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派盆景

蘇派盆景是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園林藝術的珍品。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中心的盆景藝術,歷史悠久,成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當代。有其獨特的造型結構和藝術風格,是中國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蘇派盆景的布局構思精細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絕少斧鑿之痕,富有藝術情趣。在處理虛實,曲直、疏密、開合、明暗等關係上,脈理清晰,卓具匠心。它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強烈地感染着人們,往往表現了原始而純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喚人類熱愛自然且增強人類保護、尊重自然的意識。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蘇派盆景

評價:中國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史實記載:《憶江南》

中心:蘇州

形成:成於唐宋

內容介紹

在中國的盆景中,蘇州又是起源較早、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根據記載,蘇州的盆景成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當代。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隱石湖時,就曾以英石、靈璧石、太湖石製成盆景,放在几案上,還冠以「天柱峰」、「小峨眉」等名稱,供親朋好友觀賞。明清時期,蘇州的盆景藝術已較為普及,富戶疊山造園、平民設盆置景,成為一種時尚。明代黃省曾吳風錄》載:「閭閻下戶亦飾小山盆島為玩」。清代,虎丘山塘一帶盆景製作十分興盛,較大的盆景園圃就有10多家。當時的詩人沈朝初在《憶江南》里說:「蘇州好,小樹種山塘。半寸青松虬干古,一拳文石蘚苔蒼。盆里畫瀟湘。」清代末期,由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蘇州的盆景逐漸衰落。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家周瘦鵑參與盆景技藝的復興後,蘇州的盆景才再度引起人們關注。周瘦鵑有思想,有點子,他和朱子安亦師亦友,周向朱學盆景技法,朱向周學盆景文化,使作品擺脫匠俗。到五六十年代,蘇州的盆景在技藝上逐步形成「蘇派」風格,影響遠播海內外。

蘇派盆景有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之分,前者於盆內栽植高不盈尺的古老樹樁,經精心剪扎和培養,千姿百態,生機盎然;後者以拳石片岩,藝術加工後巧妙綴於盆內,「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蘇派盆景還特別講究盆與架的選擇,若配置得宜,有相得益彰、錦上添花之妙。

近40多年來,盆景藝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虎丘新辟的萬景山莊,陳列盆景數以千計,集蘇派盆景藝術之大成。

歷史淵源

有2500年建城歷史的蘇州,地處長江下游,太湖之濱,丘陵連綿,河漢密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適宜於植物的繁殖與生長,為樹樁盆景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

蘇州既是一座獨特的水城,又是一座集東方園林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園林城市,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聲譽。蘇州城區水道縱橫,橋樑交錯,過去有水道近百公里,也有40公里;過去有橋樑325座,仍保存一百多座。唐朝詩人杜苟鶴的送友人游吳一詩寫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績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從中可以窺見當時蘇州的風貌。由此地域環境孕育的蘇州方言,發音綿軟,一語三轉,因而被稱作「吳依軟語」。(與朱文長《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蘇州曾有私家園林220多處,歷經戰火,至今尚保存60多處,開放的也有二、三十處。蘇州的園林與其他城市豪紳富賈的園林有所不同,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當時文壇名士之手,因而體現了高度的藝術素養和強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園,原為明朝御史王獻臣棄官還鄉後所建,其園址曾是唐朝詩人陸魯望的故宅,環境清幽,淡泊自然。以在建築布局上出類拔萃的留園,初為明朝太僕徐泰時的私家花園,後歸清朝布政使劉蓉峰所得改建為「寒碧山莊」,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吳越廣陵王錢元燎的池館「滄浪亭」,到北來為詩人蘇舜卿購得,後又成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故稱韓園,溪水瀠回,清幽古樸。如此等等,可以說每一座園林都與文壇名士有「緣」。園林藝術與盆景藝術本來就是一對「孿生姊妹」,蘇州園林建築的高度成就,必然對蘇派盆景的形成與發展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尤其是這些園林的創建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藝術的愛好者、製作者。

蘇州不但是一座商業城市,更重要的還在於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名聲之大,在全國也不多見。從唐朝初年起,蘇州就是江南地區的文化活動中心,詩文書畫蜚聲全國。三國時期有陸遜,晉代有陸機、陸雲,盛唐的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做過蘇州刺史,晚唐有陸龜蒙、皮日休,宋、元以後出自蘇州的文壇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主將的「吳門畫派」,對蘇州盆景的藝術風格影響更為深遠。從蘇州人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可以看出,當時蘇州的樹樁盆景已仿照著名畫家的畫意、著名詩人的詩情進行創作,追求諸如「雲林山樹畫意」之類的藝術境界《姑蘇志》:「虎邱人善於貧中植奇花異卉,盤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愛,謂之盆景。」蘇州近代著名作家、園藝家周瘦鵑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創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畫來做。先後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和《半窗晴翠圖》、清王煙容的《新蒲壽石圖》等。」(沈石田即沈周,王煙容即王原祁,清初畫壇「六大家」之一。)

蘇派樹樁盆景分為規則(即川派之規律)、自然兩大類。專統的規則類的主要形式叫「六台三托一頂」,將樹幹蟠成6個彎,在每個彎的部位留一側枝,左、右、背三個方向各3枝,紮成9個圓形枝片,左右對稱的6片即「六台」,背面的3片即「三托」,然後在樹頂紮成一個大枝片,即「一頂」,參差有趣,層次分明。陳放時一般都兩盆對稱,意為「十全十美」,所以很受達官顯貴、富商豪紳的喜愛;普通百姓也十分歡迎,圖個吉利,做到了雅俗共賞。

與規則類相互共存的自然類,隨着時代的前進,到了本世紀40年代,在以朱子安為代表的盆景藝術家們的大膽革新下,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採用 「粗扎細剪」的技法,快速成型,賦予蘇派盆景以新的時代精神。所謂「粗扎細剪」,就是以剪為主,以扎為輔,對樹樁枝幹用棕絲蟠紮成平整而略為傾斜的兩彎半S形片子,以後用剪刀修成橢圓形,中間略為隆起,儘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態,狀若雲朵,並按照樹木的生長習性,為每根樹樁結「頂」,從此不再向上,而是向側枝伸展,使之更加豐滿、美觀。「頂」的位置因樁而異,因勢而變,以期達到整個造型構圖簡潔,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從而成為當代蘇派盆景藝術風格的主要特徵。被譽為江蘇盆景之王:有500年樹齡的《秦漢遺韻》(圓柏)及《雲蒸霞蔚》(大皈松)、《盛世銘》(雀梅)等都堪稱該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在全國盆壇藝苑也屬傳世珍品。

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有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蘇派盆景的山水盆景也頗多古人畫意,富有濃郁的詩情,布局簡練,章法嚴謹,生動地再現了江南風光。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崑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各派之間的交流日多,也引進其他石材品種。

繼承發展

蘇派盆景藝術歷史悠久,有其獨特的造型結構和藝術風格,是中國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蘇州地處太湖之濱,山清水秀,風光綺麗,而且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這裡可供盆景製作的植物品種極其豐富。蘇州也盛產適合于山水盆景的各種山石,如透剔玲瓏的太湖石、崑山白百、蘇州黃石等等。這就為盆景製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建城已二千五百年的蘇州,又是歷史上人文薈萃、文化昌盛,詩、書、畫聞名全國的地區。唐代的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做過蘇州刺史。宋、元之後,出自蘇州或曾居住在蘇州的騷人墨客為數更多,他們給蘇州留下了許多詩文和畫卷。盆景既是飽含詩情畫意的藝術品,這些詩篇、文章、畫卷,就成了供盆景藝術家創作構思的源泉。[1]

蘇派盆景藝術的發展得天獨厚。太湖石玲瓏透剔,山崖溪邊嘉樹隨手可得。蘇州山水秀麗,風光宜人,在歷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園名手,把山林野趣攝於城市的園林藝術之中,因而「咫尺千里,縮龍成寸」的盆景藝術更有了借鑑的範本;加之蘇州向為文人薈萃之地,盆景藝術長期受其文化藝術的薰陶,遂逐步形成蘇派盆景藝術的區域特性和獨特的傳統風格。

蘇派盆景以古雅拙樸見長。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於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態,或懸或垂、或俯或爺,配以古盆和蘇式幾架,則古趣盎然。

蘇派盆景的布局構思精細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絕少斧鑿之痕,富有藝術情趣。在處理虛實,曲直、疏密、開合、明暗等關係上,脈理清晰,卓具匠心。

蘇派盆景着重意境的創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吸引人們。它吸取古典園林藝術精粹,綜合中國繪畫技法之特長,以景寓情,以情抒景,運用「小中見大」等藝術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藝術效果。作品耐人尋味,令人愛不釋手。[1]

當今,蘇派盆景後繼有人,作品更為豐富多姿,它將以新時代的風貌,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滿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煥發出絢麗奪目的光彩。廣大園藝工作者正在為創造蘇派盆景藝術新風格而努力。

對蘇州盆景風格影響較大的,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仇十洲四大畫家,後世稱之為"吳門畫派"。蘇州歷代文人自製盆景的,宋有范成大,明有文震亨,清有胡煥章,現代有周瘦鵑等。周先生曾經說過:"我的盆景,一方面是自出心裁的創作,一方面是仿照古人的名畫來做。"他曾仿明代唐伯虎的"蕉石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和"半窗晴翠圖"、清代王煙客的"新蒲壽石圖"等製作盆景。蘇派盆景以樹樁盆景為主,所用材料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落葉樹種、二類是常綠樹種。落葉樹種申以觀花、果關主的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紫藤等;觀根、枝、葉為主的有榆、三角楓、紅楓、雀梅、黃楊等。常綠樹伸觀花、杲為主的有山茶、杜鵑、虎刺、梔子、南天竹、枸骨、桂花等以及觀根、枝、吁的有黑松、五針松、羅漢松、地柚、真柏;檜柏、竹類、米葉冬青等。

新中國成立以前,蘇州盆景製作有不少清規戒律,每一株樹往往要紮成"六台三托一項」十片,才能稱之辦盆景。這就是將樹幹左右後三邊各留三個側枝,等它緩慢長大,左右每邊各扎三片,即"六「,後面再紮成三片即"三托";最後將頂端紮成一片,即"一頂"。這十片全用棕絲紮成圓片狀,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不僅耗工費時,而且過分造作,失卻自然。

五十年代末,周瘦鵑和老藝人朱子安、張世錦等人。主張盆景應以自然美為主,反對矯揉造作。他們在初春樹木末萌動之前,從近郊山林中搜集老樹樁,栽人盆中,放置向陽背風處或溫室內,保持一定濕度,待發芽成枝後,隨剪隨扎,入秋即成形。這是他們創造的當年挖掘、當年栽培、當年剪紮成形、當年欣賞的快速培育法。用這種培育盆景的方法,製作的盆景其形式各異,更富自然美。同時,在技法上開創了以剪為主以扎為輔的先例,改變了過去以扎為主以剪為輔的辦法,這項較先進的粗扎細剪法,深得全國行家們的讚許。當時曾有北京、天津、濟南、煙臺、青島、蘭州、西安、臨潼、蕪湖、合肥、桂林、景德鎮等二十二個大中城市派出園藝工作者雲集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學習"盆景快速培育法"。[1]

在福建泉州舉辦的第六屆中國盆景展覽上,蘇派盆景又一次載譽而歸,獲得一金三銀三銅的佳績。然而,在盆景技藝不斷提高的同時,作為發祥地之一的蘇州,盆景卻越來越遠離大眾,盆景市場也是低迷不起。

具體風格

古雅

將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樹齡的枯乾老枝,縮龍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顯得古樸蒼勁。例如朱子安老藝人創作的一盆雀梅,有人稱譽它為"盆景之王"。這盆古雀梅造型優美,姿態奇特,蟠扎粗枝,裸露盆面,三十七片葉片,亭亭似蓋,蒼翠欲滴,既顯得蒼老古拙,老而彌健,又是生機蓬勃,蔥綠可愛。

靈巧人微

蘇派盆景的第二個特點,是製作精細,靈巧人微,宛如江南絲竹樂那樣,予人以典雅、綺麗、朋快、流暢的感受。但它的"精",絕不是細密繁瑣,而是精巧在布局構思和氣韻意境上,"體現了"大膽落墨,小心收拾"的中國畫理。例如朱子安創作的小盆"一枝顯秀",利用一棵盤根錯節的樹樁,以靈巧的藝術手法,使其長出一根枝條,古樁與新枝相映成趣。

深受園林影響

蘇派盆景第三個特點,是深受蘇州古典園林的影響。有人稱蘇州盆景是濃縮了的蘇州園林。江南的造園名手,明代有張南陽、計成;清代有張漣、石濤等,他們都是既擅長繪畫,又以造園聞名。隨舉一石,顛倒置之,無不蒼古成文,迂迴人畫。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蘇州園林可說是蘇州盆景的模本,反之,蘇州盆景也可說是蘇州園林的小樣。

講究意境

蘇派盆景第四個特點是運用中國繪畫的畫理,講究意境。例如按照文徵明詩意創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壽畫意的千層石水石盆景"雲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歸桑榆晚"等,都是立意新穎,構思精巧,取法自然,意境深遠,寓景抒情,妙趣橫生。

具體特點

蘇州盆景的發展有着優越的自然條件,歷史條件和文化條件。這裡風物清嘉,給創作盆景提供了最好的範本,蘇州盆景的特色之一就是真實地表現了太湖一帶的天然景色。那種疏林遠山雅潔淡遠的意境。又因在溫帶地區,水陸交通便利,可供盆景製作的植物品種極其豐富,蘇州也生產適於水石盆景製作的山石如透剔玲瓏的太湖石,上等石料崑山石、鐘乳石、沙積石等,為盆景製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

從吳越春秋以來,蘇州一直是我國東南地區著名的歷史古城,士大夫在營造既可享受城市物質生活,又可領略自然野趣的風景園林之作,覺得盆景雅俗共賞,色形並美,又取材容易,製作方便,觀賞時,咫尺盆內能瞻萬里天地,方寸之中可辨千尋美景,滿足了他們不出門而獲山林之怡的要求。於是擺弄盆景就成了蘇州一帶的封建士大夫的自鳴高雅的一種風氣。而蘇州歷史上留下了大量詩文,正好成了盆景藝術家藉此立意的對象,歷代畫家們筆下的畫意,往往也是蘇州盆景中刻意模仿的主題。

對蘇州盆景影響頗大的是明代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仇十洲在當時的畫壇上以嶄新的畫風名滿天下,被後世稱之為「吳門畫派」。蘇州盆景在此派畫風的影響下,顯示出獨樹一幟的風格,蘇州近代著名盆景專家周瘦鵑先生也曾說「我們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創作,一方面是取法手上,依照古人的名畫來做,先後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和《半窗翠圖》,清王煙客的《新蒲壽石圖》等」。蘇州古典園林藝術成就對蘇州盆景的影響也很明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蘇州園林是蘇州盆景的模本,蘇州盆景是濃縮的蘇州園林。

蘇州盆景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樹樁盆景,又盛盆栽盆景,蘇州盆景的特點在這類盆景中表現最為突出;另一類是山石盆景,又稱山水盆景與或是稱為山石盆景,再從中分出水石盆景與旱石盆景。

好的盆景耐人尋味,具美的意境、美的畫境、美的生境,盆景的題款也與中國畫的題款一樣,是中國傳統的民族風格,如「衡雲」、「盼歸」等,僅幾個字,就能觸亮你心靈的明燈,把景「詩」化,增加盆景藝術性和思想性,開闊美的領域。

蘇派盆景傳統造型有順風、垂枝、劈干、一頂、六台、三托等,以上所舉各點可看出蘇派盆景由取景到造型的過程。鑑賞盆景素有「一盆二景三架」之說,它的主要特點是:一是古雅。用松、竹、梅、榆、櫸等樹種製作的樹樁盆景將自然景色縮龍成寸,往往是樹木中的「壽星」,將一二十年以至上百年樹齡的枯乾老枝精心培育在狹小的盆中,使其高不過盆尺之勢,蒼古拙樸,又生機勃勃,加上配以陶都宜與特產的紫砂盆和各式細巧的「蘇做」盆架,更顯古色古香。二是精巧。蘇州盆景製作細膩精緻,靈巧入微,宛如江南絲竹那樣的委婉動人,它精在布局構思、氣韻意境上,精在古拙之中,所謂「大膽落筆,小心收拾」的中國畫理,在蘇州盆景中的運用,既有嚴謹的藝術構圖,又有高雅的藝術氣度。三是意韻。蘇州盆景是在吸引了我國傳統古典園林藝術精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山水畫、花鳥畫的某些技法,獨具匠心地創造,體現了「無聲的詩歌、立體的畫圖、生命的雕塑」。

蘇州盆景藝術具有自然純樸的風貌,生動活潑的形象,變幻莫測的手法,韻味雋永的情調。它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強烈地感染着人們,往往表現了原始而純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喚人類熱愛自然且增強人類保護、尊重自然的意識。[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