。屋脊为歇山式的屋檐,燕尾翘脊,背上饰鲤鱼跃龙门,寓意预祝学子科举连捷。下为拜亭,上饰双狮弄球。龙边廊铭刻有修建舫山书院的古碑文,为当年通判鲍复康所撰。现在重修的新碑记,则为马巷学者朱振仲先生所撰。虎边是捐资芳名榜。主屋后边加后界,右边建有护厝一列计十间房,耗资120多万元。
今年(2006年)农历11月初七举行重修落成典礼,由马巷镇政府主持,厦门市翔安区人大、区委、宣传部、组织部、民政局等单位及马巷街群众、归侨、学者均有代表参加。市、区领导上台祝贺,号召保护古文物,科技兴区。由泉州名道士为文昌帝君等神祗开光。会后马巷镇老年活动中心文艺队表演精彩节目,最后以泉州道协道乐团的道仪表演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