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法贤
蒋法贤(英语:Dr Tseung Fat-im,1903年2月27日-1974年12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1947年至1949年任香港中华医学会会长,是香港医生、教育家和慈善家。[1]
目录
简历
蒋法贤早年入读位于扫杆埔的官立嘉道理爵士学校,1917年升读皇仁书院,1920年毕业。
1920年考入香港大学,获广东政府奖学金,主修医学。
他在皇仁和港大就读期间表现杰出,曾分别获庇理罗士奖学金、何福奖学金和其他奖项。
1925年从港大获得内外全科医学士(M.B., B.S.)学位毕业。
蒋法贤后来热心于校友事务,曾连续三届担任香港大学医学会名誉司库、香港大学校友会理事和香港大学会所理事等。1940年出任香港大学校友会会长一职。1954年至1955年任皇仁书院旧生会副会长。
大学毕业后,蒋法贤获得佐敦奖学金加入国家医院,担任港大首任内科学系教授约翰•安德逊(John Anderson)的医务助理,负责生物化学工作,及展开血液化学方面的研究。他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工作,促成他在1927年发表〈糖尿病-生物化学测试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Diabetes Mellitus - The Significance of Bio-chemical Tests in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一文。
医务工作
1927年7月,蒋法贤开展私人执业,特别擅长与生物化学和糖尿病有关的治疗。
1934年成为英国医学会会员,前赴欧美展开为期约半年的医务考察和实习。
1935年1月返回香港后,蒋法贤与另一西医胡惠德医生合组开设医务所,重新私人执业。
1941年12月,日本挥军香港,蒋法贤响应港府动员参与民事医疗防卫工作。
1942年初被派到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担任助理院长及司库,直到1943年1月,他才获准恢复私人执业。
1946年港府向蒋法贤颁授防卫奖章,以他在香港保卫战和日治期间参与医疗救援有功,以资肯定。
1946年至1949年担任香港防痨会执行理事会理事,以应对当时在港流行的肺痨。
1947年至1949年,蒋法贤连续两届当选香港中华医学会会长。
1949年出任圣约翰救伤队的联队医官,1952年升任助理总监,主管训练事务,1953年改任总务组助理总监,以及到1954年升任副总监,任内曾于1955年和1958年分别署任总监。
1963年2月5日,蒋法贤中风被送往玛丽医院治疗,到同年2月23日才康复出院。此后虽然继续在自设的私人诊所执业,但就卸下多项职务,以减少工作量。
1974年12月22日早上六时,蒋法贤在其寓所逝世,终年71岁。
荣誉
- 1946年防卫奖章 ( [8])
- 1947年圣约翰官佐勋章(O.St.J.)
- 1948年圣约翰勋章服务奖章
- 1953年圣约翰司令勋章(C.St.J.)
- 1953年圣约翰勋章服务奖章第一条横条
- 1953年加冕奖章
- 1954年非官守太平绅士(J.P.)
- 1958年圣约翰勋章服务奖章第二条横条
- 1961年英帝国官佐勋章(O.B.E.)
- 1965年准圣约翰爵级正义司令勋章(K.St.J.)
- 1969年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参考来源
- ↑ Dr.Tseung Fat-Im (Hong Kong) 医师蒋法贤博士(香港). Rotary.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