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花棍秧歌

花棍秧歌

中文名:花棍秧歌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地理标志:安丘市柘山镇

非遗级别: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棍秧俗称打花棍,是一种娱乐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在安丘市柘山镇一带流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花棍秧歌为鼎盛时期,清末至民国为普及发展时期。不仅是人们节日和喜庆时的娱乐手段,而且发展成为祭神或祈雨禳灾的重要活动形式。解放后至建国初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加入了时代特征。由于种种原因,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进入衰退期。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花棍秧歌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地理标志:安丘市柘山镇

非遗级别: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彩带秧歌花绢秧歌京调秧歌拉罐秧歌拍打秧歌扇花秧歌团扇秧歌,并称为“八大秧歌”。

使用道具

“花棍”是花棍秧歌的特有道具,也是“花棍秧歌”名称的由来。花棍,花棍,顾名思义,花色的木棍。花棍,用拇指粗的柳、腊木或竹竿做成。长1.2米左右,全部用红、绿、蓝、白、黄等颜料相间涂抹,两头开一5厘米左右小口,串上两个铜钱或铝铁片,再拴上50厘米长的红绸或绿绸。花棍秧歌队少则二十几人,多则三、五十人。

表演形式

主要表演形式

花棍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大场、中场、小场。一般开始和结束为大场,即以变换队形为主的大型集体舞,表演人数一般在16至60人之间,主要表演不同队形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纵变横”、“四变二”、“二变一”、“龙头串尾”、“龙尾接头”、“单阵”、“双串”、“S形串”等近60种之多。中场是5至10人表演的打棍技巧。小场穿插于中场,是1至3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独舞、双人舞。花棍秧歌的表演场地主要在大街、场院或空场上,突出技巧的中小场亦可在舞台上。表演者的着装服饰,一般是男身穿一身黄绸彩服,头扎彩巾,脚穿黑(黄)布底彩鞋;女身穿一身红(绿)绸彩衣或红绿相配的彩衣,脚穿红或绿色的布底绸缎彩鞋,头上插花。男女均腰扎红(绿)绸彩带,每人双手各握一花棍。

演变史

花棍秧歌,主要是走街串巷的过街场子表演,大多在春节期间活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是集中活动期。先由各村“打小秧歌”,“闹小场子”或“对打秧歌”活动,正月十五开始,便由几个村自愿联合来演“大场子”,或集中一地(如政府驻地、集市、庙会等)举办汇演比赛,形成春节文娱活动的高潮,增加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气氛。1943年9月,安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古庙村成立时,就有30多支花棍秧歌队与其它文艺形式一起参加了庆祝演出。1944年10月,在欢送参军大会上进行了表演,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8年,柘山人民公社成立庆祝大会上,各村花棍秧歌队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又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花棍秧歌,成为民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表演技巧

花棍秧歌的表演技巧主要有:“前后打”、“左右摆”、“拐肘打”、“背肩打”、“脚踢打”、“抡花打”、“十字打”、“三角打”、“对打”等。“前后打”是表演者双手握棍、上下竖直、双臂前伸,双棍碰击或双臂后置碰击,也可上举头顶或下伸大腿两侧碰击;“左右摆”是表演者双手握棍向左或右进行碰击;“拐肘打”是弯起左(右)肘碰击右(左)花棍;“背肩打”是左手花棍碰击右肩,右手花棍碰击左肩的交叉打击;“脚踢打”是左(右)脚弯起踢打右(左)花棍的上部;“抡花打”是左右手花棍交叉上下左右轮番碰击;“对打”即两人面对面以相同的动作碰击对方花棍;“十字打”和“三角打”即行进步伐中的花样碰击和随身步扭动的旋律舞动打击花棍。花棍在打(碰)击时,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哗哗”的响声,悦耳动听,彩绸飞舞,花棍旋转,五艳六色,煞是耀眼。[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