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蟲
草蛉蟲 |
草蛉蟲又名草蜻蛉,幼蟲叫蚜虱。草蛉是一種捕食性昆蟲,可能在木頭、玻璃、鋁合金窗戶等任何地方產卵。我國常見的有大草蛉、麗草蛉(小草蛉)、中華草蛉(中華通草蛉)、葉色草蛉、亞非草蛉等。除少數種類外,大部分的卵有一條長長的絲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條、葉片、樹皮等上面,而卵則高懸於絲柄的端部。草蛉成蟲和幼蟲的捕食能力都很強,主要捕食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多種昆蟲卵,也捕食蛾類幼蟲。如在棉鈴蟲產卵盛期,每畝棉田放出草蛉卵3萬至5萬粒,從卵里孵出的草蛉幼蟲就能捕食害蟲,四天後效果就很顯著。
目錄
簡介
黃綠色,有黑斑紋。頭部觸角1對,細長,絲狀,除基部兩節與頭同樣為黃綠色外,其餘均為黃褐色;複眼很大,呈半球狀,突出於頭部兩側,呈金黃色;頭上有2~7個黑斑,觸角下邊的2個較大,兩頰和唇基兩側各1個,頭中央還有1個,常見的多為4斑或5斑,但均屬同種(大草蛉的翅和頭斑(七斑,四斑));口器發達,下顎須和下唇須均為黃褐色。胸部黃綠色,背中有一條黃色縱帶;腹部全綠,密生黃毛。足黃綠色,跗節黃褐色。4翅透明,翅脈大部黃綠色,但前翅前緣橫脈列和翅後緣基半的脈多呈黑色;兩組階形排列的階脈只是每段脈的中央黑色,而兩端仍為綠色;後翅僅前緣橫脈和徑橫脈大半段為黑色,階脈則同前翅;翅脈上多黑毛,翅緣的毛多為黃色。
劇集評價
如果周圍缺少或沒有蚜蟲,兇殘的幼蟲就會互相殘殺,所以在人工飼養草蛉的過程中要多加注意這個問題。幼蟲一般有三齡,大約經過10天就能生長成熟,成熟的老齡幼蟲在停止捕食後,由尾部抽絲做繭化蛹。結繭大多在植物葉子的背面、樹皮下、卷皺的葉片上、枝杈間以及牆縫處等。預蛹期有長有短,如果是在越冬期前做的蛹,越冬代的預蛹期就可長達半年之久。 蛹期僅約八九天,羽化時它們用頭部將繭頂部的一個圓蓋頂開,慢慢地爬出來,過2-5分鐘後,再脫去體外的一層透明膠質膜。大約10-15分鐘後,經過一陣全身的扭動、爬行,那透明的大翅膀才慢慢地伸展開來。草嶺幼蟲消化道與直腸不相通,糞便都積存在體內沒有排出。當它們羽化後,第一件事就是排除體內積累的糞便。成蟲取食,主要是為性成熟補充營養。補充營養的食物,可以是動物性的,也可以是植物性的。當成蟲性成熟後,雌、雄間就開始進行交配。草蛉一生僅交配1次,但可以多次產卵。總產卵量相當可觀,例如一頭雌性中華草蛉在5天中可產卵1237粒,麗草蛉可產卵892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草蛉,如果延長光照,還可進一步使產卵量增加。夏季草蛉身體多呈嫩綠色,但少數以成蟲越冬的種類中,冬季時身體常變成黃色,當天氣逐漸轉暖後,體色又會變成綠色,這並非種類之不同,而僅是季節不同造成的。草蛉成蟲有着很強的趨光性,對光照長度變化的反應極為敏感,一個已經產卵的成蟲,如果處在短光照情況下,就會出現停止產卵的滯育現象。如果不改變條件,這種滯育就能維持長達2個月以上,但一等光照加長,馬上可恢復產卵。反過來,如成蟲處於長光照條件下時就不會出現滯育現象。所以在人工飼養草蛉時,常利用草蛉這一生活特性,給成蟲每天以16-18小時的長光照,這就使得草蛉在一年四季中都能不停地產卵繁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