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蔡漢順 母親的遺像

重新導向頁面
母親的遺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母親的遺像》中國當代作家蔡漢順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母親的遺像

有人問我,你母親的遺像為何要擺在你的辦公桌上?

我答道,必須的。我說必須的,原因有二:一是慈容永在,二是教誨在耳。先說慈容永在。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路,不管你走得多遠,也不管你去得多久,總有回歸相見的日子。但只有一條路卻永不能再相見,這條路叫不歸路。我說的這條不歸路,是指人一但逝去,就再也沒法相見了。

我的母親,於今年正月初七不幸病逝,享年七十六歲。而這七十六年在人生的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本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大可不必過份悲傷,但問題是我的母親去得太突然了,一時間沒娘叫的滋味太不好受,於是乎,我只能在內心深處埋怨蒼天,你太不公了,你為何急匆匆將她交與秋風?仇恨大地,你太絕情了,你為何急匆匆將她攬入懷中?

回想母親,一生節儉,仁慈樂善,閭里稱頌。維持家道,可用「相夫從家業,教子以義方」十個字來概括。說到節儉,她平時從不亂花錢,活到七十六歲,連自己照張像片都沒有過,幸虧幾年前我帶她去山西旅遊,山西文友在望仙瀑布風景區給我們母子倆留張合照,正好有了這張合照,才在她那天給我交代後事時候,我突然想起,急忙找市攝影家協會的一個朋友給我處理,幸好朋友處理及時,也正有了後來靈堂上做喪事的這張遺像,同時,這張遺像,也就自然而然成為我家的傳家寶,也可以說是如今我母子每天見面的唯一機會。

我非常珍惜這張遺像。都說陰陽相隔,唯在夢裡可以相見,但這是很渺茫的事,儘管日日思母,遺憾的是我從沒有夢見過母親。加之歲月不饒人,我的歲數也大了,怕有一天隨着年齡的增長,萬一我的腦袋不好使,把我生身之本的母親忘記,那真是天大的恨事。於是我專門請人給我做母親的六寸加框小遺像,擺放在我辦公室的案頭上,日日瞻仰,音容宛在,永不忘記,這就是我的原因之一。

再說教誨在耳。

我把母親遺像擺放在我的辦公桌案頭上,或許會有人覺得不合適,也或許會有人說我是作秀。但不管別人說什麼,會怎麼認為,我都不介意。我之所以這麼做,是有故事的。

記得1997年6月,我任淡浦居民委員會副主任(即現在的村委會副主任)時,在剛要上任的前一天夜晚,母親找我說話,她鄭重其事地說:「你做村官,我不反對。但你要做就必須做好,千萬不能留下罵名讓你的家人和子孫後代丟臉。」看着母親的嚴肅表情,聽着母親的教誨,我知道了母親說這話的份量,我也認真的當着母親的面回答說:「我記住了,你放心。」

母親的此番教誨,雖二十五年過去,但我卻時時刻刻銘記在心,我無論當村治安主任、調解主任、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居民委員會副主任、村委會主任、中共淡浦委員會副書記,到現在我成為全村的主官,我都把它當成座右銘,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時刻謹記母親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其中有幾件事可以證明:一是在建設美麗鄉村工作中,我把村西畔原來的垃圾地建成了西升圍公園,二是在村委會門前的向東溪加石欄杆,三是將我村老一輩盼望己久而長期沒能解決的寨前池疏通引入榕江北河之水,四是興學育才,造福子孫,重建淡浦小學等等……

所有這些,我認為都得益於我母親的教誨。回想母親在世時,她雖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但她平時大部時間與村民在一起,最了解村民的心聲,因而,每當村政要做什麼大事,每當村民在村中有什麼反映,母親總會及時提醒我,這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也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如今母親走了,我再也聽不到她的殷殷叮囑,只有把母親的遺像擺放在我辦公桌案頭,時時鞭策我,使我能夠天天目睹慈容,時時給我以鞭策,提醒我更好的為村民服務。

近日,有紀委領導到我村檢查工作,在我辦公室聊天的時候,無意發現我母親的遺像,問及原因,我簡單的做了回答,又把我當初當村官時,母親的教誨重說一遍。這位紀委領導聽了之後,整了整衣服,然後在我母親遺像前三鞠躬,又拉着我的手,敬重有加的對我說:「你有一位好母親,她用要當好官,不留罵名,不丟家人臉這些樸實而又接地氣的話來教誨你,比我們紀委的紀律條例管用,如果現在的大小官員,背後都像你有這樣一位好母親,那我們的社會就一定能夠氣正風清。」

聽完這位紀委領導的話,我回頭再看看母親的遺像,我似乎發現這次母親真的在向我微笑,而且笑得那麼開心!

總之,有了上述的兩個原因,我把母親的遺像擺放在辦公桌上,總算心安理得了吧![1]

作者簡介

蔡漢順,廣東省揭陽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