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生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
原圖鏈接

花生葉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兩種。褐斑病又叫「早斑病」;黑斑病又稱「黑疽病」。這兩種病遍及我國主要花生產區。多混合發生於同一植株的同一葉片上。輪作地發病輕,連作地發病重。重茬年限越長,發病越重,往往不到收穫季節,葉片就提前脫落,這種早衰現象常被誤認為是花生成熟象徵。花生受害後一般減產10%~20%,甚至30%以上。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花生葉斑病

包 括:葉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網斑病

褐斑病:約在初花期即開始在田間出現

 
花生葉斑病
原圖鏈接

黑斑和網斑病: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間開始出現

症狀

花生葉斑病主要是褐斑病、黑斑病網斑病

1、褐斑病,葉片受害後,初生圓形或近圓形黃褐色小斑點,病斑逐漸擴大,直徑約10-14mm 葉尖、葉緣病斑形狀不規則,顏色較黑斑病淺,葉正面病斑茶褐色或暗褐色,背面呈褐色或黃褐色。初期病斑周圍產生明顯的黃色暈圈,背面不明顯。潮濕時,病斑表面產生灰褐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黑斑病,發病初期症狀不易於同褐斑病區分,但到後期差異較顯著。 葉片受害後,初生褐色針頭大小病斑,逐漸擴大為圓形病斑,直徑約1-5mm,病斑逐漸由淺褐色變成黑褐色,葉背面與正面病斑的顏色相似。葉片正面病斑周圍有不明顯的淡黃色暈圈,病斑背面有許多黑色小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即病菌分生孢子座。潮濕的情況下,病斑上能產生一層灰褐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張葉片上有時產生幾十個病斑,有時幾個病斑相互合成不規則的大型病斑。莖稈與葉柄上的病斑呈橢圓形,黑褐色

3、網斑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中期,為害葉片。症狀類型受氣候條件尤其是相對濕度的影響較大,相對濕度低於80%時,病斑為褐色網紋型,發病初期在葉片正面產生星芒狀小黑點,後擴大為邊緣網狀,不規則而模糊的黑褐色病斑,直徑約2-4mm ,病斑不穿透葉片,僅為害上表皮細胞,引起壞死,不損害柵欄組織;相對濕度超過90%以上時,病斑為污斑型,斑較大,約7-15mm ,近圓形,黑褐色,病斑邊緣較清晰,穿透葉片,但葉背面病斑較小,壞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點,即分生孢子器。 [1]

病原

Cercosporidium state of Mycosphaerlla berkeleyi W.A.Jinkins 稱落花生小球殼的短胖孢階段。

發病規律

病菌以子座或菌絲團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組織中越冬,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遇適宜條件,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孢子落到花生葉片上,遇適宜溫度和水滴,萌發產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進入組織內部,產生分枝型吸器汲取營養。病菌生長溫限10-37℃,最適為25-28℃。秋季多雨、氣候潮濕,病害重;少雨乾旱年份發病輕。土壤瘠薄、連作田易發病。老齡化器官發病重;底部葉片較上部葉片發病重。魯花3號海花1號、蔓生型小粒種易感病。 [2]

侵染循環及發病條件

侵染循環:病菌以分生孢子座或菌絲團在病株殘體內越冬。未腐爛的病組織內的子囊殼也能越冬。第二年當外界條件適宜時,越冬的分生孢子座或菌絲團即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到花生上,萌發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或從氣孔侵入。以後菌絲體又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花生生長後期如多雨潮濕,發病嚴重。

發病條件:病菌生長發育的溫度為10—30℃,最適25—28℃,低於10℃或高於39℃停止發育。當平均氣溫為20—30℃,相對濕度80%以上,雨量在10mm以上,雨日3天以上,露日3—4天,即有利於病害的量傳染。土壤肥力差,花生生長不良,病害發生也重。連作地發病比輪作地重。花生生長前期抗病,後期感病;幼嫩器官抗病,老齡器官感病。

防治方法

應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消滅初侵染源,必要時進行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清除病殘體:收花生時,儘可能將病殘體或落葉收集起來,作牲畜粗飼料。播種前及時處理田間堆放的花生秧垛,以消滅病害初次侵染源。

(2)輪作換茬:花生葉斑病的寄主單一,只侵染花生,因此與甘薯、小麥作物隔年輪作都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3)抗性品種的選育:目前生產上還沒有完免疫的品種,但品種之間抗性有差異。花17魯花4號抗性較好,花37感褐斑病、海花一號感網斑病。

藥劑防治

一般在花生開花後,當田間花生病葉率達到20%時開始防治花生葉斑病。可以每畝噴愛苗20ml,每隔15—2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3次,能防葉片早衰和落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並能達到增產的目的。其它的藥劑種類還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對花生葉斑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關視頻

花生葉斑病和病毒病用什麼藥防治

實地觀察花生的褐斑病症狀,這種病用這些殺菌劑防治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