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
蓬安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春秋系巴国地,秦系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507年置相如县,明太祖洪武年间设蓬州,1913年改蓬州为蓬安县。
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面积1332平方千米。蓬安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无霜期306天。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月季分布不均,但强度不大,可用率高。
蓬安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四川省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蓬安素有“中国锦橙第一县”的美誉。蓬安县城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型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嘉陵江民俗风情剧《蜀红》、周子古镇、“百牛渡江”生态奇观等文化旅游品牌国、省闻名。[1]
目录
建制沿革
蓬安县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崖墓中出土的陶器,已有造型生动的母子鸡、鸽、狗、猪、双人合身佣等出现。
殷商属巴人之国。
周为巴子国地。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秦灭巴国后属巴郡。
惠文王更年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属巴郡阆中县。公元前200年刘邦称汉中王,巴地遂为汉有,西汉初期为阆中县置安汉县,县内南境属安汉县,北部仍属阆中县。南朝宋、齐时期,隶属仍旧。
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分阆中县地置大寅县,以邑西大寅山为名,治地在今县境北部茶亭乡蓬池坝,属隆城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置蓬州,以州内大小蓬山为名。州治安固(今营山安固场)。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隆城郡废,属蓬州。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北周所置蓬州由安固(今营山境)徙大寅。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大寅县以治地蓬水绕流更名蓬池,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蓬池县废,其地入仪陇、营山、相如三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析安汉县北置相如县。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此寓居,故名。隶属与县同置的梓潼郡。南朝梁天正二年至太平二年(公元552-557年)西魏占蜀,改属南宕渠郡。隋开皇三年,罢诸郡以州统县,属隆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改州为郡,属巴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郡为州,相如县属隆州,析相如县东境置郎池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南充置果州后,相如县改属果州,析相如西北境置新城县(后改名为新政县)。武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析相如县东南境置岳池县,相如治所迁于嘉陵江西岸今锦屏镇陵江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果州为南充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果州,相如为其属县。后梁开平元年至南宋宝庆二年(公元907至1226年),县隶属如前。宝庆二年,果州以理宗“安潜”之地,由州升府,名顺庆府,相如为其属县。南宋理宗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蓬州徙治县内云山(又名运山,今河舒镇燕山寨),以抗御蒙军。南宋宝祜六年(公元1258年)相如县由顺庆府改属蓬州。
明洪武(1368至1398年)间,相如县省入蓬州直辖,属顺庆府。
清世祖七年(1650),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仍属顺庆府。民国2年,废蓬州改名为蓬安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为名。1949年12月12日蓬安解放,由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县城所在地为锦屏镇,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管辖,1957年12月,县城迁至周口镇,1968年为南充地区管辖县,1993年为南充市辖县,2006年撤周口镇,设相如镇、县政府驻地相如镇。[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略似一条吐丝的蚕。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经顺庆进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面积13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蓬安为典型丘陵地貌,南北两高、中间低。最高海拔827.3米,其中平坝占7.8%,浅丘宽谷占7.97%,高山管谷占22.64%,浅丘低山占4.72%,中丘中谷占11.98%,中丘中谷带坝占38.4%。县境无完整山系,海拔600米以上的低山50余座,集中分布在县南的凤石、罗家、南燕、新河及县北的诸家、鲜店等乡,面积为349.52平方千米,约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6.24%。县境丘陵集中分布于兴旺、河舒、巨龙等3个区域为中心的乡镇,面积556.91平方千米,约占全县面积的41.81%。
气候环境
蓬安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无霜期306天。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月季分布不均,但强度不大,可用率高。作物生长受影响较小。日照约1200小时,略偏少。
水文环境
蓬安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3.49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有水量101.3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2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总量426亿立方米。县境河舒主要是过境的嘉陵江与从东西两个方向汇入其中的小河溪沟,以及从境北、境东南汇入渠江的小河溪沟,总计104条,总长度600多千米。现有水库63座,山坪塘3050口,石河堰618处,蓄水池6189口。县境内的地下水以红层裂隙水为主,地形高低相差不大,森林覆盖差,径流量与蒸发量大,渗透量较小,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富集。境内水井水质一般较好,无色无味透明,水温在8℃-20℃,PH值在64-7,硬化度为55-185,适宜饮用。[3]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楠木、香樟、泡桐、槐树、柏树、马尾松、慈竹、银杏、红豆等18种珍稀树种。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蚕茧、黄麻、生姜、柑橘、桃李、柚、烟草及多种畜禽水产品,享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蚕茧丝绸之乡”美誉,先后被国家、省列为商品粮大县以及柑橘、蚕茧、生猪、水产开发基地县。
农副土特产品丰富,“锦橙”100号风靡国际,“石孔”贡米香飘华夏,“天府花生”畅销全国,优质蚕丝远销日本,江河养殖独领风骚,利溪条粉享誉巴蜀,杨家手工面历史悠久,国际金奖相如酒醇香甘洌,源于清朝的曹氏豆干口感奇绝,引相如井水研磨的河舒豆腐滑嫩清香,福德酥肉余味缠绵,白云矿泉水畅销不衰,“相如梨”声名远播。
矿藏资源
矿藏有砂金、钻石、钛铁、氯化钾、井盐、芒硝等。
水资源
境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嘉陵江水电储藏量283亿千瓦时。有已经建成的装机容量861万千瓦时,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的马回水电站和装机容量1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71亿千瓦时的27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四川核电站选址在蓬安县三坝乡,已进行了科研论证。天然气、自然水、发电量供应充足。
旅游资源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地处朱德故里、小平故里之间。又是嘉陵江流域独特的旅游景区,琴台夜月、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马鞍樵唱、石壁晴云、双篷叠翠,古“蓬州八景”美不胜收,小乐山群佛雕像、巍巍龙角山、大深南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避暑山庄、AAAA级旅游风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抗蒙遗址运山城、司马相如故里门阙、河舒桃花村等蓬安新景令人流连。
区域人口
2018年,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67.76万人,其中,女性32.17万人。按居住地分,城镇人口12.94万人,乡村人口54.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224人,人口出生率为7.7‰;死亡人口3103人,人口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5%。[4]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8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1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从生产的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4%,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方生产总值29920元,比上年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7年的24.3:43.6:32.1调整为23.5:42.9:33.6,与2017年相比,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4.13亿元,比上年增长9.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0.4%,对GDP的贡献率为63.6%,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60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各项税收3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地方公共预算支出3647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公共安全支出15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教育支出63926万元,比上年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584万元,比上年增长49.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315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0.2%;医疗卫生支出25305万元,比上年负增长6.9%;节能环保支出895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8.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769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5.2%。
第一产业
2018年,我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7.0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总产值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5.4%;林业总产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6.8%;牧业总产值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渔业总产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42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作物总产量达30.13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3.94万亩,比上年增长0.6%,产量12.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小麦播种面积13.98万亩,产量3.89万吨,比上年减少1.5%;玉米播种面积18.52万亩,产量7.02万吨,比上年增长0.1%。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9.34万亩,产量4.68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8.26万亩,总产量达到3.18万吨,比上年增长3.1%;花生种植面积10.97万亩,产量1.49万吨,比上年增长2.9%;园林水果总产量9.66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柑桔类产量达8.29万吨,桃产量达0.80万吨。
全年共完成绿化造林73000亩,其中人工造林42000亩;森林抚育15000亩,低效林改造6000亩;城区大环境绿化300亩;义务植树30万株;绿色通道工程绿化39公里;四旁植树20万株,完成育苗230亩,森林覆盖率达39.5%。
2018年,全年出栏生猪52.89万头,比上年增长2.3%;出栏牛1.17万头,比上年增长2.8%;出栏羊17.32万头,比上年下降1.1%;生猪年末存栏35.65万头,比上年下降3.5%;牛年末存栏1.94万头,比上年下降0.6%;羊年末存栏11.62万头,比上年增长下降8.9%。肉类总产量5.16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2.6%。
第二产业
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0%,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总产值28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工业销售产值28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产品销售率达99.4%;利润总额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年末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共20户。商品房施工面积95.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9%,其中新开工面积74.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8.6%;房屋建设竣工面积43.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1.0%。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销售所在地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行业分,餐饮收入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住宿业收入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零售业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收入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批发业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业收入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全年接待游客44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0.5%。
2018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5.9%。[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大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加强校级交流研讨,探索教师城乡交流机制,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努力促进县域内校级间、城乡间教育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2018年末,全县基础教育校(园)141所,其中:小学36所,初中34所,高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0所,幼儿园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全县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68207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学前教育在校学生12770人,比上年下降6.3%,小学在校学生31455人,比上年下降1.5%,初中在校学生15309人,比上年增长5.3%,高中在校学生8482人,比上年下降7.7%,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91人,比上年增长1.6%。基础教育教职工4852人,比上年下降1.1%,其中:专任教师4490人,比上年增长0.4%。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84人,比上年增长20.7%,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比上年增长9.2%。
科学技术
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激发主体活力,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2018年全县高科技产业企业16个,专业技术人数6205人。全年申请专利235件。
文化事业
2018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3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万册,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2018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信覆盖面积持续扩大。广播覆盖人口达62万人、电视覆盖人口68万人;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达到1568公里,电视节目套数50套。有线电视入户率10.2%,电视覆盖率95.7%。乡镇广播站39个,广播通村率28%,广播覆盖率87.3%。
医疗卫生
2018年末全县卫生机构55个,实有床位2962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221人,其中:执业医师772人,执业助理医师116人,注册护士826人,药剂人员112人,检验人员8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56人。在所有卫生机构中,医院13家,实有床位1857张,卫生技术人员1374人;中心卫生院7个,实有床位305张,卫生技术人员309人;乡镇卫生院31个,实有床位405张,卫生技术人员33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实有床位369张,卫生技术人员210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9人。
人民生活
2018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08元,比上年增加1592.44元,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2.57元,比上年增加1895.98元,增长8.6%,按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0461.84元,比上年增加957.44元,增长10.1%;经营性收入6413.53元,比上年增加413.97元,增长6.9%,财产性收入1840.81元,比上年增加183.83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98.3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食品支出4631.26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2.02元,比上年增收1318.77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3020.5元,比上年增加278.21元,增长10.2%;家庭经营收入6310.04元,比上年增加446.11元,增长7.6%,财产性收入292.72元,比上年增加44.06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03.73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食品支出4251.54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0%。
社会保障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63万人,征收基养老保险金6.64亿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66万人,参保缴费人数11.94万人,征收基金0.70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4万人,共计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1.78亿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39万人,征收基金1.22亿元,基金支出0.94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4.52万人,征收基金3.56亿元,基金支出2.49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56万人,征收基金554.78万元,基金支出172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79万人,征收基金374.61万元,基金支出315.2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0.99万人,征收基金315.28万元,基金支出214.51万元。我县纳入低保对象共90209人,全县保障率为12.4%。其中:城市低保16103人,农村低保74106人;各类养老机构52家,总床位数2300余张。[6]
历史文化
相如文化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生长在蓬安。如今,这座建制达2000多年的古县,处处充溢着相如文化的浓烈氛围。财神楼在周(口)河(舒)一级公路上,新矗立起一个气势恢弘的古典式建筑———相如汉阙牌坊,它是由省博物馆魏学峰担纲设计,投资230余万元修建的,上有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题写的六个端庄汉隶:“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在打造“相如文化”方面,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传,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任蓬州(今蓬安)州官,偕文君建琴台而居,创酒坊以酿;抚琴赏月,把酒为赋。明代蓬州提学副使卢雍曾作《琴台夜月》赞曰:“城内多美酒,琴台飘酒香。”秉承相如、文君酿酒之法,几年前,南充相如酒业公司就手工酿制出了相如系列酒。同时,“司马相如”在农村已成雪梨的形象代言人,几次品种改良后,以黄坪乡为基地的“相如梨”而今硕果满枝。县内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石孔贡米、利溪粉丝等地方名特优食品,无不围绕“相如”品牌进行精深加工,也彰显出相如文化的经济张力。
地以人传。蓬安县陆续开始兴修仿古建筑,在龙角山、大深南海建琴台酒坊,在司马相如出生地建司马墓,在白云山石崖上刻《子虚赋》、《上林赋》……1000米长、33米宽的相如大道两侧,都以仿古建筑为主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就此和谐统一。
2003年9月,蓬安县成立了司马相如研究会,将相如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为城市建设起到蓬安美景了智囊作用。关于相如文化研讨,2003年7月上旬举办了省市名家赴蓬安的采风笔会;2003年10月中旬,国际性专题大会在相如故里隆重举行。
蓬安县以建设“一山(白云山)、一县(古相如县)、一城(运山古城)、一江(嘉陵江)”为重点,以挖掘相如文化为龙头,恢复蓬安“古八景”,塑造蓬安“新八景”,确立了做好宗教旅游、历史旅游、人文旅游、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思路。如今,“相如古县生态文化旅游”已完成了总体规划,下河街、蓬州及相如县旧城(锦屏镇)的恢复与开发业已启动,恢复建成了司马长卿祠,并对古街道、古民居、古铺面进行了如旧修复。这一切,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前来蓬安感受相如遗风、体验民俗文化的游人。
源远流长的相如文化,让蓬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魅力倍增。
民俗文化
川北灯戏:“川北灯戏”已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前后,县境内民间有许多演出团队和演出戏台,有的一个村一个班子。解放后,政府建立了县级川剧团,吸纳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1958年,县川剧团排的“川北灯戏”节目到中南海怀仁堂献演,获中央首长称赞。其传统节目《滚灯》、《八阵图》首获中国川剧艺术二等奖。现保留着南充市九县仅存的蓬安县川剧团。川北灯戏仍是本团的主要形式。2、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蚌舞:“蚌舞”,由女着浓妆背蚌壳道具扮蚌壳精,男扮渔翁两相戏舞,民国时期,县境内甚为流行。“蚌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价值是:人民欢庆节日的独特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
婚嫁歌:“婚嫁歌”是流行于我县农村嫁女时的一种仪式,姑娘出嫁前,请来姐妹和三亲六眷唱嫁歌。“婚嫁歌”是由单调的声调,似哭似唱,有分有和,有领有帮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调组合而成,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是现代文化艺术的有养元素。
嘉陵江船工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集体劳动中为了统一动作,在长期劳动中而流传的一种歌曲,简称船工号子,其表现形态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齐唱,时而悠雅动听,时而雄壮激昂,充分彰显劳动者的勇气和力量,也很有艺术感染力。
2019年蓬安县千人民俗巡演闹新春
彩莲船:彩莲船又称旱船,仿川剧《秋江》搬上街市进行表演。用竹、木等做成船型,外蒙以布或色纸。表演时,舞女将“船”系于腰际,如坐船中,另一人扮执浆艄翁。在锣鼓声中,二人合舞,船随舞女轻盈舞步,似漂浮水上,随波荡漾,艄翁舞姿诙谐有趣,常与龙灯、狮舞、车灯、莲宵等配合游市。
莲宵:“莲宵”又名连响,将齐肩小斑竹两端各开孔4至5个,每孔系铜钱2至3枚即成道具。因道具制作简单,群众多喜参加。表演时,表演者伴随秧歌锣鼓,用莲宵有节奏地敲打肩、膀、腰、腿、脚等部位,棍中铜钱随之发出清脆的响声,边舞边唱。解放后,经艺人逐步创新,形成县境独特的8拍、10拍、12拍拍击法至今。
车灯由领腔邦腔的“农歌”发展为边歌边舞的过街舞蹈,俗称“逗幺妹”。表演人物不限,一人领唱莲宵词,众人合唱“柳莲柳”。周口、锦屏以幺妹站于纸扎彩轿内,由4人抬轿,1人扮丑驼执长烟袋随轿扭唱。1人扮小丑执莲宵轿前戏逗;利溪则增扮摇旦1名,手挽花篮轿前扭动;金溪、盘龙、兴隆等地,除幺妹、抬轿者相同外,由1人扮小丑手执大折扇轿前戏逗,彩轿前后各配4人打“莲宵”。
竹琴:竹琴是渔鼓传入四川后演变发展形成的,一般为一人用竹筒、竹板自打自唱。调派有川西调和川东中河调。解放后,发展为多人坐唱,“甜平”、“苦平”、“怒腔”、“扫腔”、“吟哦腔”等唱腔灵活运用,深受群众欢迎。
盘子:盘子亦称“四川盘子”,由演唱者一手持瓷盘,一手执竹筷,边敲边唱而得名,民国时期,为一人清唱,解放后发展为集体载歌载舞,乐器也由二胡伴奏改为以弦乐为主的多种乐器伴奏,唱腔多脱胎于民歌,曲调优美,节奏活跃。
莲花落:莲花落又名“莲花乐”或“莲花闹”。原为乞丐乞讨时用竹板击拍演唱的顺口溜,后来逐渐发展为曲艺。清乾隆年间,县境内出现职业演员,内容多系民间传说,也有即兴演唱。清嘉庆后,彩扮莲花落出现,增加了闹子(又名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并发展到扮演人物故事。
名优特产
石孔贡米:石孔贡米是相如故里的米中瑰宝,原名“油香米”、“黄金米”,仅产于蓬安县石孔乡。石孔贡米的主要特点是糯而不腻,清香可口,似硬却软,似糯不粘。米粒油润晶莹洁白,半透明,有光泽;具有特有的自然清香味,蒸煮时初揭笼盖,香气四溢,隔两三间屋可闻到香味;蒸煮后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入口香滑绵软有弹性。经检测:石孔贡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9.6%、胶稠度84㎜,综合品质达到国颁一级质量指标。富含磷、钾、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每公斤含硒330微克,远远高于一般优质米,被称为富硒大米,硒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病、近视、哮喘、肿瘤、癌症等发生。硒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清除人体有害垃圾、促进人体健康、延缓衰老之功效。石孔贡米营养极为丰富,特别适宜老年人和儿童,为款待贵客、馈赠亲友之佳品。[7]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亚东卤鸭
亚东卤鸭:是精选本地土鸭,经过宰杀清理,腌制去腥,配以八角、丁香、山奈等二十余种调料加工而成,其味入骨,香透里肌,质感干香、鲜醇、不腻口。曾获“南充市2002年首届美食文化艺术节”名特小吃金奖,深受消费者喜爱。
唐氏米凉粉:是唐氏三代祖传的地方风味小吃,它具有麻、辣、酸、香等特点,味美可口,回味无穷,曾荣获“南充市2002年首届美食文化艺术节”名特小吃银奖,非川人难以享受也!
回锅肉:为四川首创传统名菜。此菜味浓而香,与青蒜合炒,红绿相间,色味俱佳,颇受食家欢迎。
蓬安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蓬安河舒豆腐是用河舒镇独特水质推磨而成。据当地老人回忆,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镇上的豆腐酒家更是众多,光有名气的就多达二三十多家,单听豆腐酒家的店名便是一道独特的视觉盛宴:“张大胡子豆腐城”,“张小胡子豆腐庄”,“张文革豆腐店”,“桂花村豆腐庄”“河舒豆腐山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无名小店兼营豆腐买卖的,尽管如此,但依旧食客众多,生意兴盛。河舒豆腐质地松软、品种多样,味道鲜美,入锅任煮不烂,火炕任翻不硬,滑腻舒适,口感极佳,深受各方客人喜爱。如今有一种说话就是:来蓬安旅游,不吃河舒豆腐,枉来蓬安一趟。可见河舒豆腐在蓬安名吃特产中的地位。
姚麻花:蓬安特产姚麻花系清朝乾隆年间在宫廷里担任御厨的姚氏先人专办清朝皇帝秘制的御用食品,后来姚氏先人辞官回乡,其制作麻花的独门宫廷御膳的手艺也随之带回了家乡蓬安,并历代传秘至今。蓬安特产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怪味,红糖,麻辣系列产品,无防腐剂,天然绿色食品,自然状态下课储藏六个月以上,独具特色的现场制作工艺和上乘的产品品质,被誉为“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畅销川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赞美。
相如香兔
相如香兔:相如香兔产于古相如县蓬安,以优质散养食草相如兔为主要原料,选用二十多味中草药和植物香料精工腌制而成,是纯天然无公害畜产品。外观色泽棕红透亮,肉体乳白略红,肉质细嫩,入口化渣,香味浓郁,回味悠长。相如香兔具有“四高四低”特点,即高蛋白质、高赖氨酸、高卵磷脂、高消化率,低胆固醇、低脂肪、低脉酸、低热量,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相如香兔因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且具有绿色、健康、方便的特性,符合现代消费时尚,深受消费者青睐。
曹氏豆干:曹氏豆干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的特产。蓬州曹氏豆干开袋即食,口感细腻绵软,味道特别纯厚,吃来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是佐餐、配菜、馈赠亲友的上佳快餐食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樟茶鸭
樟茶鸭: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内,有一种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名叫樟茶鸭。樟茶鸭是一道有着神奇来历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天下美食。相传,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人黄晋临在清宫御膳房给慈禧太后当差,慈禧太后平时吃腻了山珍海味,于是便吩咐下去,要御膳房研制一些新的美食出来改换口味,御膳房岂敢怠慢,黄晋临便灵机一动,将御膳房里的熏鸭和卤鸭的传统制作工艺改成用樟树叶来熏制。熏制出来的樟茶鸭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醇厚鲜美,香味独特。如今,樟茶鸭综合了清宫秘制的精髓做法和民间樟茶鸭的独特做法,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和改良,已成为相如故里的一大特色美食。
蓬州牛肉:蓬安特产,产于司马相如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结合蓬安生态旅游《百牛渡江奇观》,由此诞生了以“蓬州”为商标的美味牛肉。目前已成为蓬安县家喻户晓的美食特产。该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磷、铁等人体有益的元素,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其色泽外黑内红,入口化渣,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是家宴、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
风景名胜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蓬安县,其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目前,旅游区已建成了百牛渡江景区、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龙角山和马电景区5个景区,其中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且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该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滨江文化休闲区
滨江文化休闲区是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有钟情门、江梓楼、渔耕桑雕塑、铜雕、秀瀑、夫妻树、情侣楼、神龙泉和木栈道等多处景观和配套设施。这里既是游客亲近嘉陵江的最佳水岸,也是感受嘉陵江农耕文化的最好地方。
钟情门共有35根钟情柱,体现了汉唐建筑雄风。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见钟情,文君的丫环以一首藏头诗“一曲琴挑凤求凰,见君风流更惆怅,钟情自古难启齿,情到深时愁断肠”,成就了他们千古流传的浪漫佳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濡以沫26年,其后相如病逝,卓文君又独自持守9年,共35年。为了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见钟情、浪漫爱情延续35年,我们塑了这35根钟情柱,并取名为钟情门。
周子古镇景区
周子镇被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百年不动一砖一瓦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四川十大风情名镇和四川最美古镇,其兴起于南朝梁武帝析安汉县设相如县之后,始称舟口,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码头。古镇由下河街、上河街、新华街和红军街组成。唐初起陆续建成有财神楼、武圣宫、万寿宫、濂溪祠、洞仙观、鱼娘庙、南华宫、文昌宫等。北宋庆历二年(1042),时任合州通判的周敦颐来舟口开筵讲学,影响甚大,人们便将舟口改名为周子镇以表纪念。
周子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恰恰印了“镇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绝伦美景。这座嘉陵江上最后的古镇码头,依山傍水,古朴民风,一砖一瓦,都道尽历史衷肠。古镇坡形古街共约千米,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5000余套间,所有古民居建筑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别具情调。目前古镇已复建了财神楼、周子码头、濂溪祠、万寿宫、周子客栈、周子茶楼等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打造了吴馓子、姚麻花、樟茶鸭、嘉陵江河鲜、古玩店等一系列旅游经营店。
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景区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部,与周子古镇景区紧紧相连,总面积约650亩,最高处海拔近600米,是蓬安县城周边的制高点。龙角山名来源于山脉走势,其山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边饮水的龙,山顶犹如龙角。此山为蓬安一名山,《元和郡县志》对其有所记载。清代安徽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目前景区有画圣广场、画江楼、龙角长廊、龙角寺、乡友林、半山亭、吴道子天梯、红军树、龙角圣水等景点。
龙角山景区为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目前景区有画圣广场和画江楼,画圣广场是为了纪念画圣吴道子在此画“锦绣嘉陵三百里图”而修建的。在广场紧挨龙角山的一侧,塑了肩宽30米、头高15米的吴道子头像,在临嘉陵江一边,修建了画江楼。
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改习绘画。曾在长安、洛阳的寺观中作佛教壁画400余堵,无一雷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他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皆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的笔法来表现衣褶,呈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据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家》记载:唐玄宗想念蜀内山水,派画师吴道子和李思训前往嘉陵江观景作画。吴道子来到四川后,因仰慕司马相如,首先来到了相如故里,登上龙角山,站在这个位置(手指画江楼处)观江作画,并将画稿留在了这里,因而有记载“吴道子粉本在兹”,“粉本”就是草图。回到长安后,唐玄宗问吴道子画了些什么,吴道子答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他把画稿留在了这里,没带回长安,当然就无粉本了。于是,唐玄宗命令他在大同殿的墙壁上作画。吴道子仅用一天时间,就画成了“锦绣嘉陵三百里图”。而受命一同前来的李思训,却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画作,因而历史上有“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的说法。
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
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景区位于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南大梁高速公路利溪出口约100米,距离蓬安县城约10公里,南充市区约30公里,南充高坪机场约30公里,南充旅游环线内,区位良好,交通便捷。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余亩,规划打造成川东北最大的动物驯养和观赏演艺、科普教育、生态种植、花卉培育、健康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目前已建成珍稀动物园区、野生动物园区、家禽动物养殖园区、生态养殖园区。养殖动物100余个品种,10000余头(只),供游客休闲观赏,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2017年12月7日,经南充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集体审议,同意批准蓬安县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