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

中文名称;莱芜梆子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119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山东省莱芜市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中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艺术。莱芜梆子以莱芜为中心的鲁中腹地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心理凝聚力,它代表了爽直粗壮的泰沂山区人民的性格特点。因此深受山东省莱芜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的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区,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1]

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19。

目录

历史渊源

乾隆末年(约1786年至1795年间),安徽徽戏班社--老阳春, 循四大徽班进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西南夏张附近的程子寨王侍郎家定居下来,开始在泰沂山区一带活动。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已经河南传到鲁西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当地群众称为"本地梆子")。粗犷高昂的鲁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因而日渐兴盛。比"徽戏"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区人民刚直侠义的性格。"老阳春"班为自身生存,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这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自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因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到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从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约1886年至1937年)爆发以前的五十年间,是莱芜梆子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流行区域不断开拓。仅在泰安、莱芜、新泰一带,就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科班,培养了四百多名演员,有十几个职业班社常年活动。随着职业班社的不断增多,其流行区域也逐渐跨出了泰沂山区。东至日照,南到临沂以南,西到平阴,北到济南、淄博一带,常有职业班社去演出,大有蓬勃发展、日渐兴盛之势。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日趋繁茂的地方剧种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班社被迫解散,艺人四处飘零。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演出活动外,无一个职业班社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只有抗日根据地的文工团仍以莱芜梆子的曲调演唱革命内容,唤起民众共同对敌。莱芜梆子日趋衰退,到了没落的边缘。

1954年1月14日,莱芜县召集起五十多名艺术水平较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菜芜梆子老艺人,建立了"莱芜国营民艺剧团",这是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国营专业莱芜梆子文艺团体。1956年, 正式改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从此,"莱芜梆子"这几近灭绝的古老地方剧种,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重又获得了新生。随着国营剧团的建立,培养新生力量的方法也由过去的艺徒科班制改为招收学员制。莱芜县剧团于1954年、1956年、1959年连续招收了三批学员,共计100人。学员同正式演员一样,都有了固定工资,享受各方面平等的政治待遇和权利,真正成为剧团的主人。在整理、改编、演出了大量的传统剧目的同时,学习,移植,创作了大量的现代剧目,并积极上山下乡,送戏上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62年郭沫若副委员长在泰安观看了《八件衣》,罗瑞卿杨得志等同志在新泰观看了《赵连岱借闺女》,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送猪记》的进京演出,使莱芜梆子开始走向全国。

1967年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仅有的菜芜梆子剧团被迫解散,菜芜梆子又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摧残。1974年,按照县委的指示,在县文艺宣传队(1970年建立)的基础上,从下放到工厂去的原剧团演员中,抽调回了十多名中青年同志,重新恢复建立了"莱芜梆子剧团",莱芜梆子又获得了第二次新生。1977年招收了20名新学员,为莱芜梆子充实了新生力量,莱芜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又恢复了勃勃生机。[2]

文化特征

唱腔

莱芜梆子唱腔的显著特点:一是高亢雄壮、气氛热烈,特别是男腔用假声翻高、往里吸气演唱的"立嗓",和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演唱的小嗓,称为"讴腔",清亮高昂,余音萦绕,不论是反映兴致勃勃的情绪,还是表现气愤难忍的心情,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旋律朴实,行腔流畅,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以及较长的花腔拖腔,演唱起来吐字清晰,节奏明快,如唱似说,质朴自然;三是长于体现正剧,特别是喜剧气氛。

表演

莱芜梆子表演的主要特点:一是粗犷豪放,长于夸张。花脸,特别是二花脸的"推圆场",手掌撑开,前后推动,整个身体随之大幅度地前仰后合,靠旗前后摆动,推之见勇,动中见猛,舞台人物勇猛威武的形象栩栩如生,气派很大;二是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小旦的台步,稍大而节奏稍缓,整个身躯从头到脚十分协调地一起扭动,上下浑成一体,酷似旧时代的农村少女,使人感到亲切、生动,别具风味;三是边唱边舞,长于刻划人物,体现剧情,塑造舞台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三定桩》中陈大爷陈大妈老两口边唱边舞的表演音乐朴实,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音乐

莱芜梆子的音乐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

伴奏

传统的伴奏乐器分为三大件:大胡琴,俗称大提琴,椿木为筒,呈圆形,前端盖以梧桐板,琴杆粗短,正工四定弦,琴音高昂、清脆、纯正,皮弦为内弦,老弦为外弦,戴铁指用硬弓演奏,自《三定桩》开始,改皮丝弦为钢丝弦,变铁指硬弓为皮指套软弓演奏;作棱月琴,琴面呈八角形,两面盖以梧桐板,琴颈短,无品,用牛角拨子戴铁指演奏,皮尺合定弦;三弦,尺上合定弦 。为了克服乐队音色高、嗓尖的弱点,后来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调式定弦同大胡琴,但比它低八度,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乐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还将西洋乐器中的大贝司、大提琴、黑管、长笛等列入乐队编制,加强了低音区,增加了音域厚度,改善了音色质量。

板式

莱芜梆子使用的板式共有29个,其中老一代班社传下来的27个,即大慢板、中慢板、快慢板、过眼腔、哭剑、慢流水、快流水、垛板、吊锣、快梆子、慢梆子、光才光、紧垛子、顶帘子、慢乍黄、快乍黄、大起板、大载板、小载板、紧板、哭迷子、金钩挂、呱达嘴、一串铃、娃娃腔、小放牛、大锯缸。排练剧目《红柳绿柳》时,在红柳《我要绣》的唱段中,新创了一个类似豫剧二八板的板式,定名为"柳板";在《拐磨子》一场戏里,新创了一个3/4节奏的板式,定名为"柳调"。

曲牌

莱芜梆子的曲牌比校丰富,到1991年收集到的有117个。其中主要是老一代班社流传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后来新创作的。大体可分为唢呐曲牌、丝弦曲牌和笛子曲牌三大类。

代表剧目

据1954年统计,传统作品共267个。旧时演出的主要作品为"江湖十八本",包括《两狼山》《全忠孝》《玉虎坠》《春秋配》《富贵图》《虎丘山》等。建国后整理演出的传统作品有《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八件衣》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送猪记》《三定桩》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莱芜梆子采用当地方言,贴近群众,且剧目与当地民俗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它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展现了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并且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传承人物

李长生,男,汉族,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莱芜市申报。

保护措施

自2008年起,莱芜市委宣传部、莱芜市文化局每年都在莱芜市人民剧院举办一次"莱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演出周。[3]

2015年9月16至18日,莱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莱芜市莱芜梆子戏曲骨干培训班,更好地传承发展莱芜梆子。

2016年,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与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联合招收了40名莱芜梆子学员,为莱芜梆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团)获得"莱芜梆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年4月8日,莱芜梆子戏《辕门斩子》在莱芜区凤城街道孟花园社区珍珠花园党建文化广场上演。

2019年4月19日、20日,莱芜梆子大型革命历史故事剧--《铡刀下的红梅》在莱芜梆子演艺剧场上演。

荣誉表彰

2012年9月24日,莱芜梆子《儿行千里》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得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相关视频

莱芜梆子《长勺之战》选段 刘刚 饰 曹刿

山东莱芜梆子剧团演出 随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