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煉
《苦煉》,作者: [法]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原作名: L'Oeuvre Au Noir,譯者: 段映虹,出版年: 2012-4,頁數: 425,定價: 28.00元,裝幀: 平裝,ISBN: 9787542637925。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簡稱三聯書店) 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出版社[1]。它的前身是鄒韜奮[2]、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
目錄
內容簡介
《苦煉》以16世紀動盪不安的歐洲社會為背景,但透過歲月的多稜鏡,卻折射出了人類命運始終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整個小說里,火是澤農化身,澤農與火之間是一種內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聯繫。在眾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識之火很早就喚起了他的強烈的求知慾以及永不滿足的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羅米修斯神話的第二個陷喻形象即具有錘鍊和再造功能的冶煉之火。對於煉丹師澤農而言,火是主宰物質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統治世界的工具;同時,火改造物質的功能加速了物質的變革和自然界的時間節奏。冶煉之火賦予人以破壞時間規律的神聖權力。這種超越人類條件並擁有神聖力量的願望和夢想與澤農在所有領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輔相成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法國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和詩人,20世紀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曾被傳記作家譽為「才華橫溢、得獎無數、重寫希臘史、新寓言小說大師」。
生平經歷:她於1903年6月8日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自青年時代起,尤瑟納爾即長期奔走於歐洲多國和美加之間,並堅持用法語寫作。1934年,尤瑟納爾遇到了與她同齡的美國女子格雷斯,這次相識對尤瑟納爾的一生至關重要,其後40年裡,格雷斯成為了尤瑟納爾的生活伴侶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譯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尤瑟納爾移居美國,並於1947年成為美國公民。在1987年她準備再次遠行時,不幸腦溢血突發,於1987年12月17日卒於美國緬因州的東北港。
代表作品:尤瑟納爾著述頗豐,最著名的小說是《哈德良回憶錄》,另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 L'Oeuvre au noir (法文原書名為<苦煉>),1971年,發表了關於三島由紀夫的論文《 [三島由紀夫]:或者空虛的視野》,此外,她還是一位文筆優美的翻譯家,曾經翻譯過希臘詩人、英語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維吉妮婭•伍爾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豎琴》1979年),作為思想深刻的文論家、批評家,《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家》是她這方面的代表作。
寫作風格:讓•勃洛特在《尤瑟納爾論》中所說:「她作品中最缺少的東西似乎顯而易見:沒有作者。」這一特點貫穿了尤瑟納爾全部小說創作。與她的同時代人尤其是同為女性的作家比較一下,也許更能顯示區別: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囂的,尤瑟納爾則是緘默的;她們站在聚光燈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此外,尤瑟納爾所寫通常被稱為「歷史小說」,該名目說明存在着一個面對過去亦即位於歷史之外的點;作家藉此立足,由此出發,描述那些曾經有過或沒有過的事件與人物;此時他所擔當的正是前述「中間人」的角色。尤瑟納爾則取消了這一立足點或出發點,或者說把它移到歷史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寫的是「歷史的現實小說」。從根本上講,尤瑟納爾並不針對一時一地寫作,她所面對的是整個人類歷史,從中尋找或創造與自己在思想與心靈上對稱的角色。尤瑟納爾與她筆下的哈德良、澤農等人息息相通,承受同一命運,享有同一精神世界;此種契合,超越古今而長存。
獲得榮耀:1980年尤瑟納爾被選入法蘭西學院,成為法蘭西學院300多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綠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法蘭西學院為其典禮致辭曰,「但願我們三百五十年來選出的男人全都具有您這樣一位婦女的廣博的才華」。1986年,她被授予法國第三級榮譽勛位和美國藝術家俱樂部的文學獎章。
譯者簡介
段映虹,女,現為深圳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和法語教研室副教授。曾於1994年至1996年就讀於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獲比較文學DEA文憑。1998年1月在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為法國文學(作家尤瑟納爾研究)、敘述學、符號學、西方文藝理論。有若干論文在《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等核心刊物發表,主要論著有《〈哈德里安回憶錄〉和〈苦煉〉中的歷史與人類命運》等,譯著有《尤瑟納爾傳》等。曾承擔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尤瑟納爾小說研究》。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國際尤瑟納爾研究會會員。
參考文獻
- ↑ 歷史足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出版事業模範」鄒韜奮,人民網,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