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茨溝鄉政府位於縣城東9公里,東與麥嶺鎮相鄰,南臨北汝河,與山頭店鄉相望,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全鄉共有27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土地面積42.35平方千米(2017年),55877人(2017年),人均土地0.68畝,鄉域內有北汝河、文化河、柳葉江和潁汝灌溉總乾渠,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洛界路、許南路、許平南高速公路從中穿越而過,交通十分便利。[1]

目錄

概況

茨溝鄉位於襄城縣中部,距縣城9千米,東與麥嶺鎮相鄰,南臨北汝河與山頭店鄉相望。東西長約12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面積平方千米,人口55877人(2017年)。轄茨溝西、李莊、柿楊、鐵劉、店南張、溝劉、羅溝、茨溝東、菜孫、小孫、大張莊、楊莊、聶莊、葛花樹王、喬皮、虎頭李、方窯、肖莊、武灣、騫莊、五里堡、朱窯、萬橋、小師莊、馬窯、三里溝、常莊27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鄉域內水源充足,有北汝河、文化河、柳葉江和潁汝灌溉總乾渠。洛界路、許南路、許平南高速公路過境。

沿革

1949年為茨溝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茨溝東、茨溝西、羅溝、溝劉、鐵劉、柿楊、店南張、李莊、菜孫、小孫、大張莊、楊莊、喬皮、聶莊、王莊、方窯、虎頭李、武灣、肖莊、騫莊、五里堡、萬橋、小師莊、朱窯、三里溝、常莊、馬窯27個行政村。[2]

經濟發展

近年來,茨溝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形成了"西商、中果、南養、北糧",農、工、貿一體化,種植、養殖和加工業一條龍的產業格局。到2003年底,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財政收入3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71元,比上年增長6.6%,招商引資600萬元,全鄉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行政區域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茨溝西村、李莊村、柿楊村、鐵劉村、店南張村、溝劉村、羅溝村、茨溝東村、菜孫村、小孫村、大張莊村、楊莊村、聶莊村、葛花樹王村、喬皮村、虎頭李村、方窯村、肖莊村、武灣村、騫莊村、五里堡村、朱窯村、萬橋村、小師莊村、馬窯村、三里溝村、常莊村。[3]

農業概況

近年來,茨溝鄉把農業產業調整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基礎工程"來抓,依託傳統優勢,着力培育特色農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培強三大特色園區。以武灣、肖莊為中心的萬畝林果示範園區,進一步突出特色,發掘潛力,在推動林果業上檔晉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冷凍廠、紙箱廠等相關產業,進一步開發園區的旅遊觀光功能,提高綜合效益。2003年以來,共投入資金25萬元,引進新品種12個,推廣實用新技術18項,園區面積膨脹到1.3萬畝,涉及農戶1800個,戶均收入1.5萬元;以菜孫、小孫等村為中心的千畝優質糧示範園區,積極推廣科學立體種植、間作套種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以鄉農技站為中介,與縣種子公司加強聯絡,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2個。在秋季作物嚴重受災的情況下,2003年全年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6%;以柿楊、五里堡等村為中心的養殖示範園區,2003年以來,新發展長毛兔2.6萬隻,波爾山羊1300隻,肉牛680頭,全鄉畜牧業產值突破5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9%。二是培育特色塊狀經濟。發揮西區的城郊優勢,積極發展蔬菜和日光溫室大棚,同時發展科學的果菜套種模式。2003年以來,西區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新建日光溫室大棚5座,發展果菜套種680畝;壯大南區的食用菌、辣椒等栽培種植,形成區域優勢,2003年共發展食用菌2.8萬袋,辣椒種植600畝;三是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全鄉打機井40餘眼,洗修機井60餘眼,疏通境內28公里長的小流域,實現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0%。

非公經濟

選擇優發項目。依託茨溝鄉特有的區位優勢,將優良項目做為招商引資的"敲門磚",重點發展納稅型非公企業。茨溝鄉已論證各類項目13個,有6個項目進入縣項目庫。新上投資項目300萬元的企業有5個,其中有三里溝魏根木投資395萬元的新綠源麵粉廠、陳順傑投資530萬元的東方舊貨貿易。二是強力招商引資。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建立以優惠政策為平台、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招商機制,明確班子成員招商引資的目標任務,並與年底考評掛鈎。2003年,全鄉實現招商引資60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89%,同比增長18%。三是着力優化環境,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在堅持"四個鼓勵和支持"的同時,出台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24項規定。2003年以來,全鄉共新增各類商戶56個,股份制、個體私營企業18家,從事非公經濟的人員達到3500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