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芦墟镇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下辖的一个镇,距吴江城区24.5千米,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隔芦墟塘与浙江省相望,西濒汾湖,东达槐字港。古芦墟在今太浦河北岸的芦北村一带,这里以前叫北顾里,三国时已成村落,南朝梁太学博士顾野王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此名。[1]

目录

建置沿革

唐景龙二年(708),在古芦墟南建泗洲寺,香火颇盛,居民南移,芦墟逐渐繁荣起来。宋元明三代,在此设汾湖巡检司署,芦墟由村落发展为小镇,清康熙年间(1662—1722),“居民至千家,货物并集,设官将领之,乃始称镇”,至乾隆年间(1736—1795),“民日增,贸易益盛”。被誉为“鱼米之乡”。

经济发展

芦墟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蜚声海内外,芦墟山歌是其代表项目。芦墟山歌以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歌手、广阔的传唱地域和丰富的作品蕴藏,在我国民间歌谣领域中独树一帜,特别是陆阿妹传唱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汉民族地区无长歌的定论,堪与壮族的《刘三姐》、彝族的《阿诗玛》相媲美。2006年1月,芦墟山歌作为吴歌的一个子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年歌手杨文英,2007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芦墟摇快船也于2007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芦墟民国时期的春联也颇具特色,镇上一百余家商店几乎每家均撰有春联。

芦墟历史上名人辈出。南宋儒学提举陆大猷,元代书画家陆行直,明代万历进士、兵部主事袁黄,明末抗清将领洪祖烈,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廉吏陆耀,清中期诗人、书画家郭 ,近代南社诗人沈昌眉、沈昌直兄弟,均声闻遐迩。

芦墟分湖

窑业和米业是芦墟镇历史上两大支柱产业。清光绪年间(1875—1908),陈茂江率先在镇东栅槐字港盘砖窑烧砖,民国初又在洋窑港建石灰窑。此后,杭州人钱大兴在夫子浜建石灰窑。至抗战前夕,陈、钱两家有窑20余座。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芦墟有窑墩近百只。至今,在芦墟镇东郊尚存有利字窑等十几座窑墩遗址。芦墟的米业是在清末引进蒸汽机后发展起来的,早期有济和、张吉泰、陆泰丰米行,后来陆续增至20多家,所加工大米大部分运销上海等地。

芦墟的土特产也很多。以春秋吴国相国伍子胥的传说而名的子胥蟹(紫须蟹),明清时就销往周围各地的分湖米,元荡莼菜,“绉纱”馄饨,“生禄斋”月饼等,均颇具特色,赢得镇内外人们的青睐。[2]

风景名胜

分湖可谓是芦墟的母亲湖。因“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今浙江嘉兴),一属姑苏,故名分湖”,柳亚子先生在《感事呈毛主席》诗中也有句云:“分湖便是子陵滩。”分湖周围风景甚是怡人,明代时有分湖八景,分别为:泗洲晓钟、巡楼更韵、柳溪月色、武陵渔歌、蒲汀鸳浴、分泽龙潭、陆氏桃源、胥滩古渡。芦墟古镇区至今仍较好地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市河自北向南逶迤,在其北口躺卧着一座拱形小石桥,名叫观音桥,原名泰生桥,为吴江区文物控制单位,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之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桥顶望柱上四头石狮惟妙惟肖。位于镇南的登云桥,重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桥面石上刻着“八宝纹”图案,颇具特色,桥身上的对联也很有文学色彩。在市河两岸尚遗有不少古建筑。其中沈氏跨街楼、许氏跨街楼及西栅的怀德堂是其代表性建筑,特别是大门前临河的跨街楼尤具特色。跨街楼是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一种特殊建筑。以前,芦墟镇区的商家民宅大多面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也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形成宽窄不一的街路。现沈氏跨街楼与怀德堂为吴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许氏跨街楼是吴江区文物控制单位。

在主市河交汇的西栅河对岸,人民桥东有一古建筑——善宝堂,现为苏州市的文控单位——“黄宅”。整座建筑建造精美,富有内涵。有石驳岸,金字河桥,艄公屋,沿街朝西三开间跨街楼。店堂正中石库门,入内花岗石天井,左右长廊,正中雕花长窗六扇,左右各有半窗两扇,下有花格木壁墙和襟风板,靠墙各有耳门。大厅正中悬挂金底黑子“善宝堂”斋扁。下有平门六扇,厅中向外跳望,砖雕门楼上刻紫气东来,两侧松鹤延年,麒麟送子,下沿传统戏剧浮雕。转过平门第二道石库门,进门正中天井,朝南上下厢房各一,朝北廊屋,正中三开间,画梁雕檐,三开间堂楼。穿过堂楼为内屋居室。正屋四间,上下各有复壁。后天井围墙与屋檐齐高,上叠漏窗八孔,其下八幅砖雕吉祥图案。围绕主体建筑有备弄、书房、伙房、跨弄楼等。

可惜在上世纪文革中,前三进全被拆除,"善宝堂"位置建起了三层楼百货大楼,能见的是第四进的砖雕门楼后建筑,黄氏后人,历代修缮,保存尚好。[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