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苦瓠

中文學名:苦瓠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石竹科

屬:繁縷屬

苦瓠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互生,夏秋開白花,果實的形狀因種類而異。果實呈梨形的葫蘆叫瓢葫蘆,又稱匏瓜。果實成熟後,果殼對半剖開,掏去果瓤即成為瓢。[1]

目錄

形態特徵

苦瓠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3米,生長旺盛,果實長約10-15厘米,形態優美,掛果率高,果實飽滿。
木質種,較難發芽,溫水浸種、催芽、露芽即種,種子表面覆土約1厘米。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苦瓠味苦,性平滑有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苦瓠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瘺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 苦瓠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苦瓠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有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苦瓠殼,療效愈高,治療血脂高、減肥、去口臭、尿道結石、去毒等疾病。鮮苦瓠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C)、脂肪、蛋白質。有清熱利水、止渴、解毒功效。治水腫、消臌脹。生食或煎湯飲,能清熱利尿、生津止渴。
苦瓠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B、C、脂肪、蛋白質等,具有清熱、利尿、降壓的功效。治療方法是取苦瓠搗爛絞汁,以蜂蜜調服,每次20-30毫升,每天2次。
苦瓠籽具有滋養和潔淨身體的作用,特別能加強肝臟和腸道的功能,減輕肝臟過量的解毒負擔.

食用價值

元代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潤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干」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最為佳蔬。」 可見古人是把苦瓠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醃製,也能幹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苦瓠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後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主治

1、黃疸腫滿。有苦瓠瓤如在棗大小,泡童便中一時,取出兩小團塞鼻孔中,深吸氣。有黃水排出,幾次後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黃為末,每服半錢,一天服一次,十天病癒。 2、水腫,頭面腫大。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開。空心服七枚,當有水排出,人轉瘦好愈。二年內忌咸物。又方:用苦瓠瓤一兩,微炒,研末。每天服一錢,稀飯送下。
3、通身水腫。用苦瓠末(炒)二兩、苦藶五分,搗爛合成丸子,發啵豆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為止。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棗七枚,合搗成丸。先服三丸,隔一小時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後更服一丸。
4、小便不通。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螻蛄三個(焙),共研為末。每服一錢,冷水送下。
5、風痰頭痛。取苦瓠膜汁,以葦管灌入鼻中,有氣上沖腦門,不久惡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過程中出現頭暈現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入鼻中亦有效。
6、牙痛。用壺盧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莖葉煎汁含漱亦可。
7、惡瘡癬癩。用苦瓠一枚煮汁塗搽。
8、痔瘡腫痛。用苦壺盧、苦蕒煎湯,先薰後洗。洗後以熊膽、密陀僧、膽礬、片腦合研為末,敷患處。
9、耳出膿。有干瓠子一分、黃連半錢,共研為末。先耳揩淨,末少許入耳。一天二次
10、一切瘺瘡。用霜後收采和曬乾的苦瓠花研為末,敷患處。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

主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腫,消水腫。使人嘔吐,利尿路結石。煎汁浸洗**,可療小便不通。將汁滴入鼻中,出黃水,可去傷冷引起的鼻塞,黃疸。吐蛔蟲。還可治癰疽惡瘡,疥癬和齲齒有蟲的。也可制汞。

附方

治急黃病:用苦瓠一枚,在上面挖一個小孔,加水煮,攪取瓠內的汁滴入鼻中,可去黃水。
治黃疸浮腫:取如大棗般大的苦壺盧瓤,用兩碗童子尿浸泡一小時後,再取兩顆像酸一樣大的瓤塞入兩個鼻孔中,然後深吸氣,待黃水出後,即愈。另一方法:將瓠炒黃為末,每服五分,每日服一次,十日後便愈。
治水腫,頭面浮腫:用晶瑩,潔淨的苦瓠白瓤,捻如豆粒大小,再用面裹後煮沸,空腹服下七枚,到中午時便出水一斗,日後水出不止而消腫。但兩年內切忌食鹹食。加一方法:將苦瓠瓤一兩,微炒後為末,每日和飯飲服一錢。
治目中弩肉血翳:秋季取小柄壺盧或小藥壺盧,陰乾,在壺盧緊小之處鋸斷,挖一個大如眼眶的小孔。如得此病,便將上下上皮扳開,用壺起孔合定。起初時很痛苦,然而弩肉、血翳卻都逐漸褪下,也不傷眼睛。
治死胎不下:將苦壺盧燒存性,研末。每服一錢,空腹熱酒下。
治膨脹神方:用三五年的陳壺盧瓢一個,再用糯米一斗造酒,做好後,將瓢放在炭火上烤熱,然後用酒浸泡。反覆做三五次後,將瓢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用酒下,大效。
治頭面及頸下或腋下淋巴結腫大:將長柄壺盧燒存性,研末,搽患處,直到消散為止。

發明與傳說

曾有一老嫗,右腋下長了一個瘤,最後長到一尺左右,形狀像長瓠子,久而潰爛。有一個方士教給她這種方法,一試,果然出水,瘤也逐漸消散而愈。
苦瓠又名苦匏、苦葫蘆瓠,也稱蒲瓜,夏秋是苦瓠成熟季節,南方城鄉菜市均可見到,因誤吃苦瓠中毒的事故也屢有發生。廣東某地幼兒園曾因午餐誤吃苦瓠引起19名兒童中毒。該市在此之前也曾發生過一起集體食堂食用苦瓠致20多人中毒事故,經及時救治中毒者都脫了險。由此,奉勸人們,切莫煮苦瓠吃。
對於苦瓠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瓠有甜瓠、苦瓠兩種,甜瓠可作蔬菜食,苦瓠形似葫蘆狀,故又稱葫蘆瓜。苦葫蘆,性味苦寒有毒,苦者如膽不可食,亦不堪啖,食苦瓠吐利不止者,以黍穰灰汁解之。現代食品衛生學分析認為:苦瓠中含有苦葫蘆素D和I等有毒害物質,誤食苦瓠數小時後輕度中毒者會發生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者則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便帶膿血等症狀,此時,如患者主訴不清,稍有疏忽,還很容易誤診為細菌性痢疾而貽誤治療。古籍《埤雅》中記載:瓠,身長、腹大、上端瘦小者可供食用。故此,食瓠要認真識別,食瓠前應先品嘗其瓠莖(柄),去皮後再嘗瓠皮,如果瓠莖、瓠皮有苦味,則應認為是有毒素苦瓠,應棄之不食。菜農還應將其瓜藤連根拔除、不留瓜籽,不留後患。

工藝品

果實呈梨形的葫蘆叫瓢葫蘆,又稱匏瓜。果實成熟後,果殼對半剖開,掏去果瓤即成為瓢。從詞典中可查處,瓢原本專指用匏瓜對半剖開製成的舀取器具,稱為葫蘆瓢,後來也有用木或金屬等製成的,這一類器具統稱為瓢。由於它的用途越來越小,人們已經很少種植這種瓢葫蘆了。雖然它作為瓢的用途已經不大,但它的新用途又在被發現,人們已嘗試用它製作工藝品,在將來人們一定會發現用它製作的各種精美的工藝品,說不定在你的家裡也會有一件。

栽培技術

一、澆水施肥 瓠子比黃瓜的抗旱能力稍強,但經過移植後根群也較淺,加上它的蔓葉柔嫩,果實大、水分多、結果期集中等特點,要求經常的澆水和施追肥。活棵後植株很小,需水也少,每四、五天澆水一次保持不干即可,每次澆水都充入人糞尿十分之一作追肥。施肥時糞水不可沾在葉子上,以免瓜葉,腐爛,同時也不可沾在幼果上,以免引起落果。
瓠子在水肥充足時不落花,瓜彭越粗壯,粘瓜越大。根據這一特性,瓠子的追肥要多施氮素肥料。因此在蔓長三十厘米時施一次濃糞,即在距根三十厘米遠的地方開溝,施入不免水的人糞尿,每畝一千公斤,施後復土封溝。這次施肥能促進瓜蔓迅速伸長拜且粗壯,打下豐產的基礎。瓜蔓長六、七十厘米時,便大量發生子蔓,多開雌花。開始結果後,增加澆水和施肥量;要做到每三、四天澆水一次,每次水中應免入人糞尿十分之二。莫長一米牛時就採收根瓜,根瓜採收後,再施一次過磷酸鈣,每畝十公斤,並搬一次草木灰,每畝七十五公斤。根瓜朵收後一周,即到盛果期,此後果實不但結的多而且生長也快。所以每天澆水一次,每三、四天用死水三倍的入類尿施一次追肥,如果遇到陰天,就用半水半糞施追肥。的瓠子澆水時,可澆在瓜蔓爬到的地方,讓不定根吸收,但施肥時一定要施在根部,以免糞水沾在葉子和幼果上,引起磨爛。
二、整枝插心 瓠子的主蔓多半不發生雌花,偶然有發生雖花的,共瓜形粗短,結瓜不良,而在子藍和孫蔓上,都在第一、二節上連髄發生雌花,粘瓜形狀美觀,所以瓠子主要的是依靠側蔓結瓜。由於瓠子的主蔓伸長後,側蔓自然發生,秸瓜容易,所以栽培時多半不行整校。特別是架瓠子,利用主蔓往架上牽引,以帶動子蔓上架結瓜,所以架瓠子都不行整枝。但是就瓠子的結果習性來就,如果主蔓摘心促使它早發生子蔓,必能提早結果,並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因此在栽培地弧子的地區,有些是行摘心的。根據瓠子子繭發生的習性,主菱一至三節上發生的子蔓,生長慢而且弱,從第四節以後發生的子蔓則生長快而且強壯,因此摘心又不能太早,以在第四、五書以後為宜。我國榮農常用的整枝摘心方法有兩種:
(1)主蔓在發生六、七葉片時摘心,使它發生子蔓,留前面兩根最好的,平行壓蔓,把基部的子蔓都去掉,這兩根藍上都能結瓜。從這兩根蔓上發生的側,為孫,都在第一、二節上發生雌花,粘瓜後在瓜前留一個葉子進行摘心,促使結瓜優良,也便於管理。我省沿淮河地區多行這種整技方法,這個方法可以提高早期產量,縮短生長期,使瓠子捉早上市。
(2)主長達三十厘米時摘心,使它發生較多的子蔓,子蔓長達二十五厘米時再摘心,促使發生孫蔓,各蔓往空地上均勻壓蔓,這些蔓都在第一、二節上結瓜。江浙一帶都行這種螯枝摘心方法。根據安徽農學院下放到肥東長臨河蔬菜大隊的同志觀察瓠子示範田的情況証明,採用這個方法與當地不整枝的瓠子對比,可以提早上市三至五天,早期產量增加一倍,總產量增加百分之八十以上。但由於長蔓較多,後期不便管理。
三、防止苦味 瓠子在食用時常常有苦味苦味產生的原因和黃瓜一樣,也是由於氮素營養不足而引起的。不過苦黃瓜對人的身體沒有壞的影響,而苦瓠子對於人的身體常常發生壞的作用。有些人吃了苦瓠子能引起腹瀉現象。所以栽培時要做到防寒、防蟲、及時澆水和施肥,來防止苦味的產生。如果調到苦瓠子最好是不吃。
四、採收和留種 瓠子在定械後經過四十五天到六十天開始採收。溫床育苗的在芒種上市,土法育苗地在端午節前上市。根瓜結瓜時溫度較低,生長較慢,花落後經過十到十五天,瓜長三十厘米時就可早朵,以便節省養分,戳上部的小瓜快些長大。在中期由於氣溫升高,瓜生長較快,大約在花落後五至七天,瓜長六十厘米時即能採收。瓠子應當「收嫩不收老」,因瓠子的品質以瓜皮綠色、茸毛未消失前為好,好的品質在瓜形充分長大後只能保持兩三天,過了兩三天,瓜皮發白,茸毛減退,皮質變硬,就不能食用。所以要在盛果期間,當瓜述沒有長夠分量時就朵;同時每天要用大水澆透,促使結瓜肥嫩。當下部的瓜順次朵完,葉子也從下往上順次變黃,架瓠子可以剪去黃葉以利套種。
瓠子的朵收期約有四十天左右,豐產的可達五千公斤以上。留種的弧子,要選植株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結果多的植株,留頭瓜或二瓜做種。這是由於瓠子結果的時問短,而獨子老熟需要四、五十天,若留中部的瓜就來不及成熟。種瓜長大後還要加以選擇,優良的種瓜要瓜形直,兩頭一樣粗。有經驗的老農認為,特別要選瓜帶肥圓,有溝及秘,瓜梗陷入帶中的為好。因為這樣的瓠子表示發育良好,種子飽滿,它的後代早熟而高產。
種瓜要在蔓上充分老熟,從開始結瓜時留起,直到拉秧時才能成熟,其外皮由,變白,茸毛消失,前後變黃乾枯,表示已經老熟,就可連瓜梗朵下來。瓠子老熟後,它的瓜瓤干瘍消失,外完堅硬,所以不必剩取種子,可以將種瓜掛在屋裡,因有外殼的保護,可以很好的防潮防霜,等到第二年播種時再剩取種子。老瓠子重達三、圖十三氫子的選擇四公斤,大的有種子二、三百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