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叶铁线莲
莓叶铁线莲 |
中文学名 莓叶铁线莲 拉丁学名 Clematis rubifolia Wright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亚科 毛茛亚科 族 银莲花族 |
莓叶铁线莲(学名:Clematis rubifolia Wright)是毛茛目、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小枝圆柱形,表面有纵的棱纹,被开展的淡灰黄色柔毛,干后皮层易于剥落。三出复叶,叶柄密被柔毛; 小叶片卵圆形、宽椭圆形至近于圆形,长5.5-9厘米,宽3-6厘米。
分布于中国山东东部、辽宁东部。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1000米间的山坡杂草丛中及灌丛中。
目录
信息
种中文名:莓叶铁线莲
种拉丁名:Clematis rubifolia Wight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属中文名:铁线莲属
属拉丁名:Clematis
国内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
海 拔:800-2000
命名来源:[Kew Bull. 1896: 21. 1896]
中国植物志:28:119
英文植物志:6:377[1]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表面有纵的棱纹,被开展的淡灰黄色柔毛,干后皮层易于剥落。三出复叶,叶柄密被柔毛; 小叶片卵圆形、宽椭圆形至近于圆形,长5.5-9厘米,宽3-6厘米,顶端钝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部2/3的边缘有粗的钝锯齿,下部全缘,基出弧形主脉3-5条,在上部微下陷,而侧脉形成网状则平坦,在背面主脉及侧脉均隆起,表面被稀疏平伏的淡灰黄色柔毛,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柔毛,尤以叶脉上最多;顶生小叶柄长达1厘米,侧生者更短;叶柄长约6-8厘米。圆柱形。聚伞花序腋生,被淡灰黄色柔毛,常6花,稀更多,花序梗短,长约2厘米,花梗长1-2厘米,下部有一对线状披针形的苞片,长1.5厘米;花管状,顶端微反卷,直径1.5厘米;萼片4枚,长方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5厘米,宽4-7毫米,内面仅反卷的顶端被毛,其余无毛,外面及边缘被密淡灰黄色柔毛;雄蕊长1.5-1.7厘米,花丝线形,具一脉,基部有稀疏短柔毛,上部被长柔毛,长超过花药,花药长方椭圆形,长2毫米,无毛;心皮被绢状毛,子房卵形,花柱基部被长柔毛,上部毛短。瘦果扁平,宿存花柱丝状,长3-3.5厘米,被长柔毛。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2至3月。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谷,坡地及林边,攀援于树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
繁殖方法
播种:原种可以播种法繁殖。子叶出土类型的种子(瘦果较小,果皮较薄),如在春季播种,约3—4周可发芽。在秋季播种,要到春暖时萌发。子叶留土类型的种子(较大,种皮较厚),要经过—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萌发,第一对真叶出生;有的种类要经过两个低温阶段,才能萌发,如转子莲。春化处理如用0—3℃低温冷藏种子40日,发芽约需9一10个月。也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压条:3月份用去年生成熟枝条压条。通常在1年内生根。
嫁接:杰杂铁线莲一类杂交种,可用单节接穗以劈接法接于C.vitalba或C.viticella根砧上。节上具l—2芽,节下长5一10cm,在加温而密闭的嫁接匣里嫁接,易促进成活。
分株:丛生植株,可以分株。
扦插:杂交铁线莲栽培变种以扦插为主要繁殖方法。7—8月取半成熟枝条,在节间(即上下两节的中间截取,节上具2芽。介质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为节上芽刚露出上面。底温15-18℃。生根后上3寸盆,在防冻的温床或温室内越冬.春季换4—5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荫防阵雨,10月底定植。[2]
主要价值
铁线莲垂直绿化的主要方式有廊架绿亭、立柱、墙面、造型和篱垣栅栏式。廊架绿亭式,利用于花架、棚架、廊、灯柱、栅栏、拱门等配置构成园林绿化独立的景观,既能满足游人的观赏,又能够乘凉,既增加了绿化量,又改善了环境条件。可选择那些生长旺盛、枝叶浓密且花朵艳丽的观赏类型。立柱式,攀缘能力强、抗污染、适应性强并具有一定耐荫能力的观赏类型可用于各种立柱的绿化。悬挂垂吊式墙面绿化,可采用枝条长度1m左右的铁线莲观赏类型。篱笆栅栏式,用色彩调和的观赏类型与蔷薇搭配,能够带给人不同凡响的景观效果。
参考资料
- ↑ 莓叶铁线莲Clematis rubifolia Wight,植物通
- ↑ 铁线莲的繁殖方法,浴花谷花卉网,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