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黄萎病
苜蓿黄萎病黑白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ier)及大丽花轮枝孢(V.dahiae Kleb.)-后者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引起发病。病菌为维管束寄生菌-菌丝无色-直径 2-4微米,也产生暗色厚壁的休眠菌丝。由菌丝抽生轮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有隔-基部呈暗色(黑白轮枝孢)-有 1-4 个分枝轮-每个分枝轮有1-5个分枝梗-分枝梗长短14-38微米,顶端着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孢子连续产生- 聚集成球状。单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多数无隔-少数具1隔-大小3.5-10微米×1.5-3.5微米( 无隔者多为5-6微米×2-2.2微米)。黑白轮枝孢的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温为20-25℃-高温30℃-达 33 ℃时即停止生长。大丽花轮枝孢在33℃时仍可缓慢生长-这是两种菌对温度反应的不同。另外黑白轮枝孢不产生微菌核- 而大丽花轮枝孢则产生典型的微菌核-大丽花轮枝孢的分生孢子梗基部不变暗色-分生孢子也相对较小。病原菌的分离-可自感病植株取基部茎段约2-3厘米-表面灭菌后放在[1]
目录
症状
病植株的小叶顶部,初期出现“V”形褪绿斑,一些顶部小叶片变窄,向上纵卷。病害进一步发展,小叶失水变干、脱落,常留下变硬、褪绿的叶柄附着在绿色的茎上。变干的小叶常呈现粉红色,有些也保持灰绿色。新叶常从有症状叶片的叶腋长出。感染的茎不萎焉,直到所有叶片都枯死,茎秆仍保持绿色。由于病原菌在根颈中侧向扩展受到限制,因此在同一病株中,可以有不表现症状的枝条。随病原菌在根颈中扩展,抽出的新校条也发病,最终全株枯萎死掉。病茎和病根的木质部呈浅褐色或深褐色。但这一症状在鉴定中并不是很可靠的判断标准。在潮湿条件下,病原菌在死亡的茎基部大量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孢子,使茎表覆盖浅灰色霉层。在活组织上不产生孢子梗和孢子。
发生规律
病原菌可营一段腐生生活,如果它所依赖的寄主碎片已与土壤融为一体,其生活期不超过1年,但在干草中可存活3年。病菌也可存在几种杂草体内,或在己感染病害的抗病苜蓿植株,以及其他作物体内存活越冬。种子可以带菌,污染的种子能把病菌带人新种植区。病菌直接侵入苜蓿的根,或通过伤口侵入。在苜蓿田间的再传播,很可能通过割草由病株传到健株。也可通过风吹染病的组织碎片和分生孢子进行传播。蝗虫、蚜虫、食菌蝇、切叶蜂以及土壤中为害苜蓿根部的线虫等,都可成为病原菌的携带者。病菌也存活在脱水苜蓿产品中,通过绵羊的消化道后仍有侵染力,故能由粪肥传播。苜蓿黄萎病可发生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多种类型土壤上。在人工灌溉的苜蓿田病害发生最严重。不灌溉的旱地苜蓿不易发生。
分布与危害
主要由黑白轮枝孢引起的苜蓿黄萎病,最早于1918年被发现于欧洲的瑞典。后来陆续发现此病,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新西兰。黄萎病是苜蓿一种严重的毁灭性病害。在欧洲,严重发病地到第二年可减产50%,植株生活年限大大缩短,常使一些感病苜蓿草地到第三年失去利用价值。至目前我国尚无此病发生记载,因此,从国外引进苜蓿种子时,应特别注意检疫。
防治方法
1、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 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黄萎病最有效的措施。国外抗黄萎病的苜蓿品种和品系有:丹麦的WT90744、WT91409、WT91431;德国的Pegauer;美国的Sabilt、维尔特斯(Vertus)、玛瑞斯(Maris)、喀布尔(Kabul)等。阿西、安乔(Anchor)和杜普梯非常容易感病。我国的公农1号、草原1号、草原2 号、和田、肇东等几个品种对加拿大的一个苜蓿分离物表现感病。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可将幼苗伤根后浸入菌液中接种,然后将接种的幼苗在18-24℃的温度潜育2-4周,最后用平均严重度或发病百分率来评定其抗病性。
2、轮作 由于病原可存活在许多阔叶杂草中,轮作必须结合精细的杂草防除及传统的耕作,经2-3年可明显减少田间菌源。
3、使用清洁无杂质的种子 将种子传带病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消灭种传的病原体没有效果。以往曾报道用福美双或酚秋兰姆拌种(药量为种子量的0.7%),可以减轻幼苗发病。侵染到种子内部的病原可通过75℃干热处理5小时被杀死。
4、对刈割机具进行消毒刈割机具进入新回块作业之前应清除植株碎屑。特别是当从一个农场向另一农场移动时,应将切割器用10%的家用漂白粉液消毒,随后用高压清水冲洗。卫生措施 、轮作和杂草防除都是值得重视的防治措施,即使使用抗病品种,仍有被病菌感染并降低牧草生产力的可能,因此必须几项措施相互配合。
5、加强对外检疫 严格防止病菌由欧、美等国传入,一经发现应采取坚决措施。对传播媒介和感染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苯来特(0.克/千克土)均可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