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蕎麥(紅山飛雪)
作品欣賞
苦蕎麥
苦蕎麥,是我們塞外高原上特有的一種植物。其形似蕎,卻味苦;其面似麥,卻色綠。
所以,這裡的人們就以「苦」字冠之,叫它「苦蕎麥」。
這是一種生命極其短暫的植物。哪裡的溝溝坎坎過於荒涼了,種植任何植物都難以生長、收穫,就撒上苦蕎麥的種子;哪裡先前種的植物受災了,難有收成,就翻地重來,搶種上苦蕎麥。苦蕎麥,就以極大的熱情,在極短的時間內,生長,成熟,搶在霜凍之前,結出飽滿的籽粒,在越來越涼的風中,等待收割。
在我的印象里,苦蕎麥的生命歷程中,似乎沒有春天。桃花開了,梨花開了;清明過了,穀雨過了,眼看着芒種都來了。看看哪塊山坡還撂着荒,就播種上苦蕎麥,讓荒涼的土地長出一片綠來。再荒涼,也是土地。是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絕沒有撂荒的道理。就在溝溝坎坎,邊邊角角的地方,苦蕎麥,用短暫的生命,縫補着土地的襤褸衣衫。在短暫的生命里,苦蕎麥從來都與肥沃無緣。寒冷、乾旱、荒涼、似乎就是它生命的底色。淒風苦雨,苦捱、苦苦掙扎,似乎就是它全部生活的歷程。
苦,就是苦蕎麥的生命特質嗎?是像這裡的人一樣,在短暫的生命里,飽嘗了風霜之苦,乾旱之苦,其果實,味也苦。還是這苦蕎麥,以這樣苦澀的味道,來警策人們,人生在世,百味俱全,哪一種,都飽含着生之艱辛,都是生活的饋贈,都應該欣然接受之。苦蕎麥,就是苦水裡泡大的孩子,滴下的淚水,怎能不是苦澀的呢?
高原的人,從不去妄加猜測這些。他們知道,苦蕎麥是不會挑剔的。播撒在哪裡,就在哪裡生根、成長、開花、結出果實。大地上的草木,就是大地的孩子,那有孩子挑剔母親的道理。人也是大地的孩子,高原的人,是行走的草木,生生死死,緊緊依附在這片土地上。
李時珍曰曾撰文說∶苦蕎出南方,春社前後種之。莖青多枝,葉似蕎麥而尖,開花帶綠色 ,結實亦似蕎麥,稍尖而稜角不峭。其味苦惡,農家磨搗為粉,蒸使氣餾,滴去黃汁,乃可作為糕餌食之。南方的苦蕎麥,與我們塞外的苦蕎麥,大體相差不多。因為氣候差異,播種的時間有所不同;因為人文的不同,在食用的方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塞外高原,緯度高,氣候條件差,卻因此有了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平原地帶種植的植物,這裡不常見;平原地區少見的,在這裡卻種植着。我們這裡的麥類就很豐富,有蕎麥、莜麥、小麥、苦蕎麥等等。各有各的的特點,各有各的吃法。
冬天,家家戶戶都會醃一缸一缸的酸菜,準備在一個漫長的冬季食用。酸菜是苦蕎麥最佳的搭配。這裡的人們喜用苦蕎麥麵做一種叫做「咯咯豆」的食品,澆上酸菜鹵,苦中有酸,風味奇特。最奇特的是吃完飯後,人的牙齒和舌頭都是綠色的。一張嘴,滿口都是綠瑩瑩的牙齒,成了苦蕎咯咯豆的名片。
苦蕎麥,是食療的佳品。資料記載:苦蕎麥有治療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損傷的作用。有理氣止痛、健脾利濕的功效。尤其是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現代都市人的青睞。
因為產量低,種植面積少,苦蕎麥的身價也倍增了。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