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藍花蔥,中文學名天藍韭(Allium cyaneum),又叫野蔥白狼蔥。鱗莖數枚聚生,圓柱狀,細長,花果期8-10月。產於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西藏四川湖北(西部),生於海拔2100-50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藍花蔥可藥用,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四肢逆冷和小便不通。[1]

目錄

形態特徵

鱗莖數枚聚生,圓柱狀,細長,粗2-4 (-6)毫米;鱗莖外皮暗褐色,老時破裂成纖維狀,常呈不明顯的網狀。葉半圓柱狀,上面具溝槽,比花葶短或超過花葶,寬1.5-2.5 (-4) 毫米。花葶圓柱狀,高10-30 (-45) 厘米,常在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裂,比花序短;傘形花序近掃帚狀,有時半球狀,少花或多花,常疏散;小花梗與花被片等長或長為其2倍,稀更長,基部無小苞片;花天藍色;花被片卵形,或矩圓狀卵形,長4-6.5毫米,寬2-3毫米,稀更長或更寬,內輪的稍長;花絲等長,從比花被片長1/3直到比其長1倍,常為花被片長度的1.5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無齒或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錐形;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100-50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

分布範圍

產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西藏、四川和湖北(西部)。

多圖

主要價值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散風寒;通陽氣。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四肢逆冷;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中華本草》:藍花蔥

拼音Lán Huā Cōnɡ

別名白狼蔥野蔥野韭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天藍韭的全草或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lium cyaneum Regel [A.szechuani-cum Wang et Tang]

採收和儲藏:夏季花將開時採收,抖淨泥土,晾乾。

原形態天藍韭,草本,具根莖。鱗莖狹柱形,簇生;鱗莖外皮黑褐色,老時纖維質近網狀。花草纖細,圓柱形,長10-30cm,常在下部被葉鞘。葉基生;葉片狹條形,長5-25cm,寬l-l.5(-2)mm。總苞單側開裂,比花序短,宿存;傘形花序半球形,多花,花梗長4-12mm;無小苞片;花被片卵形,天藍色或紫藍色;花被片6,長3.5-5mm,內輪的卵狀長圓形,鈍頭,外輪的橢圓狀長圓形,有時先端微凹,常較短;花絲伸出花被,長5-8mm,基部合生並與花被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有時兩側各具1齒;子房球形,基部具3凹穴;花柱伸出花被,長4-7mm。花、果期8-10月。[2]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3000m的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散風寒;通陽氣。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四肢逆冷;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近種區別

野蔥與黃花蔥(Allium condensatum Turcz.)外形相似,不同處在於黃花蔥的花葶實心;小花梗基部具小苞片;子房腹縫線基部具有短簾的凹陷蜜穴。

生長環境

自然生長在海拔2000-4500米的山坡或草地上。 野蔥適應性較強,較耐低溫,能在露地安全越冬,在高溫炎熱的夏季進行休眠,生長適宜溫度為12-23℃,氣溫超過25℃和強光下,植株老化速度加快,葉色發黃,氣溫在1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耐旱不耐濕,一般空氣相對濕度60-70%為宜,對光照強度要求較低,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通氣、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壤相對濕度70%-80%為宜,中性或微鹼性土壤較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