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節氣是中國的一個思想文化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二十四節氣的簡稱,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特有的現象。古人為了能更好地進行農事活動,從長期的農業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用於指導農耕的補充曆法。根據太陽一年內在黃道的位置變化以及地面相應發生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起始於一個節氣,分列於十二個月,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通常均勻分布於每月,月首的叫「節」,月中的叫「氣」(每三年會出現有「節」無「氣」或有「氣」無「節」的情況,這時需設閏月進行調節)。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氣候三方面的變化。反映季節變化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反映物候變化的是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反映氣候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期就已形成,兩千多年來,既有輔助農業生產的實際功效,也成為中國人所特有的時間觀念。

引例1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韋應物《觀田家》) (綿綿細雨伴隨百花清新,一聲驚雷帶來萬物復甦。種田的人家哪有幾日空閒,自此開始一年的耕種忙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