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蘆溪縣

蘆溪縣位於江西省西部,萍鄉市東部,袁水河上游流域。總面積968平方千米。總人口人27.6萬人,其中非農人口4.3萬人。

全縣轄5個鎮、5個鄉:蘆溪鎮、宣風鎮、上埠鎮、南坑鎮、銀河鎮、源南鄉、長豐鄉、張佳坊鄉、新泉鄉、萬龍山鄉。共有15個居委會、13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蘆溪鎮人民西路,距萍鄉市23千米,距南昌市250千米。

境內東南多山,地勢較高,西北低平。境內東南多山,主要為綿亘於羅霄山脈的武功山海拔高度1918.3米,為江西省第一高峰。主要河流有袁河和南溪河。有煤炭、石灰石、瓷土、粉石英、礦泉水花崗岩、高嶺土等礦產。森林覆蓋率62.7%,是萍鄉的重點產林區、茶葉區和中藥材區。浙贛鐵路,滬瑞高速公路,320和319國道過境。

武功山為江西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有禪師台、玉女峰、興文塔、千年黃荊樹、新泉新石器時代[1]文化遺址。還有明月湖景區、八洞碧湖景區、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紀念碑(館)、三國甘卓將軍祠、千年黑牡荊(俗稱荊柴王)、興文塔、周敦頤創辦的濂溪書院舊址、九洲漂流、唐代吉州剌史歐陽琮墓等遊覽勝地,其中盧德銘烈士陵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蘆溪古為山溪匯總,蘆茅叢生,鷺鶴棲息,洪水泛濫的荒洲。人民開溝引溪,墾洲闢田而定居。因源於武功山和登崗山的兩山溪,在蘆葦中匯合,蘆溪之名由此而來。

三國東吳寶鼎二年(公元267年)將萍鄉從宜春劃出,設立萍鄉縣,縣治蘆溪古岡。至唐武德二年(619年)一直為萍鄉縣治所在地(該年遷至現萍鄉市城區)。

解放前夕屬萍鄉縣蘆溪、泉崗、上埠、大安、新安、廷風、南溪等鄉。解放初為蘆溪、宣風、大安3個區。1956年3個區合併為蘆溪區,1957年春撤區。1961年春恢復蘆溪區建制,同年冬分為蘆溪、大安兩個區,1966年撤銷兩區。1971年將原蘆溪、大安兩區範圍重建蘆溪區,並將長豐、南坑兩鄉歸其管轄。【1980年,江西省政府同意萍鄉市設立城關區、上栗區、湘東區、蘆溪區(贛府字[1980]85號)。注意:這裡區有縣轄區、市轄區之分】

1997年11月13日,國務院(國函[1997]100號)批覆:同意撤銷萍鄉市蘆溪區,設立蘆溪縣。

1990年2月17日,設立源南鄉(贛民字[1990]27號批覆)。1993年5月29日,撤銷南坑鄉,設立南坑鎮(贛民字[1993]65號批覆)。1995年12月12日,撤銷銀河鄉,設立銀河鎮(贛民字[1995]251號批覆)。

1997年,全縣面積967.1平方千米,人口27.3萬,轄5個鎮、7個鄉:蘆溪鎮、宣風鎮、上埠鎮、南坑鎮、銀河鎮、長豐鄉、張佳坊鄉、新泉鄉、麻田鄉、華雲鄉、萬龍山鄉、源南鄉。縣政府駐蘆溪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縣總人口263182人;其中:蘆溪鎮58052人、宣風鎮33024人、上埠鎮35766人、銀河鎮36843人、南坑鎮36455人、長豐鄉4259人、新泉鄉13066人、麻田鄉10212人、萬龍山鄉4624人、張佳坊鄉10205人、華雲鄉7302人、源南鄉13374人。

2002年底,蘆溪縣面積963平方千米,總人口27.4萬人,其中非農人口4.6萬人。轄5個鎮、7個鄉,17個居委會、17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蘆溪鎮。

2003年9月4日,撤銷麻田鄉,成建制劃歸新泉鄉管轄;撤銷華雲鄉,成建制劃歸萬龍山鄉管轄(贛民字[2003]213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轄5鎮5鄉,總人口人27.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3萬。

視頻

蘆溪縣 相關視頻

蘆溪縣五千畝油菜花海吸引遊客徜徉其中
萍鄉市蘆溪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