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登植物園
萊頓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 Leiden)是荷蘭最古老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該園位於荷蘭南荷蘭省萊頓城歷史中心的西南角,學術樓和萊頓天文台之間。
目錄
歷史
1587年,年輕的萊頓大學要求萊頓市長許可在學術樓後面建立一座「學術植物園」(hortus academicus),以方便醫學學生。許可令於1590年頒發,著名植物學家卡羅盧斯·克盧修斯(Carolus Clusius,1526–1609)被任命為園長,後者於1593年到達萊頓。克盧修斯的知識、聲名和國際聯繫讓他可以建立一個非常豐富的植物收藏。克盧修斯也敦促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收集植物和(風乾的)植物標本。最初克盧修斯建立的花園非常小(大概只有35米×40米 ),但擁有超過1000種不同的植物。
克盧修斯園長之位的後繼者繼續收集熱帶(自東印度群島)及亞熱帶(自開普殖民地 )植物。特別是赫爾曼·布爾哈夫(Herman Boerhaave,1668–1738,於1709–1730年間為園長)因努力收集新植物和標本,並自己出版著作如植物園植物目錄,而對植物園聲名遠播的貢獻很大。
另一個對藏品的巨大貢獻來自菲利普·弗蘭茨·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一位德國醫生,自1823年至其於1829年被日本驅逐出境之前被荷蘭東印度公司聘用在日本出島工作。在此期間他收集了日本各地大量的風乾的和活的植物(以及動物、民族志物品、地圖等等)並將它們送到萊頓。
植物園的第一個溫室是在17世紀下半葉出現的,古蹟橘園(Orangery)在1740年至1744年間建成。1736年阿德里安·范·羅伊恩(Adriaan van Royen)和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1817年特奧多·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內斯·馮·埃森貝克(Theodor Friedrich Ludwig Nees von Esenbeck)和澤巴爾德·尤斯蒂努斯·布魯格曼(Sebald Justinus Brugmans),先後將該園由原址擴大。1857年,該園的一部分被用於建造新的萊頓天文台(Leiden Observatory)。
1999年,該園的萊頓國立植物標本館(Rijksherbarium Leiden,始建於1829年)與烏得勒支大學植物標本館(Utrecht University Herbarium,始建於1816年)、瓦赫寧恩植物標本館(Herbarium Vadense,始建於1896年)合為荷蘭國家植物標本館。[1]
收藏
從歷史的角度看,種植於1601年的老的金鍊花(Laburnum anagyroides),種植於1682年的北美鵝掌揪(Liriodendron tulipifera) ,種植於1785年的銀杏(Ginkgo biloba)值得注意。
擁有王蓮(Victoria amazonica)和其他熱帶植物的溫室,以及最近剛剛翻新過的橘園內的大批亞熱帶植物收藏,以及新的冬園(Winter Garden)吸引了許多參觀者。該園自身便是古城中擁有許多有趣的植物和樹木的一片綠洲。
一座為紀念西博爾德而建的日本庭園在1990年開放。克魯修斯最初的花園在2009年根據一張16世紀末的植物名單重建後開放。
從科學角度看,萊頓植物園以其亞洲天南星科Araceae(包括巨花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球蘭屬Hoya,眼樹蓮屬Dischidia,豬籠草屬Nepenthes,亞洲蘭科orchids及蕨類植物fern皆值得一觀。
參考文獻
- ↑ Background,Nationaal Herbarium Nederland,2009-06-12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