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蒙古沙鴴

中文學名: 蒙古沙鴴
拉丁學名:Charadrius mongolu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鴴形目
科:鴴科 屬:鴴屬
種: 蒙古沙鴴 亞   種: 5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6
英文名稱: Lesser Sand Plover
英文名稱: Lesser Sand-Plover
英文名稱: Mongolian Dotterel
英文名稱: Mongolian Plover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蒙古沙鴴[1](學名:Charadrius mongolus)屬小型涉禽,體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腹部白色。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目錄

特徵

蒙古沙鴴夏羽頭頂部灰褐沾棕,額部顏色為白色、黑色或僅具白斑。頭頂前部具一黑色橫帶,連於兩眼之間。將白色額部和頭頂分開。眼先、貫眼紋和耳羽黑色,其上後方有一白色眉斑,後頸棕紅色,向兩側延伸至上胸與胸部棕紅色相連,形成一完整的棕紅色頸環,背和其餘上體灰褐色或沙褐色。翅覆羽和內側飛羽同背。翅上大覆羽具白色羽端,次級飛羽基部以及內側初級飛羽外部白色,其餘初級飛羽具白色羽軸,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兩側白色,尾灰褐色,外側兩對尾羽外硼白色;其餘尾羽具黑褐色亞端斑和窄的白色尖端。頦、喉白色。胸和頸兩側栗棕紅色,與後頸栗棕紅色頸環相聯,其餘下體,包括翼下覆羽和腋羽自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所有的黑色和栗紅色均變為褐色。前額白色向後擴展,與白色眉紋緊相連。眼先淡灰褐色,頭頂、後頸和上體灰褐色,翅覆羽具窄的暗白色羽緣,下體白色,上胸具斷裂開的灰褐色胸帶或僅為上胸兩側的一大塊灰褐色斑。

幼鳥似非繁殖羽,但上體和翅下覆羽具沙皮黃色羽緣,胸斑也為皮黃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腳暗灰綠色[2]

習性

棲息於沿海海岸、沙灘、河口、湖泊、河流等水域岸邊,以及附近沼澤、草地和農田地帶,也出現於荒漠、半荒漠和高山地帶的水域岸邊及其沼澤地上,有時也到離水域較遠的草原和田野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活動,有時也見成對或成小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常集成大群。性較大膽,常在水邊沙灘上走走停停,邊走邊覓食。迫不得已時一般不起飛。主要取食昆蟲、軟體動物、蠕蟲、螻蛄、蚱蜢、螺等小型動物。也取食蠕蟲、蚱蜢、螻蛄、黑小蜂及鞘翅目昆蟲。

在中國台灣3-5月為普遍的過境鳥,秋季和冬季較少見。春季約有700-1800 只分別在鴨綠江口、雙台子河口、鹽城灘涂和長江口出現,亞洲東部種群數量約6萬隻。蒙古沙鴴在香港春季出現的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初,研究證實其壽命至少有10年。

生境

棲息於海邊沙灘、河口三角洲、水田、鹽田,繁殖季節見於內陸高原的河流、沼澤、湖泊附近的耕地、沙灘、戈壁和草原等。垂直分布高度從海平面至青藏高原(海拔5500米以上)。

繁殖

野外5-8月繁殖,營巢於高山林線以上的高原或苔原地帶。巢多置於高山苔原地上和水域岸邊。在新疆南部和西藏多見於海拔4000-5000米的湖邊草地或戈壁。在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和島嶼,也在海邊礫石灘或沙地上營巢。窩卵數多為3枚,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赭褐色或皮黃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1-40×23-29毫米。孵化期22-24天。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繁殖於中亞至東北亞,南移至非洲沿海、印度、東南亞、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

分布狀況:亞種pamirensis繁殖於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區的湖泊及河流沙灘。atrifrons 繁殖於青藏高原。此兩亞種均往甚遠的南方越冬。Mongolus繁殖於西伯利亞但遷徙經過中國東部,少量鳥在中國南部沿海越冬。stegmanni在台灣越冬。所有亞種均較常見[3]

亞種分化

上映時間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蒙古沙鴴青海亞種 Charadrius mongolus schaferi
2 蒙古沙鴴西藏亞種 Charadrius mongolus atrifrons
3 蒙古沙鴴台灣亞種 Charadrius mongolus stegmanni
4 蒙古沙鴴指名亞種 Charadrius mongolus mongolus
5 蒙古沙鴴新疆亞種 Charadrius mongolus pamirens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資料

  1. 蒙古沙鴴(附圖),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2014-10-20
  2. 蒙古沙鴴外形特徵,中文百科在線,2013/3/11
  3. 蒙古沙鴴地理分布,百問中文,2017-02-18
  4.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