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紫山距新安縣北56公里,山勢沿黃河南岸東西走向,西起新安和澠池交界處之世界地質公園-黛眉山,東至蓮花寨(戰)山,綿延六七十公里。其主峰為荊紫山,829海拔米。陡峭挺拔山勢,上下7.5公里,有盤道可以攀登。山多荊樹,紫花漫山得名。古傳其北麓產金,故又名金子山[1]

中文名 荊紫山

位 置 距新安縣北56公里

海 拔 米829

山 勢 陡峭挺拔 《山海經》稱 敖岸山

目錄

荊紫山概況

山頂有玉皇閣,為八角亭式建築,並有明正德五年《重建玉皇廟記》碑一通。其北山樑高處傳為黃帝祭天的小天壇。其東側下有真武堂遺址及殘碑六通,系明代重修殿堂碑記。南山腳建有通仙觀,俗稱荊山廟,為宋元時所建。有殿宇數間及殘碑五通。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有廟會。登上山頂,放眼四望,可目窮千里,豫西、晉南,蒼山如海,滾滾黃河如長龍巨蟒,由萬山叢中狂奔而來,旋又盤谷穿峽翻騰而去,足使人胸懷豁明,豪情倍增。峰巒絕壁間嵐靄蒸騰,「孤峰獨秀,晴嵐圍翠」,列「荊紫生嵐」為新安八景之一。

荊紫山文化

道光年間趙登科有《詠荊紫山》詩云:一柱凌霄削玉蓉,翠鬟更有紫霞封。光騰銀漢三千界,勢薄崑崙第一峰[2] 。地辟雲窩引虎豹,天開蜃窟走蛟龍。居然宇宙絕高處,靈雨仙風在個中。主峰絕崖下,有野牡丹園,長約3公里,寬數十米不等。每逢花季,花朵競放,萬紫千紅,花期延續一月之久。景區內有荊紫生嵐、九龍戲水、石屏疊翠、荊山紅葉、關郎春晴、閬苑牡丹、牧馬古地、桃園春色等大八景,和禮斗天壇、奠聖險崖、薰池穴居、山神望月、天門通衢、金台觀日、水洞仙跡、登天雲路等小八景。小浪底水庫蓄水後,因該山植被良好,峻峭挺拔,人文聖跡眾多,已成為大黃河旅遊線上的熱點地區。近年來,恢復修建了太極廣場、大殿,規模宏大、氣勢不凡;修築的四千餘級石台階道貫穿南北,纏繞山間的環湖公路可讓您飽覽四周美景和黃河神韻。巍峨的山頂風光無限,名聞遐邇的「玉皇閣」正修繕擴建。登山極目四周,黃河繞山繞澗,如絲如練。再聽山下松濤與河濤交匯,令人心曠神怡。游遍荊紫山,最讓人流連的還是漫山遍野的花香。沿途的香客和山民自會向你介紹荊花、棗花、洋槐花,桃花、杏花、棠梨花,蓮殼、油菜、柿子花……途中還可以買到花產品——槐花蜜、柿子醋、山韭菜等大山珍品。山下大爺會憨厚地說:「荊紫山山花由山神看護,花香蜜甜,荊花、棗花、洋槐花,8月荊花天下奇,那時,小雪花大小、紫白色花瓣兒,才把荊紫山打扮的名副其實。

荊紫山交通

荊紫山位於新安縣北部石井鄉境內,距新安縣城56公里。

景區介紹

天壇峰景區,位於荊紫山主峰處,包括天壇峰和觀日峰的兩個部分。天壇峰居東,為金龍嶺之首;觀日峰居西,為玉鳳嶺之首。兩峰之間有一天衢相連,據說是玉皇大帝和西王母活動、往來必經之地。現將這個景區的「大八景」和「小八景」分別簡介於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