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祀
人物經歷
陳留人蔡文姬是董祀的妻子,是同鄉蔡邕的女兒,名叫琰,字文姬。她博學有才,又精通音律。嫁給河東人衛仲道。後來丈夫死了,又沒有兒女,就又回到娘家。興平年間,天下動亂,文姬被胡人的騎兵俘獲,淪落到南匈奴左賢王手中,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了兩個兒子。曹操向來和蔡邕交情好,痛心他沒有後人,就派使者用金銀寶玉把她贖回來,重新嫁給董祀。後來董祀犯罪論死,蔡琰親自向曹操求情,時值嚴冬,史載「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曹操最後同意為董祀赦免。
軼事典故
董祀做屯田都尉,犯法該判死罪,文姬到曹操那兒去為這事求情。當時公卿、名士以及遠方的使者賓客坐滿了一屋子,曹操對賓客們說:「蔡伯喈的女兒在外頭,今天讓各位見見她。」等到文姬進來,蓬着頭,赤着腳,叩頭請罪,聲音清亮,很會說話,那意思非常辛酸悲哀,大家都因此而變了臉色。曹操說:「我確實同情你(和董祀),但是判決的文書已經送出去了,怎麼辦?」文姬說:「您馬廄里有上萬匹駿馬,還有數不清的猛士,為什麼捨不得讓人騎一匹快馬(追回文書),救助一個將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話感動了,就追回判決的文書,原諒了董祀的罪過。當時天氣還很寒冷,又賜給她頭巾和鞋襪。曹操又問道:「聽說夫人家裡原來有很多的古典書籍,還能記得起來嗎?」文姬曰:「從前我過世的父親留下的書籍四千餘卷,因我遠離家鄉處境艱難,沒有能保存下來,現在能記得背誦出來的,才只有四百多篇罷了。」曹操說:「現在我應該派十個書吏到你那裡去抄寫。」文姬說:「我聽說男女有別,按照禮制男女之間不能親口傳授。請給我紙筆(自己抄寫),是用楷書還是草書全聽您的命令。」於是就(憑記憶)抄寫,送給曹操,文章沒有遺漏和錯誤。後來她感傷自己悲憤的遭遇,寫了兩首《悲憤詩》。[1]
史籍記載
史書記載不全,出生不詳,陳留董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