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蓬山萬重李商隱(曾令琪)

蓬山萬重李商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蓬山萬重李商隱》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蓬山萬重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若問我歸家的日子,我還沒有定下日期;今夜巴山淅瀝的秋雨,早已漲滿屋前的小池。我倆何時才能在熟悉的西窗之下,共剪那一段深清的紅燭,再來細訴今夜巴山中,這聽雨的情思……讀到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看似明朗輕快的《夜雨寄北》,我總品出一片孤寂淒清的情懷,一份綿長邈遠的思念,一種萬般無奈的悲涼。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自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他自稱為唐宗室之後,但前幾代人都只做過縣令、縣尉和州郡佐一類的低級地方官吏。父親曾經任獲嘉縣令,不幸早死。於是李家「宗緒衰微,簪纓殆歇」,「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人生窮困,聞見所無。」在這異常艱難困苦的環境之中,少年李商隱刻苦攻讀,志在獵取功名,光大門楣。十六歲,著《才論》、《聖論》等論文,為士大夫廣為傳誦。遂被愛重才華的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召入幕下作巡官,得與其子、後來曾任宰相的令狐綯交遊。數年後,幾經輾轉,被令狐綯引薦,登進士第,從此正式踏上仕途。這年冬天,令狐楚卒,李商隱失去憑依;次年,入涇州(今甘肅涇州)王茂元幕。王茂元愛其才,以女妻之。此時,「安史之亂」已過去七十六年,相對安定的環境中,大唐王朝內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正進行激烈的鬥爭,史稱「牛李黨爭」。從政治傾向上看,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而王茂元則接近李黨。李商隱對「黨爭」素無興趣,對兩派都不懷偏見,也不攀附任何一派。而令狐綯及「牛黨」中人卻認為他「背恩」而「無行」。從此,在牛、李兩黨互相傾軋的險惡的政治漩渦中,赤子般天真的李商隱至死無法自拔,成為無謂的犧牲品。他曾任弘農尉,因平反冤獄事觸忤上司孫簡,幾乎罷官;武宗即位,任李德裕為相,王茂元也內召入朝,三十一歲的李商隱參加吏部甄拔試入選,授秘書省正字,又因母喪去職;三年後復職,恰遇武宗服金丹暴亡,宣宗即位,重新起用牛黨,大黜李黨。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隱三十七歲,離開了自己很想一展才華的大唐京城長安,開始了長期的漂泊生涯。李商隱先後到過廣西、湖南、江蘇、四川,一度任今陝西周至尉、京兆參軍、鹽鐵推官,並遊歷過鶯飛草長、畫橋煙柳的江東名勝。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英明的漢文帝為了訪求賢士,在未央宮前殿召見被逐出京的大臣;那賈誼的才華光芒四射,實在是超群絕倫。可惜二人談到夜深人靜,文帝空自前移自己的坐席;他不問國計民生的天下大事,只問些窮極無聊、滑稽可笑的亂力怪神……這首詠嘆賈誼懷才不遇的絕句,何嘗不是李商隱的自傷之作!大唐王朝上承隋制,以開科取士給讀書人踏上仕途架上一座獨木橋,讓千軍萬馬在這橋上擁擠而過;大唐天子們卻求仙問道,紙醉金迷。哪管他哀鴻遍野,哪管他洪水滔天。李白這樣的浪漫才子不屑走科考之路,落魄一生,「那是活該」;杜甫這樣的恂恂儒生不願走科考之路,窮愁潦倒,「那是應得」。可是,為什麼拼盡氣力擠過小橋的韓愈、柳宗元、白居易也數奇命蹇、連遭貶謫、廢而不用?——進士出身、才華橫溢、報國無門的李商隱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說,當初唐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的背影時,曾大發其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所謂「彀中」,乃指箭能射及的範圍,往往用來比喻牢籠、圈套。「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說穿了,開科取進士的目的就是要以仕途為誘餌,讓天下之士孜孜以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對功名富貴的追求中,多少英雄貧病而死,多少豪傑白首無成。唯其如此,風流成性的大唐天子們便穩坐金鑾寶殿,高枕無憂;江山便可代代相傳,傳之無窮。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李商隱生逢衰世,命運坎坷,致君無路,壯志成虛。但屈原的「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和「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對李商隱的為人和創作思想影響甚大,那種「美人香草」式的寄託手法,更是受到李商隱的高度重視。因此,在他的筆下,家國之感,身世之悲,屢見筆端。他的詩「因事寄情,寓物成命」,表現了作者自己在政治上的希望、追求以及失意的苦悶和悲憤;對當時嚴重的政治問題,提出過自己精闢的見解,顯示出卓爾不幾的識見和膽略,遠非一般迂腐的書生可比。不僅如此,李商隱的無題詩、政治詩、詠史詩,工於比興,妙於象徵,善用典故,語言凝鍊,創製了深情綿邈、婉曲見意的「玉谿體」,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但是,歲月如流,人生易老,時乖命蹇使李商隱極度地失望,惡劣的政治環境嚴重地摧殘了他的身心。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年僅四十六歲的李商隱滿懷濟世的未遂之志,在家鄉鄭州凜冽的北風中淒涼地死去。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竹叢里船塢深靜無塵,臨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悄悄地飛向遠方,卻隔着一重一重難越的高城。秋空上陰雲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也步履遲遲;留得這滿池荷葉,好聽那深夜蕭瑟的雨聲……當唐詩的大幕漸漸落下、盛唐之音在天宇漸漸消逝的時候,李商隱便成為晚唐星空中最後一顆最為光輝燦爛的明星。是的,「留得枯葉聽雨聲」,李商隱以他留下的六百餘首各體詩作和大量布在人口的佳句,使日漸式微的晚唐詩歌不由得為之一振;李商隱獨闢蹊徑,開拓出典雅華麗而寄情深婉的詩歌新境界。大概出乎小人們的預料,政治上的壓抑與扼殺,沒想到竟造就了李商隱這雄視百代的卓越詩人。隨着時光的流逝,多少王公貴族已湮沒無聞;一千一百年來,李商隱,卻向世人展示着他高尚的人格與高貴的詩格。

請讓我以我的朋友、青年詩人羅漢的《李商隱》一詩作結,來向李商隱這位永恆的詩人表示由衷的敬意:

在那個虎踞龍盤的世界

有許多理想無法實現

有許多感情無法傾訴

擠在牛李兩黨的夾縫中

你與唯一的知己合作

把滿腹的才氣

泄成曲折的詩句

你點燃的西窗燭

滋養了戀人的望眼

你繁育的春蠶

安慰了織綢婦的心

你請來的嫦娥

蹬響書生們的夢弦

你一生活得真不是滋味

烏紗帽飛來又遠走

溫暖的家

躲在燈火闌珊

始終不肯走向你

你只是一個勁兒地

用意象築起一座驛站

供疲勞的靈魂棲息

1998年7月,於西蜀[1]

作者簡介

曾令琪,1988年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現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