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草原狒狒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草原狒狒(學名:Papio cynocephalus)俗名黃狒狒,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不同略有差異),體型較大,頭體長約97-120,尾長40-60厘米,雄性體重約21-25千克,雌性體重約12-14千克,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和亞種不同有差異),口鼻部向前突出,雌雄有明顯體差。棲息於熱帶雨林、稀樹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於這裡較開闊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峽谷峭壁中。雌狒狒於發情期臀部有顯著的性皮腫脹現象,沒有特定的繁殖季節,懷孕期約六個月,每產一仔。棲息於非洲的草原地帶或林緣部。雜食性,果實、草、種子、昆蟲、小動物都吃。分布於非洲中部和東部,肯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索馬里、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等國。

目錄

簡介

草原狒狒頭體長約97-120,尾長40-60厘米,雄性體重約21-25千克,雌性體重約12-14千克,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不同略有差異),口鼻部向前突出,雌雄有明顯體差。草原狒狒具高度的性別二態性。有32顆牙齒。雄性有大型犬齒,而雌性的牙齒要小得多。有三個亞種,體型和顱骨的大小以及皮毛的質感,與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顯著變異。體型較大,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具頰囊;體型粗壯,四肢等長,短粗,適應於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草原狒狒的臉頰平正,可以明顯與豚尾狒狒彎曲的臉區分。眶後縮比較豚尾狒狒不明顯。典型的草原狒狒有中到大的頭骨。具有稍微「突出」鼻子。隨地理分布不同,尾部造型也不一樣。草原狒狒的尾部類似於草原狒狒,在臀部的近端部分以直線延伸,在遠端3/4垂下,仿佛尾部被打斷。通常具有彎曲的表型,但是可變的,某些個體表示出拱形尾部的形態。臉頰皮膚紫黑色。毛皮整體的顏色是棕黃色,大部分是黃褐色,但有些部位也有黑色調。雄性有鬃毛,但與其他狒狒比較弱。頭頂部有一小撮聳立的毛髮,該物種的毛髮是直的。質地非常柔滑。手腳的顏色與身體的其餘部分相同,但有銀色條紋。臀部的裸露面積比同屬的其他狒狒小得多。小狒狒出生時毛色為黑色。此毛皮大約6個月時會換成典型的黃褐色或紅色(不同亞種有區別)。

評價

草原狒狒是日行性動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60隻,族群由多雄多雌組成,任一雄性都有與任一雌性交配的可能性。這就導致了雄性之間的激烈競爭,雄性經常因交配權發現打鬥。草原狒狒藉由打架來決定彼此的階級,只有高階的雄狒狒才能與發情中的雌狒狒交配。這些社會性的動物,還有一些影響雄性交配成功的其他因素。比如,雄性之間可能顛覆正常的優勢等級而組成聯盟。兩個雄性聯手一起,作為一個聯盟,這些雄性可能會固定得到雌性的交配而獲得成功。這樣的聯盟是相互的,通常老年雄性在非常熟悉的群族中,通過相互之間的權屬溝通而達到目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