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蔡齊,字子思,北宋萊州膠水縣人。生於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狀元。宋真宗讀了蔡齊的試卷,就稱讚他為「宰相器」;到面試時,見他「儀狀俊偉、舉止端重」,當即定為第一,並下詔派七名金吾衛士為之清道,「傳呼以寵之」。後世狀元及第者例受這種榮耀待遇,就是從蔡齊開始的。   蔡齊登第後,先任將作監丞,繼任兗州和濰州通判。在濰州任上,他果斷地清理了一起已經拖延十餘年、株連成百人的「刻偽稅印」的積案,使十餘人得免死罪,大批無辜者得釋。天禧二年(1018年)被召還京,任集賢院著作郎。   1023年,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劉太后垂簾聽政。蔡齊歷升右司諫、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給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誥、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等職。他剛正廉明,不避權貴。任御史時,曾彈劾劉太后的親信外戚佞臣錢惟演。任翰林學士時,劉太后派太監羅崇勛主持營建景德寺,並命蔡齊寫一篇記事頌德的文章。羅崇勛派人告訴蔡齊:「快把文章寫好,可望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蔡齊卻故意遲遲不寫。羅崇勛向劉太后進了讒言,蔡齊被免了翰林官職,出知密州(今山東諸城)。[1]

目錄

人物簡介

  當時密州一帶連年荒旱。蔡齊到任,奏請朝廷免除了百姓積年所欠稅糧,並請准開放「鹽禁」,以此全活了無數饑民。再後,調任應天知府,入京升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主管中央監察大權的長官)。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病死,遺命由她的親信楊太妃繼續「聽政」。百官已準備進宮朝賀,蔡齊卻下令不准御史台的官員們前往。他自己去找宰相們力爭,說「皇帝已經成年,豈可再讓女主當政!」由於他的帶頭反對,終於避免了太后「垂簾」的重演。   宋仁宗親政後,蔡齊升任樞密副使(中央主管軍事的副長官)。這時發生了交趾八百餘人前來歸降的事件,執政者大都認為「蠻夷之人」不可接納。蔡齊卻主張把他們收下,可以安置在荊湖一帶開墾閒田,並指出:「如若拒絕,他們既無返回之路,勢必聚而為盜,造成後患。」可是他的主張未被採用。不久,這幫走投無路的「蠻夷」,果然在西南邊疆的宣桂一帶製造了許多麻煩。蔡齊對此並不埋怨他人,而是深以當初未能說服同僚而自責。   景祐二年(1035年),蔡齊升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成為朝廷重臣。這時黃河潰決北流,朝議多主張堵塞決口,恢復舊道。蔡齊則認為舊河道以北地勢低洼,倘順水勢疏導之,既可久免再潰之患,又能把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帶)等廣大地區改在黃河以南,這於國於民都十分有利。他的主張被採納了,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益。   「契丹祭天於幽州,以兵屯境上」,邊境傳來緊急警報。朝廷震驚,宰相們在宋仁宗面前聚議,多數主張發兵備邊,以備不測。蔡齊卻冷靜而全面地分析了北宋與契丹兩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契丹必不叛盟」的結論,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變三策,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和應付的辦法。事實證實了蔡齊的判斷和主張是完全正確的。   景祐四年(1037年)夏,蔡齊因與權臣意見不和,辭去宰相職務,以戶部侍郎歸班。旋又出知穎州(今河南省汝陰縣)。寶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病逝於穎州,享年五十一歲。贈兵部尚書,諡「文忠」。   歐陽修為蔡齊寫了傳記,范仲淹為他寫了墓表,元修《宋史》為他立了大傳,宋人筆記中也留下了他的的不少傳聞軼事,對他的立身行事均表讚揚。歐陽修稱頌他「在大位,臨事不回,無所牽畏,而恭謹謙退,未嘗自伐,縉紳倚以為重。」范仲淹讚美他「浩然示至公於內外,以進賢為樂,以天下為憂。見佞色則疾,聞善言必謝。」歐文和《元史》還都說他「生平喜薦士」,他所薦拔的楊偕、郭勸、龐籍、段少連等都成了北宋的名臣。史稱蔡齊「精學博文」,平生所著詩文甚多,可異以後都散佚了。現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東吳第一關」之句。可略見其文彩。   蔡齊是平度歷史上唯一的狀元,也是北宋一位立朝守正、元見卓識的名臣。他的墓地在今平度城西北十里處,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曾重修過,遺址尚存。

參考文獻

  1. 青島人物博雅人物網 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