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鍾麟
人物生平
葛鍾麟(1929年-1995年),江蘇省南通市人,中國近現代著名昆蟲 學家、農業教育家。1929年5月20日出生,1951年畢業於江蘇南通農學院農學系病蟲害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高等農業教育工作,先後任南通農學院和蘇北農學院助教,安徽農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在安徽省蔬菜、果樹害蟲調查研究上作出貢獻,首次發表《安徽農林害蟲名錄》。對蠶豆象、銅綠金龜子、大麻小象、黑緣透翅蛾等研究造詣較深。
葛鍾麟,1929年5月20日生於江蘇省南通市郊農民家庭。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上小學及中學時連年獲學習和操行優良獎。他高中畢業前,父親去世,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只能就近到南通學院農科走讀,以獎學金和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在校期間,他與同學合辦了一所中學補習夜校。他任校長,把夜校會計班辦得很出色,贏得社會承認和盛譽。
1951年,葛鍾麟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通學院農藝系病蟲害組。
是年,他參加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招收研究人員的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但因教育部強調統一分配,仍分回南通學院任教。1952年院系調整,他隨校合併至蘇北農學院工作。
1954年,葛鍾麟調至安徽大學農學院。安徽農學院獨立建院後,他一直在該院任教。數十年間,葛鍾麟從未放鬆教學和科研,1979年晉升副教授,1981年晉升教授,曾擔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職。
1955年,葛鍾麟被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借用,參加中蘇生物調查團,到雲南調查紫膠蟲,為發展中國紫膠生產打下基礎。
葛鍾麟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如1982年在倫敦召開的同翅目葉蟬與飛虱科學術會議,1984年第17屆和1988年第18屆國際昆蟲學大會。葛鍾麟曾任中國昆蟲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志編委會常委、安徽省昆蟲學會理事長、安徽農業大學植保系主任;長期擔任《昆蟲學報》、《昆蟲分類學報》及《華東昆蟲學報》編委,《安徽植保》和《安徽昆蟲》主編。
1995年9月26日,因腦溢血復發,不幸在合肥逝世。
學術成就
一、完成《中國經濟昆蟲志·葉蟬科》
1956年起,在朱弘復指導下,葛鍾麟開始從事葉蟬分類研究。他經常利用夜晚時間進行標本解剖和鑑定,每年暑假都外出採集。經過3年多的努力和艱苦奮鬥,他終於完成了《中國經濟昆蟲志·葉蟬科》一書的初稿。該書於1966年出版,為教學、科研和生產提供了基本資料。
二、進行飛虱分類研究,解決了3種褐飛虱的鑑別區分
70年代初,褐飛虱大發生,為害嚴重。葛鍾麟集中精力進行了飛虱分類研究,解決了3種褐飛虱的鑑別區分,寫出《誘蟲燈下常見飛虱種類的鑑別》一文。這篇文章對測報站工作有指導作用,是迫切需要的資料,對研究越冬遷飛與防治措施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1]
三、合作完成《中國經濟昆蟲志,第二十七冊飛虱科》
1984年,葛鍾麟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寫出《中國經濟昆蟲志,第二十七冊飛虱科》一書。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葛鍾麟還承擔了為各省市有關單位鑑定標本的任務。這一工作非常繁重,每天平均接到20多個郵件,有些還限期完成。這期間,葛鍾麟患有高血壓和膽結石等多種疾病,健康狀況不佳。他常常帶病工作,在沒有助手的情況下,整天埋頭於顯微鏡下,解剖葉蟬和飛虱的細小蟲體。多年來,共為100多個單位鑑定了約1萬多號標本,從未索取過任何報酬。
四、完成《中國動物志·大葉蟬》
結合標本鑑定,葛鍾麟參與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編寫的《西藏昆蟲》等4部專著中的葉蟬總科部分。此外,還參加地方志的編寫,如《雲南森林昆蟲志》、《西藏病蟲雜草》等。當他在1991年因工作過於繁重以致中風和留下偏癱後遺症後,仍然堅持完成了《武夷山昆蟲》一書,並着手寫作《中國動物志·大葉蟬》一書。[2]
主要論著編輯
《昆蟲學報》
1、葛鍾麟:《蠶豆象的初步研究》,《昆蟲學報》,1952,2(1):38-46
2、葛鍾麟:《角點毒蛾的初步研究》,《昆蟲學報》,1952,2(2):87-102
3、葛鍾麟:《黑緣透翅蛾的研究》,《昆蟲學報》,1953,3(3)245-288
4、葛鍾麟,吳達璋等:《農業害蟲叢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
5、葛鍾麟譯:《蘇聯茶場的害蟲》,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6、葛鍾麟:《安徽省農林害蟲名錄初報》,《安徽農學院學報》,1957(1):127-142
7、葛鍾麟:《合肥市蔬菜害蟲初步調查》,《安徽農學院學報》,1958(2):1-13
8、葛鍾麟:《銅綠金龜子的研究》,《昆蟲學報》,1959,9(6):491-519
9 葛鍾麟.中國經濟昆蟲志·第十冊葉蟬科.北京:科學出版社,1966
10 葛鍾麟,中國科學院登山科學考察隊.西藏昆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