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范艾倫輻射帶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范艾倫輻射帶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范艾倫輻射帶,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着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主要由地磁場中捕獲的高達幾兆電子伏的電子以及高達幾百兆電子伏的質子組成,其中只有很少百分比像O+這樣的重粒子。范艾倫輻射帶分為內外兩層,內外層之間存在范艾倫帶縫,縫中輻射很少。范艾倫輻射帶將地球包圍在中間。范艾倫帶內的高能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器、衛星等都有一定危害,其內外帶之間的縫隙則是輻射較少的安全地帶。由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於1958年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范艾倫帶粒子的主要來源是被地球磁場俘獲之太陽風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在范艾倫帶兩轉折點間來回運動。當太陽發生磁暴時,地球磁層受擾動變形,而局限在范艾倫帶的高能帶電粒子大量洩出,並隨磁力線於地球的極區進入大氣層,激發空氣分子產生美麗的極光。

分布範圍

目前一般認為范艾倫輻射帶的緯度範圍是南北緯40°~50°之間;高度範圍分兩段:內帶1500~5000km,外帶13000~20000km。

第三個輻射帶

2013年,貝克帶領一支科研小組利用2012年美國宇航局發射的雙胞胎范艾倫探測器發現了介於內層輻射帶和外層輻射帶之間的第三層、短暫的「存儲層」,後者似乎會在空間天氣密集期產生和消失。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太陽如何以及何時對地球帶來危害。范艾倫輻射帶是一個甜甜圈形區域,含有「致命電子」,環繞我們的星球。這一輻射帶經常因為太陽風暴和其他空間天氣事件膨脹,對衛星通訊、GPS衛星以及宇航員構成嚴重威脅。

科學家一直認為地球周圍只有兩個范艾倫輻射帶,但兩個探測器(2012年夏季發射的范艾倫探測器)搭載的儀器發現的粒子顯示存在第三個短暫的輻射帶。科學家觀測到這個第三個輻射帶的形成,一共持續了4周時間,最後被來自太陽的一場強烈的行星際衝擊波殲滅。

第三個范艾倫輻射帶的發現帶有一定偶然性,因為發現輻射帶的儀器——范艾倫探測器搭載的相對論電子質子望遠鏡(以下簡稱REPT)打開的時間早於原定計劃。

影響

一般來說,內輻射帶里高能質子多,外輻射帶里高能電子多。輻射帶會對人類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因此,它是人類進行星際轉移的巨大障礙。

同時,輻射帶也影響哈伯望遠鏡的觀測,因為哈伯處在相當低的軌道,離地僅559公里來運行。因此,當哈伯通過南大西洋上空時必須暫時關閉觀測窗口。因為范艾倫輻射帶剛好在這裡碰觸到地球的上層大氣,如果開啟觀測的話,可能會損壞哈伯的觀測元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