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香
简介
蔡小香,男,汉,(1862~1912年)。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
人物简介
蔡小香,清末医家。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
蔡氏有志振兴中国医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李平书等创立上海医务总会任总董,翌年接替周雪樵继任中国医学会会长。出资创办《医学报》,内容中西兼收。宣统二年(1910年)又与唐乃安创办《上海医学杂志》。光绪三十年,美国发生排华事件,蔡小香联络医界人士声援受欺华工,抵制洋药,发展国产药品。在此前后,举办中国医学会、上海医学讲习所、上海中医专科训练班、蔡氏学堂、兢业师范学堂等。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1]
家庭背景
蔡氏女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始祖蔡氏杏农,一介儒生,早年在文学上推崇安徽桐城派,专心于词赋诗韵。中年偏爱医道,刻意攻读,苦心孤诣。手抄医书百余本,反复批注,指迷补正。为乡里治病,每获良效,于是名声四扬。其子蔡半耕亦绝意功名,随父侍诊,潜移默化,每遇疑难病症,反复推敲,细心琢磨,直至心领神会。对于历代名家的医著及民间验方,广为吸取。无论时病伤寒、经带痘疡,内外妇儿均有建树,尤擅妇科。到三世蔡柄(枕泉),就以医道传业。幼时聪慧,博览医书,又自嫌学织短浅,而外出寻师以求进取,当时沪上世医渊源的名家,他都登门造访,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认为:"既为三世医,当图良医实名"。自此医道更精神渊博,医术日进,声誉日隆,对于妇科的四诊辨治,经验用药,更具特色。四世蔡兆芝(1825~1896)号砚香(同治二年癸亥科贡生),继父业,勤于医理,又多才艺。在诊务之暇,整理先辈验案验方,著书撰文。均散佚于兵火战乱。砚香公还擅长丹青,尤绘莲为著,匠心独具,自号"爱莲居士",深得方赞誉,求墨者众,应接不暇,有"蔡荷花"之雅号,其医术方墨均名噪一方。荪名钟骏,号轶侯(光绪甲申黄科廪生),重承庭训,克循医理,深研歧黄之术,造诣精湛,又得祖传流派要旨。六世蔡香荪(1888~1943)名章,安耀章,号抱冰,曾就读于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故承继祖业后,医名颇著,曾创江湾医院,还出任过中国医学院副院长。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抗清活动。对抗日救国行动,屡有贡献,且关心群众疾苦,热心社会公益,出钱出力,终生不懈。乡里长老,至今犹能乐道。七世蔡小荪、蔡柏春等皆为当代名医。
医疗特长
妇女经、带、胎、产。
用药特点
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
社会职务
设诊所于上海老闸万福楼后和街(今北京东路596弄17号)。门庭若市,妇孺皆知,名闻大江南北,于贫病则送诊给药,颂者不绝。1904年参与筹组医学总会,被推为该会总董,并创办《医学报》(半月刊)后易名《医学公报》,系上海最早发行的医学期刊,继又创立中国医院,自任院长。
治学思想
蔡氏提倡中西医汇通,主张"吸收外来先进医学补我不足,纳西方之鸿宝,保东国之粹言,沟而通之,合而铸之"。
学术内容
一、气血乃和生身之本,调经当理气为先。
二、审证求因,肝脾肾为要;调理冲任,以通宣为用。
三、血证崩漏,首辨阴阳。
四、闭经痼疾,尤分滞枯。
五、带下为病,以别虚损湿热。
六、治妊之要,宜清补平和。
七、产后诸病,应扶虚消瘀。
八、症瘕为患,须祛瘀痰郁滞。
九、种子求嗣,髯葆精养血,调经消和征。
主要领域
女科
医学贡献
蔡氏女科在学术上能宗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融汇贯通。补土取法李东垣,滋明宗尚朱丹溪,调气首推汪石山,理血尤崇叶天士。审证求因,贵乎精详;遣方用药,须知权变;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权衡轻重而不偏,适度寒温而不怫,急症须单刀径直,务期脱险奏功;久病则标本兼顾,不求速愈立效。经病注重肝脾肾,当调理气血为主,以通为用,通补结合;闭则不尚攻伐,崩则不专止涩。用药深谙药性,重视归经配伍,顺阴阳之序,适四气之和,制寒热水火之偏胜,配动静升降之合度;切忌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蔡氏近代又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与分型结合,中医病机病因与西医病理变化结合,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结合。验方今用,务求实效。
获得荣誉
蔡氏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
个人生活
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
出版著作
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女科秘笺》、《验方秘录》等方, 均散佚于兵火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