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Mohsen Makhmalbaf) 1957年5月29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編劇、導演、製作人、剪輯、演員。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 |
---|---|
英文名 | Mohsen Makhmalbaf |
出生 | 1957年5月29日 |
國籍 | 伊朗 |
職業 | 導演 |
目錄
生平
作為一個工人階級家庭的孩子,莫森·瑪克瑪爾巴夫在很小就被捲入到好戰的伊朗恐怖組織與伊朗國王政權的暴力活動中,17歲的時候,因為刺傷了一名警察,莫森被當局判處死刑。幸好由於他還未成年,他最終躲過了死亡的命運並在服刑五年後出獄。這時正是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興起的時候。莫森參與創建了一個藝術家團體,稱為「伊斯蘭傳播組織」。而他自己也從此成為了一名多產的作家,寫過戲劇,小說,散文等。並最終轉向電影創作。
1981年他為電影《解釋》(The Explanation)創作了劇本,轉年他又自編自導了《納什奧的懺悔》(Nassouh's Repentance)。接下來他大概每年創作一部電影,並且每部之間風格和內容都有很大差異。他的早期作品還有1983年的《兩眼雙盲》(Two Sightless Eyes),1984年的《從魔鬼奔向上帝》(Fleeing From Evil to God),1985年的《抵抗》(Boycott)等。後者的劇本來源於他在獄中的真實經歷,並使他開始受到國際電影節的關注。而他在1990年接連拍的兩部電影《愛之時光》(Time of Love)和《贊亞塔之夜》(Nights of Zayandeh)則遭到伊朗當局禁映的命運。莫森因此再次改變風格,1993年的《從前的影院》(Once upon a time, Cinema)是一部奇妙的描繪伊朗電影復興的滑稽喜劇。1993年他在拍攝《演員》(Actor)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妻子因事故意外死亡,他之後又娶了她的妹妹,後者日後也投身電影行業。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是伊朗最重要的電影導演,同時是蜚聲國際影壇的重要電影藝術家,他以自己的故事片、紀錄片和短片,以他對伊朗社會現實和西亞動盪不寧的政治格局的廣泛而深刻的介入,而名副其實地出演着一個政治的、有機知識分子的角色。
在伊朗本土的社會視野中,他的意義和影響甚至超過了伊朗的國際電影藝術大師、國際電影節上的明星級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同樣,出於對電影事業的熱愛、也出自對現行教育制度的抗議,莫森•瑪克瑪爾巴夫創立了「瑪克瑪爾巴夫之家」,以期使自己的、友人的孩子在其中接受有機的、而非僵死的體制性的教育。但與其預期略有出入的,是「瑪克瑪爾巴夫之家」事實上成了個以莫森•瑪克瑪爾巴夫家庭為中心的民間電影機構,而且創造了一個舉世矚目的電影之家。
其間,他的長女薩米拉•瑪克瑪爾巴夫不僅如許多出身電影世家的少女那樣主演了父親的影片,而且在她18歲時,便製作了她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蘋果》;而莫森•瑪克瑪爾巴夫的妻子瑪茲嫣•瑪克瑪爾巴夫則攝製了自己的作品《一天我變成了女人》,他的兒子成了一位電影攝影師,甚至尚未成年的幼女漢娜也製作了自己的DV作品《姑媽生病的那天》。[1]
風格
如果說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電影代表的是藝術中「曲高和寡」的一方,那麼莫森·瑪克瑪爾巴夫的電影則顯得「平易近人」。這種情形我們可以聯想一下意大利電影的「雙子星」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費德里科·費里尼,或者台灣電影的兩位傑出代表楊德昌與侯孝賢。前者提供了一種嚴謹、規整的電影製作方式,而後者顯得要「童趣」得多,他們依賴的不只是思維活動,更是拍電影的天分。這表現在莫森·瑪克瑪爾巴夫的電影中是一種抽象的失實狀態,莫森·瑪克瑪爾巴夫因此不必嚴格地遵循新現實主義的創作模式(正如很多伊朗兒童電影實踐的那樣)。莫森的電影歸屬於「暴露虛構」的新影像形式。[2]
獲獎記錄
2014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 地平線單元獎 最佳影片(提名) 總統
2003
第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2001
第54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坎大哈
第54屆戛納電影節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坎大哈
2000
第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榮譽獎
1999
第52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吉什島的故事
1998
第5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提名) 萬籟俱寂
1996
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提名) 魔毯
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最佳藝術貢獻獎 魔毯
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金豹獎(提名) 純真時刻
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特別提及獎 純真時刻
作品
編劇
Raj dlja mamy (2011)
背馬鞍的男孩 (2008)
螞蟻的吶喊 (2006)
螞蟻的尖叫 (2006)
性與哲學 (2005)
垃圾詩人 (2005)
下午五點 (2003)
Alefbay-e afghan (2002)
坎大哈 (2001)
黑板 (2000)
女人三部曲 (2000)
吉什島的故事 (1999)
萬籟俱寂 (1998)
蘋果 (1998)
魔毯 (1996)
無知時刻 (1996)
電影萬歲 (1995)
演員 (1993)
Nassereddin Shah, Actor-e Cinema (1992)
有福人的婚事 (1989)
導演
螞蟻的吶喊 (2006)
螞蟻的尖叫 (2006)
性與哲學 (2005)
Alefbay-e afghan (2002)
坎大哈 (2001)
吉什島的故事 (1999)
萬籟俱寂 (1998)
魔毯 (1996)
無知時刻 (1996)
電影萬歲 (1995)
演員 (1993)
Nassereddin Shah, Actor-e Cinema (1992)
有福人的婚事 (1989)
騎單車的人 (1987)
Dastforoush (1987)
Baykot (1985)
製作人
背馬鞍的男孩 (2008)
螞蟻的尖叫 (2006)
少女奧薩瑪 (2003)
瘋狂的快樂 (2003)
下午五點 (2003)
坎大哈 (2001)
黑板 (2000)
女人三部曲 (2000)
剪輯
背馬鞍的男孩 (2008)
螞蟻的吶喊 (2006)
下午五點 (2003)
九一一事件簿 (2002)
魔毯 (1996)
無知時刻 (1996)
電影萬歲 (1995)
演員
瘋狂的快樂 (2003)
馬克哈馬巴夫的電影人生 (1996)
無知時刻 (1996)
電影萬歲 (1995)
特寫 (1990)
視頻
大師微電影:莫森·瑪克瑪爾巴夫作品《房客》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開幕片 《總統》預告片
參考資料
- ↑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Mohsen Makhmalbaf2018-06-07 來源: 豆瓣電影
- ↑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伊朗電影一瞥2019年09月09日 來源: 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