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節假日

來自 舍攝圖網 的圖片

節假日是節日和假日的合稱。中國的歲時節日是中國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節假日有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 [1]

歷史起源

大體說來,節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曆法節氣

中國自古以農為本,以農立國。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農業已經出現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為主,南方以稻作為主。農業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特點: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從遠古時代起,中國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農業生產特點的曆法知識。相傳,古代有黃帝、顓頊、夏、商、周、魯六家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曆法紀年,《尚書·堯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的劃分,戰國時代發展為24節氣。中國古代先後推行過100多種曆法,其中(漢)太初曆、(唐)宣明歷、(元)授時曆、(明)大統歷、(清)時憲歷,都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這些曆法根據氣候變化的特點,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24節氣,72候,約365天,從而構成了歲時節日的計算基礎。曆法反映了農業生產規律,對指導農業生產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歲時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節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則是由節氣直接發展而來的。歲時節日與曆日節氣關係十分密切,但曆日節氣本身並非節日,除上述少數者外,只是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提,節日的形成還必須有一定的風俗為其內容。

原始崇拜

中國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動物奉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龍圖騰崇拜。龍圖騰崇拜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極為深遠,古代吳越人每年在端午節這天都要舉行祭祀龍圖騰的"龍舟競渡"活動,這種龍圖騰崇拜是端午節風俗形成的淵源之一。"農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農作物根植於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稱祭祀土地神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許多祭祀"毫土"的卜辭。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稱社日或社王節,主要民俗活動是祭祀土地神,祈求農業豐收。

禁忌與迷信

在生產不發達的上古時代,當人們無法解釋大自然的奧秘,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候,便產生了許多禁忌和迷信觀念。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放爆竹習俗原意是避山魈惡鬼,後來增加了祭祖、供神、團圓、娛樂等內容。據說桃木能避邪驅鬼,所以,舊時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削桃木,製成神荼、鬱壘二神畫像置於大門之上,以防鬼進門。春節還有許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門,不能掃地潑水,以免財氣出門。忌說"死",稱這類話語為"烏鴉嘴"。這類禁忌迷信是一種消極防範手段,反映了人們趨吉避禍的願望。

祭祀

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以祭祖事鬼為主要節俗活動,所以又叫三"鬼節"。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拯孤照冥的習俗。寒衣節時人們在祖先墓前焚化紙衣。

宗教

中國民俗節日深受宗教影響,許多節日都來源於宗教。以佛教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盡日(佛離世日),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誕辰日,四月八日浴佛節(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日),五月十八日母連僧母誕辰,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七月三十日地藏節(地藏菩薩誕辰日),八月八日轉法輪日(釋迦牟尼說法日),十二月八日臘八節(佛祖成道日)。屬於道教的節日有:一月九日天誕節(玉皇大帝誕辰),一月十五日上元節,一月十九日燕九節,二月一日天正節,二月十五日真元節(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節(王母娘娘壽誕),四月十四日八仙呂洞賓誕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誕辰,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九月九日重陽節(斗姆星君誕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節。上述宗教節日流傳到民間,逐漸形成了廟會等一系列節俗活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