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
|
https://pic.sogou.com/d?query=%E8%89%BE%E6%BB%8B%E7%97%85%E6%AF%9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
|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艾滋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後階段 。進入艾滋病期,艾滋病病毒感染會引起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發生,這些併發症會對人的健康生活帶來影響,甚至可能會威脅生命,因此艾滋病病毒會引發人們的恐慌情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極差,不耐高溫,抵抗力較低,離開人體不易生存 。只有通過直接接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某些體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腸液、陰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 。不涉及以上體液接觸的普通接觸,如同桌吃飯或共用餐具、水杯、臉盆、澡盆、馬桶、毛巾等都不會造成艾滋病病毒傳播和感染
艾滋病病毒檢測是艾滋病防治規劃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高效益的艾滋病病毒預防干預措施。通過檢測,不僅可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為求詢者特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求詢者減少不安全行為,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消除歧視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視致使許多高危性行為者不願接受病毒檢測,導致約60%的感染者未被發現,這無疑增加了艾滋病病毒傳播的風險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正)明確提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原理知識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了解相關知識有利於降低感染風險,防治艾滋病。
定義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逆轉錄病毒。這一病毒會攻擊並逐漸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致使宿主在被感染時得不到保護。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並且去世的人,往往死於繼發感染或者癌症。而艾滋病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後階段
來源
對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來源,研究者已經基本達成共識。這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起源於非洲中部的野生靈長類動物。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可以分為兩型:HIV-1和HIV-2,其中HIV-1和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在基因組成方面十分接近,很可能是跨種群傳播給人類的 。而HIV-2和烏色白眉猴的免疫缺陷病毒(SIVsm)十分接近,很可能來源於此。
形態特徵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80~140納米,呈圓形或卵圓形。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並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其中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於表面,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向內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衣殼(capsid),衣殼在電鏡下呈高電子密度。衣殼內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組、酶(逆轉錄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來自宿主細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為逆轉錄的引物)。 病毒表面囊膜電子緻密度增高,並且可見杆棒樣表面突起。破碎不完整的毒粒尤為多見,囊膜會失去完整性,碎裂的病毒會呈片段狀或者扭結狀分散於成團的完整毒粒中 。
目錄
=編碼基因=
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組是兩條相同的正鏈RNA,全長約9.7千鹼基對(kb),包裹在一個病毒蛋白殼內,核衣殼外周是來源於宿主細胞膜的磷酸脂質雙層,也包括病毒編碼的膜蛋白
艾滋病病毒基因組兩端長末端重複序列發揮着調節病毒基因整合、表達和病毒複製的作用。基因組含有3個結構基因gag、pol和env,2個調節基因(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達調節因子),4個輔助基因(nef負調控因子、vpr病毒蛋白r、vpu病毒蛋白和vif病毒感染因子)。其中gag基因序列編碼核殼蛋白;env基因序列編碼病毒感染細胞所必須的兩種糖蛋白,即包膜糖蛋白gp120和gp41;pol基因序列編碼病毒複製所必須的酶,即逆轉錄酶、結合酶和病毒蛋白酶 。
由於反轉錄酶無校正功能,出現隨機變異,病毒體內複製頻率高,病毒DNA與宿主DNA間存在基因重組,會出現耐藥性。這使得艾滋病病毒成為一種變異性很強的病毒。其各部分基因變異強度不同,其中env基因最容易發生變異。 HIV-2和HIV-1核苷酸序列差異較大,僅有40%~50%相同。但是二者的基因結構基本相同,只是HIV-2沒有vpu基因,而存在vpx基因。
我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流行株為HIV-1,目前已發現10種亞型,流行的主要亞型是AE重組型和BC重組型。
發現歷史
首次發現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的《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第一次公開報道了艾滋病 。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眾多醫生與科學家的持續工作下,累積了具有信服性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艾滋病有一定的傳染性致因(etiology),並且在一些特定群體內流行。同時,因共用針具以及輸血而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許多科學家開始調查此傳染性病原 。
病毒命名
1983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專門研究逆轉錄病毒與癌症關係的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及其研究組首次從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輕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及淋巴結樣品中分離得到一種新的逆轉錄病毒。經證實,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巴斯德研究所將這種病毒稱為「淋巴結病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LAV)。
大西洋另一邊,蒙塔尼埃當時的合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美國生物醫學科學家羅伯特·蓋洛(Robert Gallo)及屬下也從一些細胞株系中分離得到新病毒,並將之命名為「IIIB/H9型人類T4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Virus-IIIB/H9,HTLV-IIIB/H9)。1986年,該病毒的名稱被統一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以更好地反映病毒導致免疫缺陷而不是導致癌症的性質。1987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確認了此名稱。
存活條件
存活地點
艾滋病病毒廣泛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症狀者的腦組織中,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濃度相比其他體液要更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有很強的傳染性。
滅活方法
艾滋病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極差,不耐高溫,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活的細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 。常溫下,在體外的血液中只可存活數小時,在56℃條件下30分鐘即失去活性 。 液體中的艾滋病病毒加熱到攝氏56度30分鐘即可滅活。在攝氏37度時,使用0.2%次氯酸鈉、0.1%漂白粉、70%乙醇、35%異丙醇、50%乙醚、0.3%過氧化氫、0.5%來蘇爾處理10分鐘能滅活病毒 。
==感染方式==
傳播途徑
普通的接觸不會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只有通過直接接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某些體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腸液、陰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這些體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過黏膜(直腸、陰道、口腔或者陰莖頭部)、開放性的傷口或者潰瘍或直接注射等渠道進入人類的血液中。
其中有三種常見的傳播方式:
性接觸傳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在性接觸(包括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時,由於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官黏膜的細微破損,病毒即可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而感染。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的性接觸都可能會導致艾滋病病毒的傳播。但由於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肛門性交的危險性比陰道性交的危險性更大 。
血液傳播
人被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製品、進行靜脈吸毒、移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組織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
母嬰傳播
因艾滋病病毒廣泛存在於女性感染者的血液、陰道分泌液和乳汁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在妊娠及分娩過程中,也可因發生大量體液接觸而將病毒傳給胎兒,感染的產婦還可通過母乳餵養將病毒傳給嬰兒 。
致病機制
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需要通過易感細胞表面的受體。受體分為兩類,第一受體即CD4,為主要受體,第二受體即CCR5或CXCR4等,為輔助受體。艾滋病病毒分為X4和R5兩類毒株,前者通常同時利用CCR5、CXCR4和CCR3受體,而後者通常只利用CCR5受體。在疾病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毒通常分別利用CCR5和CXCR4作為輔助受體。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的過程主要為4步,4個過程的基本情況如下:
1. 吸附、膜融合及穿入:HIV-1通過CD4受體選擇性吸附於靶細胞表面,藉助輔助受體進入細胞。
2. 反轉錄、入核及整合:胞質中,在反轉錄酶作用下,病毒RNA形成互補DNA,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病毒雙鏈性DNA。
3. 轉錄及翻譯:RNA聚合酶作用下病毒DNA轉錄成RNA,其中一部分RNA經加工成為病毒子代基因組RNA,另一部分拼接後成為病毒mRNA,編碼病毒結構蛋白(Gag、Gag-Pol和Env前體蛋白)和非結構蛋白。通過內質網核糖體的糖化和加工產生子代病毒蛋白和酶。
4. 裝配、成熟及出芽:Gag、Gag-Pol前體蛋白在細胞膜內面與病毒子代RNA一起包裝,結合Gag和MA,從細胞膜獲得病毒體的包膜,獨立的病毒顆粒即形成。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免疫系統的CD4+T細胞(一種輔助性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此外還有單核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CD4+T細胞數量持續減少,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最終導致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11] 。 人體對抗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固有免疫主要是黏膜屏障和局部固有免疫細胞對病毒抗原的識別、內吞、處理和呈遞。適應性免疫系統接收呈遞的抗原後2~12周,會產生各種特異性抗體。有艾滋病病毒特異性的CD4+T細胞免疫反應和特異性毒性T淋巴細胞反應也起着重要作用。
檢測方法
艾滋病病毒檢測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礎,和其他大部分病原體檢測不同,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的主要方法包括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檢測、CD4+T淋巴細胞計數、艾滋病病毒耐藥檢測等。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的金標準,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定性和定量)也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病毒載量)和CD4+T淋巴細胞計數是判斷疾病進展、臨床用藥、療效和預後的兩項重要指標。
抗體檢測
HIV-1/2抗體檢測包括篩查試驗和補充試驗。HIV-1/2抗體篩查方法包括ELISA、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快速試驗(斑點ELISA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免疫層析等)、簡單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等。補充試驗方法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免疫印跡法,條帶/線性免疫試驗和快速試驗)和核酸試驗(定性和定量)。
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可出具HIV-1/2抗體陰性報告,見於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個體,但窗口期感染者篩查試驗也可呈陰性反應。若呈陽性反應,用原有試劑雙份(快速試驗)/雙孔(化學發光試驗或ELISA)或兩種試劑進行重複檢測,如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為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如一陰一陽或均呈陽性反應,需進行補充試驗 。
抗原檢測
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抗原抗體檢測可以同時檢出艾滋病病毒抗體和HIVp24抗原,廣泛用於臨床。與單純抗體檢測相比,提高了準確性,尤其是對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100%。此外,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檢測將艾滋病窗口期縮短至14~21天,有助於早期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足之處是,增加了非特異性反應的潛在風險,可能會影響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
核酸檢測
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一般指檢測病毒RNA。病毒入侵體內後快速複製,可在血漿中檢測出病毒RNA,即病毒載量。通過測定病毒載量可以進行病程監控、治療方案指導、療效判定、疾病進展預測。病毒載量檢測也可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用於急性期/窗口期診斷、晚期患者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和小於18月齡嬰幼兒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常用的艾滋病病毒病毒載量檢測方法包括逆轉錄PCR實驗(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核酸序列擴增實驗(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以及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real-time PCR) 。
如果病毒載量低於檢測下限,表明沒有測出病毒載量,見於未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治療成功者以及自身有效抑制病毒複製的部分感染患者。如果高於檢測下限,則說明檢測出病毒載量,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病史、臨床症狀和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結果做出進一步診斷。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種RNA定量系統都有其最低檢測限,即可以測出的最低拷貝數或國際單位,RNA定量檢測時未測出不等於樣品中不含有病毒RNA,因此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檢測陰性,只可報告本次實驗結果陰性,但不能排除感染病毒的可能;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作為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輔助指標,不能單獨用於感染診斷。報告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檢測結果時應按照儀器讀數報告結果,註明使用的實驗方法、樣品種類和樣品量,當測定結果小於最低檢測限時,應註明最低檢測限水平。[1]
參考文獻
- ↑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中國艾滋病感染者105萬,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越來越高,搜狗, 2021-11-27 1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