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蔡希陶(1911年—1981年),出生於浙江東陽,上海華東大學畢業。中國植物資源學的先驅。歷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兼任雲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副院長。蔡希陶在西雙版納的葫蘆島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研究基地。

目錄

人物生平

蔡希陶,男、漢族,譜名中矩,名希陶,字侃如。1911年4月10日(農曆1911年3月12日)生於浙江東陽虎鹿鎮蔡宅村樂順堂。
蔡希陶先生於1929年9月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物理系。在上海讀書期間,常到姐夫陳望道家,期間深受瞿秋白李達夏征農魯迅馮雪峰胡愈之等革命前輩和文學泰斗的影響。
1930年9月,為避軍警抓捕,經陳望道推薦,入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當練習生。在北平靜生所工作期間,該所所長胡先驌先生常派他到北平附近採集植物標本。先生刻苦鑽研,自學成才,1931年即與胡先驌合作發表了《四川省唇形花科植物之研究》一文。
1932年2月,蔡希陶先生受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的派遣,到雲南考察。他走遍了雲南的山山水水,歷盡艱辛,冒着生命危險,深入邊遠山區開展植物調查和採集。
1932年至1934年間,共採集植物標本21 000餘號,其中有427個新種和不少雲南新記錄,揭開了雲南 「植物王國」的面紗,為雲南植物學研究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後與俞德浚先生合譯《農藝植物起源》,並發表了豆科、薔薇科和磨芋屬等植物的研究論文。考察期間,蔡希陶先生十分關注少數民族的人情風俗,先後創作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很有氣派」的多篇文學作品。
1938年在黑龍潭創辦了中省第一個生物研究所-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經過研究,蔡希陶確定了在中國北緯21°-23°之間的廣闊土地上適宜栽培生產橡膠的論斷,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橡膠工業。
1950年4月7日,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更名為中科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蔡希陶先生任主任。他抓發展、搞建設,創建了第一個以藥用和香料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植物資源化學實驗室(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前身)。後來昆明工作站升格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征鎰先生任所長,蔡希陶先生任副所長。
1958年,蔡希陶在西雙版納的葫蘆島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研究基地。[1]
1981年3月9日因患椎基動脈血栓在昆明病逝,享年70歲。

貢獻及成就

植物科研機構的奠基者
1938年在黑龍潭創辦了中省第一個生物研究所-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58年,蔡希陶在西雙版納的葫蘆島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研究基地。
植物資源持續利用的先行者
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蔡希陶先生一直關注云南煙草的生產。1945年,他通過陳煥鏞先生從美國引進優良烤煙品種「大金元」,並馴化成功。後開設煙草推廣培訓班和提供烤煙良種,使其成為雲南發展煙草生產的當家品種,為雲南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五十年代,他急國家所急,組織雲南橡膠資源及其宜林地的考察研究,他提出滇南西雙版納是發展三葉橡膠的最適宜地方的建議,被國務院採納而為在我國建設橡膠生產基地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作為全國橡膠協作組成員於1982年獲「國家科委發明一等獎」。此外,他領導科技人員從野生植物資源中發掘和從國外引進了眾多的重要藥用、油料、香料和珍貴速生樹種等經濟植物,為我國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資源及其發展技術。

重要科學著譯選錄

著作 發表(寫作)年代 發表刊物
四川省唇形花科植物之研究
(與胡先驌合著)1931《靜生匯報》,2:259~266
農藝植物考源
(與俞德浚合譯,胡先驌校)1936商務印書局,1940年初版
中國豆科植物之研究(一)
(與俞德浚合著)1936《靜生匯報》,7(1):19~34
中國薔薇科植物之研究(一)1936《靜生匯報》,7(3):113~126
(與俞德浚合著)
中國之薔薇科植物(一)
(與俞德浚合著)1937《科學》,21(6):518
中國豆科植物之研究(二)
(與俞德浚合著)1939《靜生匯報》,9(5):257~269
雲南省野生植物的綜合利用問題
(與裴盛基合著)1959《生物學通報》,7月號:293-296
植物資源學
(與吳征鎰、裴鑒、曾呈奎合著)1961《十年來的中國科學—生物學I 》,
科學出版社,56-74
油瓜的生物學特性1962《生物學通報》,3:1-3
國產血竭植物資源的研究
(與許再富合著)1979《雲南植物研究》,1(2):1-10
中國姜科砂仁屬植物新資料
(與陳佩珊合著)1979《植物分類學報》,17(4):90-9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