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瓜
茅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茅瓜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Gandhi的块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之功效。用于疮痈肿毒,烫火伤,肺痈咳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疹,风湿痹痛。
- 中文学名 茅瓜
- 拉丁学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Gandhi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葫芦目
- 科葫芦科
- 属茅瓜属
- 种 茅瓜
- 分布区域 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采集时间
- 全年或秋、冬季采挖
- 毒 性 有毒
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瓜公、狗屎瓜、小鸡黄瓜。
入药部位
块根。
性味
味甘、苦、微涩,性寒。
归经
归肺、肝、脾经。
功效
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
目录
茅瓜主治
用于疮痈肿毒,烫火伤,肺痈咳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疹,风湿痹痛。
相关配伍
治背痈:茅瓜、一枝黄花各30g。酒水各半炖服。(《福建药物志》)
治疮痈,淋巴结核:茅瓜15-30g,水煎服;并用鲜根捣烂敷患处。(《广西本草选编》)
治红斑狼疮:茅瓜9-18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冲蜜糖少许,温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治肺痈:茅瓜45g,玉叶金花15g。糖适量,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痔漏:茅瓜鲜块根30g,酌加猪大肠,水煎服。(《福建中草药》)[1]
茅瓜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虚寒疾患者及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
全年或秋、冬季采挖,洗净,刮去粗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茅瓜形态特点
茅瓜又名:异叶马㼎儿。攀援草本,块根纺锤状,径粗1.5-2厘米。茎、枝柔弱,无毛,具沟纹。叶柄纤细,短,长仅0.5-1厘米,初时被淡黄色短柔毛,后渐脱落;叶片薄革质,多型,变异极大,卵形、长圆形、卵状三角形或戟形等,不分裂、3-5浅裂至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三角形,长8-12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渐尖,上面深绿色,稍粗糙,脉上有微柔毛,背面灰绿色,叶脉凸起,几无毛,基部心形,弯缺半圆形,有时基部向后靠合,边缘全缘或有疏齿。卷须纤细,不分歧。雌雄异株。雄花:10-20朵生于2-5毫米长的花序梗顶端,呈伞房状花序;花极小,花梗纤细,长2-8毫米,几无毛;花萼筒钟状,基部圆,长5毫米,径3毫米,外面无毛,裂片近钻形,长0.2-0.3毫米;花冠黄色,外面被短柔毛,裂片开展,三角形,长1.5毫米,顶端急尖;雄蕊3,分离,着生在花萼筒基部,花丝纤细,无毛,长约3毫米,花药近圆形,长1.3毫米,药室弧状弓曲,具毛。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5-10毫米,被微柔毛;子房卵形,长2.5-3.5毫米,径2-3毫米,无毛或疏被黄褐色柔毛,柱头3。果实红褐色,长圆状或近球形,长2-6厘米,径2-5厘米,表面近平滑。种子数枚,灰白色,近圆球形或倒卵形,长5-7毫米,径5毫米,边缘不拱起,表面光滑无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2]
茅瓜生长环境
常生长海拔600-2600m的山坡路旁、林下、杂木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块根纺锤形或纺锤状圆柱形,长10-15cm,直径0.8-2cm,下部有时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平滑,有多数近椭圆形的横长突起。断面粉性或稍纤维状。气微,味淡微苦。
药理作用
有毒。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感染性炎症。
相关论述
《贵州民间药物》:“下泻,解热,破血。治腹胀痛,水肿,头痛,烧热病,眼红蛊毒。”
附注
本品块根在《滇南本草》称“天花粉”,云南、贵州民间曾作天花粉用,但其功效与天花粉不同,毒性较大,因此不能作天花粉入药。
过去在广东一带本品与马㼎儿的块根同称“土白蔹”,作白蔹入药,现已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