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聯堡
芳聯堡 位於大田縣許思坑村(距縣城8公里),始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南北各長60米,高約9米的外圍,形成占地3600平方米、擁有160間房的大土堡,結構嚴謹,雕樑畫棟,分二十二棟組成,共有房間160間,堡後呈半圓形,前為二層,其它三面為三層,左右共設三門,兩邊各一角樓。外圍牆體石基厚達2.3米,土堡二層走廊長達230米,圍牆共有40餘個窗口,可憑窗自衛和通風,建築風格獨具匠心,顯示出古代民俗建築的獨特風俗。經專家考證,具有較高的古代民屋建築的研究價值,是不可多得的一處民俗建築的寶貴遺產。是大田縣保存較為完整的土堡之一。
目錄
芳聯堡
芳聯堡,位於大田縣均溪鎮許思坑村,距大田縣城關約8公里,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堡內建築),成型於同治三年(1864年),距今已有146年歷史。據載:「堡內二進懸山式木結構深院為村中張應濫所建,計76間;其子元梅,再耗巨資,繼建東西、南北各長60米,高約9米的外圍,形成占地3600平方米、擁有160間房的大土堡。」
堡主張應濫,其先祖張孺,字子賢,號敬齋,又贊號開先,生於唐憲宗元和乙未年十年(公元815年),系張道陵十八世孫,原籍江西信州(今上饒),後徙河南光州(潢州)固始縣,隨王忠懿入閩,居沙縣城。城內赤朱山建有始祖祠堂陵墓,其後裔遍及三明各地,今近20萬人口,尤以沙縣、三元、梅列、大田、永安等地為多。孺公為入閩一世祖,至第六世祖仲升,生有三子:長若谷、次若拙、三若訥。第七世張若谷,北宋進士,淳化年間(990-995年)任尚書左丞,掌管吏、戶、禮三部;墓葬永安市貢川鎮,現為市級文保單位。 若谷生有三子:長伯一、次伯三、三伯四。伯四後裔分遷今三元區中村鄉草洋村,並建有家祠;一支後裔再遷大田均溪;其後裔一支又遷許思坑村,繁衍至今。2006年6月間,筆者考察芳聯堡時,與居住在堡內的張氏後人訪談,了解到先祖的來歷,與上述情況一致,即許思坑村的張氏族人,尊張孺為入閩一世祖,該支後裔由沙縣城關分徙沙縣夏茂,再徙今三元區中村的草洋村,又由草洋分徙今大田縣均溪,其後裔一支又徙許思坑村安居,至今已繁衍至60多戶400多人口。
張應濫的先祖在許思坑村安居後,墾荒造田,休養生息,人口得以繁衍,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到了應濫這一代時,家中已擁有大片田地出租,應濫本人兼有行醫本領,一時張氏族人家財雄厚,口碑極佳,應濫便建起了二進殿堂式大厝,並送兒子元梅到省城念書。話說元梅從深山小村中來到省城,接受了新觀念,開拓了新視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外面見到一半月形的土樓後,便將圖形繪了回家,尋思照此圖樣改造父親的老屋。
應濫原先送兒子外出讀書,原本希望兒子學有所成,將來光宗耀祖,卻不想這個兒子尚未功成名就,回到家來就要興建土堡,心中自然是極不高興,相傳大罵兒子不孝,不許兒子胡來。元梅年輕氣盛,卻極有想法,也不與父親當面衝突,就把父親哄到自己舅舅家去住,這頭卻把住戶周圍的土地買斷,急急忙忙就將堡基砌成。待父親住了幾個月回家後,雖怒罵兒子卻毫無辦法阻止建堡,只得放下面子齊心合力共建土堡。相傳,由於工程巨大,張家雖家財不薄,對僱工厚道,卻也發生過被騙錢騙吃事情。原來,建堡的石料都由外地買,石頭送來後,張家負責招待一天,有些心術不正者,將石料先後登記幾次,由此欺騙東家。東家一時無法,只得將石頭作了記號,才使送石人不敢造次。另有一傳說,東家僱請的石匠都是來自仙遊外地的,見東家如此有錢,做工就時常偷懶,未得全力幹活。一日,應濫來到石料場,見一石匠不僅不幹活還在工場睡覺,也不吱聲,見石匠一支腳浸在小水坑中,忙拿一塊石頭幫忙墊起。如此的善舉一下感動了外來的工匠,大家都盡心盡力,終於建起了大土堡。
芳聯堡坐北朝南,屬前方後圓殿堂式土堡,平面講究對稱,中軸線上排列着二進院落,兩側為橫屋,前有半月牙兒式的池塘,後為弧形的堡牆。整座土堡順坡勢採取前低後高的形式。前堡牆不設大門,一條山溪對着堡前方,由南繞堡東向北而去。從選址看,殿堂式老宅大門迎水而開,面向河流上游,預示財勢源源而來;而由於元梅增加堡牆卻不對來水設門,門開向東,故在堡前又開挖半月形水池,以象徵「吉利」;從風水角度看,土堡對着正南,門前有水,是一處財源茂盛、人丁興旺的好宅地。
土堡處於兩山下的一片田地中,屬低地勢臨水境況,故土堡的牆基採用塊石砌就,高度在1-1.5米之間,高於洪水線,以防堡基受到衝擊損壞;正門為石拱圓門,設於左堡牆前,採用花崗岩材料,高2.4米,寬1.75米;另設兩個偏門,均高2.1米,寬1.1米,為條石方門。堡牆高6.9米,其中一層牆高3.3米,厚2.3米;二層牆高3.6米,厚0.4米;其二層的跑馬道貫通全堡,長達230米;二層堡牆開設有42個瞭望窗口,並廣設射擊孔;全堡防禦能力強,大門木板厚達10厘米,外包鐵皮,並設有3個豎向門栓;門上方設有注水孔,可防止火攻;前堡牆兩角設有大炮樓,左右堡牆前方緊靠角樓處另設向外突出的炮樓,為的是加強兩側的防禦;難得是,堡主在後堡樓設有鴿樓,養有信鴿,一旦發生被圍情況,放出信鴿,可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繫,有效地克服地處深山聯繫困難的不足,這在閩西北土堡中是獨一無二的巧設,體現出堡主的深謀遠慮和良苦用心。
堡內建築為兩堂一橫殿堂式建築,一進面闊五間,中間為下堂;二進高於一進三個台階,中間為天井,兩側為廂房;二進中堂兩側為明間,有馬巷通往橫屋;橫屋門俱朝中堂方向,講究尊卑等級;二進後面兩側各有一井,稱為日月井,其中日井為圓井,月井為八角井;二進除中堂外,設計有二層樓,既可住人又可當作儲藏間;全堡計有廚房10間,6部樓梯,還有2間廁所;糧庫、碾房、風車、石臼等生活設施樣樣俱全。據現仍居住在堡內的張氏後人說,堡內最多時居住過400多人,由此可知規模之大、設備之齊全。
芳聯堡歷史上未曾遭遇過火災,也極少維修,一百多年來的風雨侵蝕未造成大的損壞,至今不失原先的風采,讓我們得以一窺堡主的審美追求和獨特的文化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