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科
葫蘆科 |
葫蘆科(Cucurbitaceae)是植物界中的一個科,包括葫蘆、瓢瓜、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西瓜、甜瓜等常見的蔬菜和瓜果。葫蘆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重要性僅次於禾本科、豆科和茄科。[1]
目錄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具卷鬚,莖常具縱溝。單葉互生,掌狀淺裂至深裂,有時為複葉,具柄,無托葉,葉緣有鋸齒稀全緣。花單性同株或異株,稀兩性;雄花:花萼輻狀、管狀或鍾狀,5裂,花冠插生萼管檐部,基部合生或完全分離,5裂,裂片全緣或流蘇狀,雄蕊(3-)5,插生萼筒或檐部,花絲分離或合生呈柱狀,花葯分離或靠合,縱向開裂;雌花:花萼與花冠同雄花,有或無退化雄蕊,子房下位,稀半下位,常由3心皮組成,稀4-5心皮,3室1(-2)室,側膜胎座,胚珠多數,極少1胚珠,花柱單一或頂部3裂,柱頭膨大,2裂或流蘇狀。不開裂肉質漿果,或果皮木質或紙質乾果,成熟後蓋裂或3片縱裂,1-3室。[2]
種子多數,稀少數或至1枚,扁,種皮具各種紋飾,無胚乳,胚直,胚根短,子葉大而扁,常富含油脂。
常見植物為葫蘆、南瓜、黃瓜、西葫蘆、西瓜等。
特點
葫蘆科植物的典型特徵是瓠果,如葫蘆、西瓜、冬瓜、甜瓜和黃瓜等。草質藤本是它們的另外一個特徵,葫蘆科植物必須匍匐在地上或攀爬上架,才能很好地開花結果。
通常單葉,花單性,雌雄同株[註 1]或異株,單生、簇生或集成總狀花序、圓錐花序或近傘形花序。果大、部分肉質,不開裂,主要為瓠果。
生長習性
葫蘆科約113屬800種,多數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少數種類散布到溫帶。中國有32屬154種35變種,主要分布於西南和南部地區,少數種類散布到北部;雲南有28屬97種18變種,分布於全省各地,而以南部和西南部最多。
在印度洋西北角靠近非洲大陸的索科特拉島上,生長着一種非常奇特的葫蘆科喬木——黃瓜樹。它的樹幹高6米,粗1米,像個大水桶,莖內貯存有大量水分,以適應當地乾旱的氣候條件。如果不看花和果實,人們很難相信它與黃瓜是同科植物。
本科植物在營養器官及果實多含有葫蘆素(cucurbitacins)和其他萜類化合物(triterpenoides),種子內含有游離氨基酸亞種子油和貯藏蛋白。約有126屬900種,多數種類分布在世界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少數分布到溫帶。中國有32屬約160種,主要分布於秦嶺、長江以南,少數種散布到黃河以北地區。
地理分布
葫蘆科廣泛分布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但被引種到世界各地栽培。中國原產20屬約130種,引種栽培的有7屬約30種。
價值
已知藥用約25屬、90餘種,主要的生藥材有栝樓、絞股藍、木鱉等。
本科植物的特徵性活性成分為四環三萜類葫蘆烷型皂苷,如葫蘆素(cucurbitacine),有抗癌活性,並能阻止肝細胞脂肪變性及抑止肝纖維增生;雪膽素甲、乙具抗菌消炎作用;羅漢果苷(mogroside),其甜度為蔗糖的300倍。五環三萜齊墩果烷型皂苷、黃酮及其苷類在本科植物中存在較普遍。絞股藍屬(Gynostemma)植物中含有四環三萜類達瑪烷型皂苷,如絞股藍苷(gypenoside)和人參皂苷有類似人參樣的生理活性。此外,某些植物中還含有活性強烈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如天花粉毒蛋白具引產作用,南瓜子氨酸(cucurbitine)有驅蟲作用。
注釋
- ↑ 「雌雄同株」:雌雄同株,生物學術語,是指一株植物的花有雌蕊、也有雄蕊。而這又分兩種:其一,雌蕊與雄蕊分在兩種(朵)花上,這種叫單性花,就像玉米;其二,雌蕊與雄蕊分在一朵花上,這叫兩性花,就像桃花。雌雄同株(monoecism)為雌雄異株的對應詞,指具單性花的種子植物其雄花和雌花生於同一植株。雄花和雌花生在同一植株上。1906年《博物學教科書》第一編:「一樹生雌花或一樹生雄花,故名此等植物為雌雄異株。反之如松等,名曰雌雄同株。」1913年《民國新教科書——植物學》第一篇:「雄花及雌花生於一植物上者,則謂之雌雄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