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茅瓜,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茅瓜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Gandhi的塊根。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散結,化痰利濕之功效。用於瘡癰腫毒,燙火傷,肺癰咳嗽,咽喉腫痛,水腫腹脹,腹瀉,痢疾,酒疸,濕疹,風濕痹痛。

  • 中文學名 茅瓜
  • 拉丁學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Gandhi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葫蘆目
  • 科葫蘆科
  • 屬茅瓜屬
  • 種 茅瓜
  • 分布區域 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
  • 全年或秋、冬季採挖
  • 毒 性 有毒

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膽、金絲瓜、老鼠黃瓜老鼠香瓜、狗黃瓜、銀絲蓮、野黃瓜、老鼠拉冬瓜、大種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蔞、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瓜公、狗屎瓜、小雞黃瓜。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甘、苦、微澀,性寒。

歸經

歸肺、肝、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化瘀散結,化痰利濕。

目錄

茅瓜主治

用於瘡癰腫毒,燙火傷,肺癰咳嗽,咽喉腫痛,水腫腹脹,腹瀉,痢疾,酒疸,濕疹,風濕痹痛。

相關配伍

治背癰:茅瓜、一枝黃花各30g。酒水各半燉服。(《福建藥物志》)

治瘡癰,淋巴結核:茅瓜15-30g,水煎服;並用鮮根搗爛敷患處。(《廣西本草選編》)

治紅斑狼瘡:茅瓜9-18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沖蜜糖少許,溫服。(《壯族民間用藥選編》)

治肺癰:茅瓜45g,玉葉金花15g。糖適量,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治痔漏:茅瓜鮮塊根30g,酌加豬大腸,水煎服。(《福建中草藥》)[1]

茅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虛寒疾患者及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全年或秋、冬季採挖,洗淨,刮去粗皮,切片,鮮用或曬乾。

茅瓜形態特點

茅瓜又名:異葉馬㼎兒。攀援草本,塊根紡錘狀,徑粗1.5-2厘米。莖、枝柔弱,無毛,具溝紋。葉柄纖細,短,長僅0.5-1厘米,初時被淡黃色短柔毛,後漸脫落;葉片薄革質,多型,變異極大,卵形、長圓形、卵狀三角形或戟形等,不分裂、3-5淺裂至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三角形,長8-12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漸尖,上面深綠色,稍粗糙,脈上有微柔毛,背面灰綠色,葉脈凸起,幾無毛,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有時基部向後靠合,邊緣全緣或有疏齒。卷鬚纖細,不分歧。雌雄異株。雄花:10-20朵生於2-5毫米長的花序梗頂端,呈傘房狀花序;花極小,花梗纖細,長2-8毫米,幾無毛;花萼筒鍾狀,基部圓,長5毫米,徑3毫米,外面無毛,裂片近鑽形,長0.2-0.3毫米;花冠黃色,外面被短柔毛,裂片開展,三角形,長1.5毫米,頂端急尖;雄蕊3,分離,着生在花萼筒基部,花絲纖細,無毛,長約3毫米,花葯近圓形,長1.3毫米,藥室弧狀弓曲,具毛。雌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5-10毫米,被微柔毛;子房卵形,長2.5-3.5毫米,徑2-3毫米,無毛或疏被黃褐色柔毛,柱頭3。果實紅褐色,長圓狀或近球形,長2-6厘米,徑2-5厘米,表面近平滑。種子數枚,灰白色,近圓球形或倒卵形,長5-7毫米,徑5毫米,邊緣不拱起,表面光滑無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2]

茅瓜生長環境

常生長海拔600-2600m的山坡路旁、林下、雜木林中或灌叢中。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塊根紡錘形或紡錘狀圓柱形,長10-15cm,直徑0.8-2cm,下部有時分枝。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平滑,有多數近橢圓形的橫長突起。斷麵粉性或稍纖維狀。氣微,味淡微苦。

藥理作用

有毒。

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感染性炎症。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下瀉,解熱,破血。治腹脹痛,水腫,頭痛,燒熱病,眼紅蠱毒。」

附註

本品塊根在《滇南本草》稱「天花粉」,雲南、貴州民間曾作天花粉用,但其功效與天花粉不同,毒性較大,因此不能作天花粉入藥。

過去在廣東一帶本品與馬㼎兒的塊根同稱「土白蘞」,作白蘞入藥,現已糾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