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苏门答腊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苏门答腊猩猩(学名:Pongo abelii):是苏门答腊岛最大的猩猩,在灵长类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猩猩,面颊宽大,身材魁梧,雄性可重达100千克。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臂和手粗壮有力,腿短;体毛稀疏,暗红褐色,前额突出,嘴突出。

吃无花果、红毛丹芒果蜂蜜、鲜菜以及植物嫩芽。活动不如猴类迅速敏捷,以手脚交替抓握树枝移动身体。苏门答腊猩猩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来获取食物,它们的行为似乎更接近人类。栖息于热带雨林,夜晚睡在树上,雨天使用大树叶遮盖身体。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苏门答腊猩猩

二名法:Pongo abelii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科:人科

界:动物界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真兽亚纲

亚目:类人猿亚目 狭鼻下目

亚科:猩猩亚科

形态特征

苏门答腊猩猩雌性体重40-50千克,雄性体重60-90千克;雌性体长78厘米,雄性体长97厘米。面颊宽大,身材魁梧,雄性可重达100千克。这使它们不能轻易在树间摇荡,只能下地行走。有肋骨12对,但腰椎4枚;手腕部有中心骨,此骨随年龄老迈而与其后的骨块愈合。年老者有长而红的颌须。拇指很小,脚发达,适于握物。双臂很长,张开宽达2米,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腿短,且不如臂粗壮;体毛稀疏,暗红褐色,肩和背部有20余厘米长毛;前额突出,嘴突出,唇薄,眼、耳、鼻均小,眼间距较窄;成年雄性的脸侧具有叶状的厚肉垫,在肉叶下面有一气囊,它与喉部相连,充气后鼓起很大,发声时起共鸣作用;有的颏下有胡子;手脚窄长,臂和手粗壮有力;犬齿发达,牙齿32枚,齿式与人类同。无尾。

树栖生活类群。除少数种类外,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爬和握物。锁骨发达,手掌(及跖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趾)端除少数种类具爪外,多具指甲。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低地热带雨林和沼泽,栖息在树上。

生活习性

苏门答腊猩猩的智商超过自己的亲属婆罗洲猩猩,部分原因是由于肥大结实的无花果树,使得该物种可以集大群体生活,一同喂养小猩猩,相互之间善于交际和沟通学习。猩猩的寿命很长,而雌性的生育之间的间隔期是8年,是任何哺乳动物中最长的,在这期间母亲可以教导小猩猩学习很多生存的本领。

雄性单独生活,雌性单独生活或与小猩猩在一起。白天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觅食,活动不如猴类迅速敏捷,以手脚交替抓握树枝移动身体。能在地面直立行走,但要靠拳指支撑,腰不能直立。臂力强大,除虎豹外,无其他天敌。在距地面8~12米的树杈上用树枝架窝,上面覆以树叶,夜晚睡在树上。平时性温驯,发怒时很可怕。雨天使用大树叶遮盖身体。较其他类人猿,它更长时间在树上,在地上可用四肢行走。动作迟钝缓慢,不能在树间跳跃,只能手脚并用,慢慢移动。通常单独行动,幼仔与母亲一起活动或形成暂时性小型群体,由一只雄性和携带幼仔的二、三只雌性组成。

苏门答腊猩猩的饮食包括各种水果,如野生无花果,其中所占比例要高于婆罗洲猩猩。高度智能化的苏门答腊猩猩中有一些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通过几代猩猩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它们会用树枝探测白蚁丘获取白蚁食用,也可以获取较大的巨型水果。另外也吃树叶、嫩芽、蜜果、生果、树枝、树皮及鸟蛋,亦会吃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但是占食物中的数量很少。偶尔会吃富含矿物质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

繁殖方式

筑巢于树上,并将附近的树枝及蔓条弄平,盖上树枝即成只能住一晚的巢,第二天晚再另筑新巢。是所有哺乳动物物种的繁殖速度最慢,出生的间隔大约在8年时间。孕期235-270天,每胎一仔,初生时体重约1.6千克,一生下来便能反射性抓握东西,可抓住母亲的长毛吮奶,幼仔与母亲共同生活约5年后才独立生活。野生猩猩寿命约为45岁,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生殖周期更长。雌性猩猩一生中生产的后代不超过三个。

种群现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发表调查报告称,由于城市扩张、森林采伐开采和疾病侵袭,包括两种苏门答腊猩猩、两种非洲大猩猩以及非洲倭黑猩猩在内的多种大型类人猿动物,将在一代人(25年左右)的时间后走向绝种。比如,50年之后,苏门答腊猩猩可能只剩下250只。它们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报告显示,处境最危急的是栖息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猩猩,5年之后它们的数量将会减少一半。这种猩猩只剩下7300只左右,躲避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地区的丛林中。这对于整个种群来说数目十分稀少。

苏门答腊猩猩的栖息地仅仅局限在苏门答腊岛以及婆罗洲。在苏门答腊岛,农民为了防止自己的农作物被猩猩偷食,经常用枪射杀它们。如果猩猩是带着幼崽的,那幺小猩猩就会被当作宠物卖掉。而宠物猩猩的命运也十分悲惨,由于得不到正规的食物,它们通常病弱不堪。

此外,在过去25年里(2010年),由于造纸业和棕榈种植的疯狂扩张,苏门答腊岛上的天然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使得苏门答腊猩猩的栖息地大幅萎缩。岛上猩猩数量仅有大约6500只,分布也特别零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最终,保护中心会将救助的苏门答腊猩猩放归到岛上的国家公园里。中心希望,苏门答腊猩猩不仅可以在那里重新过上自由的生活,同时也能够避免灭绝的命运。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濒危物种——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苏门答腊猩猩划定为极危。

注:苏门答腊猩猩全部图册网址[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