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萧华 [1] (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原名萧以僔 [2],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3] 肖屋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 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省委书记,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2]
  •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 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
  • 历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3]
  • 他还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 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
  • 萧华所著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萧华                 逝世日期         1985年8月12日
                别 名         萧以僔                 职 业         军人
                国 籍         中国                 妻 子         王新兰
                  民   族         汉族                  代表作         长征组歌
                信 仰         共产主义                 军 衔         新中国开国上将
                出生日期         1916年1月21日                 出生地         江西省兴国潋江镇肖屋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 1916年1月21日,萧华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家庭。萧华父母都是早期共产党员,家里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其父母后来都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生命。萧华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经常担任送信任务。读小学时,受到中共地下党员萧以儒校长、萧以佐教员的启发教育[4]
  • 萧华自幼聪颖好学,每年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祠堂学租奖励,被人誉为“神童”。他身材瘦弱,衣衫褴褛,却才高志大。12岁那年,在《我的将来》作文中,便立志“打倒军阀”、“铲除列强”,深受老师的器重。
  • 这一年,县商会捐给学校一批乐器,让学校组织乐队。萧华看中了一把锃亮的铜号,不料一吹竟发出“嗤”的一声,引起同学一阵哄笑。商会会长的儿子嘲讽的说:“饭都吃不饱的人,还想吹号。”萧华气得涨红了脸,请求老师让他练吹号。老师鼓励他说:“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萧华苦练半年,小号吹得娴熟。
  • 在一次学校联欢晚会上,萧华的小号获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场的绅士老板们纷纷打听:“这是谁家的公子?”老师讲出萧华的身世后,老爷们不乐意了。第二天,老师难过地说:“校董会不让你吹号了……”萧华默默地交出心爱的小铜号辍学回家[5]

国内革命

  • 1927年春,萧华秘密加入中共党外围组织“青年干社”。
  • 1928年12月,正在兴国县立文兰阁中学读初中的萧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
  • 1929年2月,13岁的萧华参加兴国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习。
  •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城,萧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崇圣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萧华是年龄最小的学员。这年春天,兴国建立了共青团县委,萧华任组织委员。
  • 1929年12月,萧华被推选为少共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他很快跑遍了全县,区区建立了团委,乡乡成立了团支部,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他的组织才能深得毛泽东称赞。
  • 1930年3月,毛泽东来到兴国,听他汇报县青年团的工作,对他的组织才能十分欣赏,不久他被调到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萧华在红四军仅一个多月,就利用战斗间隙,把全军青年组织健全起来。
  • 1930年7月,萧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0月,又被任命为特务营三连政委。萧华在红四军仅一个多月,就利用战斗间隙,把全军青年组织健全起来。
  • 1931年4月,萧华被任命为特务营政委[2]
  • 1932年1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以红四军共青团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共青团中央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萧华调任红十师三十团政委,3个月后,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
  • 1933年夏,萧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央苏区掀起扩红高潮,组建起“少共国际师”,17岁的萧华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他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反“围剿”激战。
  • 1933年9月,共青团中央在江西宁都成立“少共国际师”,建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师,萧华被任命为政委。
  •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萧华先后担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治委员。
  • 1935年,萧华曾被选为国际共产主义青联第六届执行委员。1935年1月,萧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 1935年3月21日,萧华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他随红二师四团等部队进行政治工作,参加战斗。之后在越过大凉山时,协助刘伯承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
  • 1935年6月,萧华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一师政委。8月,萧华和陈光率领部队走过茫无人烟的草地。9月,率红二师胜利到达甘南重镇哈达铺。接着,调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大队政委。10月和杨得志一起率领第一大队,胜利到达吴起镇。到达陕北后,萧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
  • 1936年2月,萧华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英勇顽强,不幸左腿负伤[2]

抗日战争

  •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时,萧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
  • 1937年11月,萧华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与旅长陈光一起指挥了广阳、义棠镇、午城、井沟等战斗。
  • 1938年6月,萧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38年7月中旬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晓行夜宿,渡过汾河,穿过同蒲路,横跨太行山,越过津浦线,深入敌后的冀鲁平原。
  • 1938年9月27日,萧华率队抵达山东乐陵县城。随后,一面调整领导力量,深入发动群众,扩大边区武装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迅速打开局面,一面对反共顽固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打击反动民团,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巩固和发展。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长牟宜之没想到萧华如此年轻,说还是个“娃娃”,从此,八路军“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鲁边不胫而走。
  • 1939年11月,萧华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员,加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鲁西的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萧华所部英勇善战,当地群众称之为“萧华支队”。1939年底,萧华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次年初,被选举为鲁西行政公署主任。
  • 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萧华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治委员、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他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讨伐汉奸石友三战役,共歼石军2万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冀鲁豫和鲁西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妄图挤走八路军的企图。
  • 1941年12月,萧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2]
  • 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东军区,萧华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2]

解放战争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决萧华与战友们策,并电令萧华,统一指挥从山东抽调部队横渡渤海,进军东北。
  • 1946年1月,萧华被任命为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辽东省委书记。4月,指挥辽东军区第三纵队打败国民党军对本溪的连续进攻。
  • 1946年1月5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空袭沟帮子、盘山地区,夺取营口。萧华指挥部队奋起还击,取得保卫营口首战胜利,之后先后大战沙岭子,三战本溪,发起鞍(山)海(城)战役。
  • 1946年10月下旬,杜聿明指挥8个师再次进攻辽东。萧华选择杜聿明号称“千里驹”的敌二十五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孤军冒进,在新开岭打伏击并取得胜利。
  • 1946年11月后,为加强南满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成立南满军区,萧华出任中共南满分局副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在坚持南满根据地问题上,率先支持陈云代表东北局作出的坚持南满的正确决定。此后至1947年4月初,积极协助萧劲光,指挥四次保卫临江的作战,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态势[6]
  • 1948年5月,萧华改任为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政委。下旬参加了指挥解放长春的战斗。在围困长春战役中,他和萧劲光认真执行中央军委和东北局“久困长围”的方针,并及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口号,经过大量的艰苦的工作,终于争取了国民党六十军和新七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长春解放后的第三天,萧华和萧劲光又奉命率部日夜兼程南下,参加沈阳外围作战。11月,萧华调任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最早的领导人之一,肩负起创建新兵种的艰巨任务。此后,萧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萧华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接见并宴请各位“四野”师以上干部。当萧华给毛泽东敬酒时,毛泽东笑着说:“萧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 1949年7月,萧华任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率团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被选为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2]

建国之后

  • 1983年8月萧华(左)在陕南视察洪灾情况
  • 1983年8月萧华(左)在陕南视察洪灾情况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华于1950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同年6月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 1954年9月15日,萧华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54年11月,萧华兼任政治学院第一副院长。
  • 1956年,萧华继任总干部部部长。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委副书记。此后,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委书记。
  •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萧华当选为中央委员[7].。
  • 1959年,萧华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这个时期,他致力于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研究总结和宣传,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参与领导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1964年,萧华抱病创作了《长征组歌》。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总政阎王殿”大冤案,对萧华进行恶毒诬陷和残酷迫害,使他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逆境中,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
  • 1975年,萧华恢复工作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第二书记。他努力探索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总结新时期部队建设的经验,写出了《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1983年8月萧华(左)在陕南视察洪灾情况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论文。
  • 1977年4月,萧华出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
  • 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萧华当选为中央委员[8]
  • 1978年,萧华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萧华当选为中央委员[9]
  • 1983年6月,萧华当选为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全国政协提案工作。
  • 1985年8月12日,萧华病逝于北京,享年70岁[10]

人物轶事

  • 年轻首长

萧华14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6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向来有“娃娃司令”之说。

长征途中,新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当警卫员,第一次见面时,由于胆小不敢抬头。萧华问:“多大了?”“二十。”“嘿!比我还大一岁咧!”吴宗汉抬头一看,眼前的首长果然年轻,不禁心想:他这么小就当首长啦[5]

  • 长征组歌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各部队正准备庆祝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纪念活动,一些文艺单位多次向亲历长征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约稿。萧华想到:自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参加者、幸存者,有责任、有义务写一部真实地记述长征的作品。从1964年9月开始,他不顾病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后来他追述过当时的情形:“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为创作长征组诗,萧华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转安酶升高了4次,体重减轻了好几斤,真正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他认真研读毛泽东著作、诗词,以及老同志的长征回忆录,从长征历史中选取了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大会师等12个典型场景,采用中国古典诗词风格,每段诗歌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共12行68字,一诗一韵[11]

经过反复修改,1964年11月,十二首诗定稿,以毛泽东《长征》一诗的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题。1965年3月,萧华的这部组诗交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4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在谱曲过程中,萧华抱病连续用10个上午的时间给4位作曲家详细讲述长征的历程。作曲家生茂回忆说:正患病的萧华将军讲长征,“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潸然泪下。将军讲到’四渡赤水’时,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壮观场面。将军对长征的细致描绘,为我们完成谱曲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65年4月,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其中10首诗谱成了一部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正式公演,立即轰动全国。经历过长征的人,才能从心底里流淌出这样经典的作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

1985年5月,69岁的萧华经检查诊断为胃癌并伴有全身转移,病重期间,护理员经常播放《长征组歌》给他听以缓解病痛。有一次护理员问他,“《长征组歌》那么长,您最喜欢哪一句?”萧华脱口而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始终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绽放光彩[11]

  • 惨遭迫害

“文革”前夕,江青至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林彪要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参加,将军闻之曰:“江青不是搞京剧改革吗?怎么又管起军队的事来了?管得这么宽呀!”拒绝出席。陈伯达曰:“萧华是绅士,不是战士” [12]

1966年10月,军事院校学员到国防部“造反”,萧华采取了措施制止。林彪、江青乘机攻击萧华“压制革命,打击造反派”。1967年1月19日,在军委碰头会上,江青跳出来指责“萧华是刘志坚的黑后台”。次日凌晨,造反派就揪走萧华,刷出“打倒萧华”的标语。经周恩来和毛泽东指示,萧华得以复出,他仍不气馁地同林彪、江青作斗争。1967年7月25日,林彪恶狠狠地对他操纵的造反派头子说:“你们要战斗,要突击,要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自此,萧华被连续批斗。

1967年12月,在林彪、江青一伙的操纵下,造反派炮制了一份充满诬陷、不实之词的《关于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萧华的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罗列了萧华的“六大罪状”。1968年初,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萧华极其秘密地关押在离总政不远的一个叫做松树胡同的小院里。关押萧华的小屋只有5平米,小屋的窗户用铁板钉死了,屋里吊着一只日夜通明的100瓦灯泡,一个枪口从门上的小孔伸进来。看守规定萧华睡觉必须脸迎着灯光和枪口。由于萧华“态度顽横,拒不交待问题”,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萧华获释时,全身浮肿,毛孔出血,望之令人沧然。林彪沉沙后,有人暗示萧华说:“去给江青道个歉,就免于坐牢了。”萧华大义凛然:“我没有错,我宁愿把牢底坐穿! [13]

  • 重见天日

萧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失踪”了七年,终于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1974年9月,在庆祝建国25周年前夕,中央派人将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送毛主席审定。毛主席经三次确认名单后,亲手添上了萧华、刘志坚两个人的名字。“四人帮”慌了,指示专案组立即释放萧华,并为萧华赶制军装。专案组来通知萧华出去时,萧华显得异常平静。最终9月30日,萧华出席了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感慨万分地握着萧华的手,久久不放,却没有说出一句话[14]

国庆节那天,“失踪”了七年的萧华又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听说萧华出狱了,年近90的朱德康克清打电话,说想见萧华。萧华夫妇来到朱德家,朱老总一手拉一个看了又看,连连说,“回来了就好。”朱德指着满屋子的书说:萧华啊,你被抄了家,什么都没有了,你平时爱学习,就把这些书拉走吧。萧华说不出话,使劲摇了摇头,落下了眼泪。京西宾馆,来看望萧华的人络绎不绝。许世友一见萧华,就失声痛哭:“萧主任,你冤枉啊![14] ”

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中央任命萧华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并兼任甘肃省委书记。萧华在大西北一干就是七年,为那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了不朽的业绩。1983年6月,萧华当选为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他写了一首自勉的诗:“南征北战,饱尝风霜。青春献给民族解放,壮年织进祖国锦绣新装。老骥奋发,雄心激荡。四化征程搏风击浪,余辉焕发同样是满天霞光![15]

主要作品

  • 1964年,萧华创作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作词[11]
  • 1983年,《艰苦岁月》
  • 1996年,《铁流之歌:萧华诗选》
  • 参与领导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连队管理教育工作条例》等[3]

所获荣誉

  • 1955年,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
  • 萧华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
  • 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常委,原总政治部主任[16]

人物评价

1985年8月12日,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萧华在弥留之际仍对身边的人喃喃地说:“这么多年,是党把我培养大的,可我为党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前来医院看望他的胡耀邦俯在他耳边大声说:“你为党、为人民奋斗了几十年,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5]

司令员韩先楚在为萧华出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说:“萧华同志在很长时间里担任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是我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萧华同志文武兼备,军政兼优。论武,他有统军之才,当过纵队司令、军区司令;论文,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从红军的青年部长一直到人民解放军的政治部主任;论才,他能诗善文,《长征组歌》早已家喻户晓。因此,周恩来总理说萧华人才难得……”

萧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现代化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大建树。萧华同志留下了不少著述。他写的《长征组歌》,热情歌颂党和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内外广为传唱,产生了重大影响 [17]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萧华和他的组诗:“只有经过了长征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只有有激情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你为党和人民做了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好事,我感谢你。”[18]

后世纪念

2016年1月20日,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在座谈会上缅怀了萧华同志为党、国家和军队作出的卓越贡献,强调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高尚品格,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铁血胆魄,求真务实、勇于创造的开拓精神,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崇高风范,开创强国兴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6] 。

相关视频

  • 自古英雄出少年!赣南开国将军之萧华

参考资料

 

  1. 萧华纪念馆.人民网.2019-11-07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肖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9-10-13
  3. 3.0 3.1 3.2 萧华:沙场征战 文武纵横(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人民网.2019-11-13
  4. 17岁担任师政委,22岁任纵队司令,他的一生有太多传奇…… .中国军网.2019-08-13
  5. 5.0 5.1 5.2 最年轻上将的神来之笔 .新浪网.2019-11-01
  6. 在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19-11-06
  7.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央视网.2019-10-31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三百三十三人名单.央视网.2019-10-31
  9. 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名单(共210人).央视网.2019-10-31
  10. 中文:萧华:文武纵横的“娃娃将军”.新浪网.2019-11-04
  11. 11.0 11.1 11.2 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10-13
  12. 将军肖华:江青怎么管得这么宽呀!.人民网.2019-10-31
  13. 开国上将肖华“失踪”七年之谜:结怨江青遭报复【2】 .人民网.2019-10-31
  14. 14.0 14.1  开国上将肖华“失踪”七年之谜:结怨江青遭报复【3】 .人民网.2019-10-31
  15. 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肖华文革中失踪7年之谜.上海民建.2019-11-01
  16. 16.0 16.1  俞正声出席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新华网.2019-10-31
  17. 1985年8月12日 肖华逝世.人民网.2019-10-24
  18. 缅怀开国上将萧华:22岁被任命为纵队司令 晚年抱病创作《长征组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