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草
信息
拉丁學名:Schoenoplectus trigueter (L.) Palla
別稱:席草、大甲藺、苑裡藺、三角藺草、石草、咸草燈心草、三角蔥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燈心草目
分布區域:分布於全球溫暖地區
形態特徵
草莖圓滑細長,粗細均勻,壁薄芯疏,軟硬適度,纖維長,富有彈性,抗拉性好,色澤鮮艷,清香濃郁。是極佳的天然綠色植物纖維之一。
生長環境
藺草的生長與土地氣候有着密切的關係,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潤多雨,對藺草的生長有很大的作用,這裡的藺草細而且長,質感較硬且具韌性。
藺草分為鹹水草與淡水草,鹹水草生長於靠海一帶,通稱咸草或燈心草,品質較粗硬用來編織粗席外,昔日雜貨店與市場商販常用來困綁貨物用,過去台北北投地區生長較多,在日據時代,北投藺草和溫泉一樣有名。淡水草是用來編織帽、席的原料,栽植於水田中,一年可收穫二、三期,以往生長於大安溪下游兩岸沼澤地區較多。
分布範圍
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地中海地區、日本、越南、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等地。
歷史
極佳的天然綠色植物纖維之一,因此宜於編織,使用藺草編織的各類產品具有通氣、吸濕、清涼的作用,特別是藺草莖具有調節乾濕的功能。夏季能保持適度的乾燥,使人的皮膚感觸異常舒適,冬季保溫性能良好,因此藺草編織品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日常用品,也是一種獨特的室內時尚裝飾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雖然現在各式各樣的塑料、化纖、竹子等編織品,花色繁多,但是藺草編織品的眾多特性和優點是其他產品無法所替代的。日本人喜用藺草編織品作為室內裝飾和睡眠。據說有調節空氣,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日本是使用藺草編織品最多的國家,至少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隨着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回歸自然熱的掀起,用天然,綠色的藺草作為原料的編織品,必將引起人們的更加關注和青睞。
五、六O年代,在塑膠尼龍繩未普及之前,用藺草編製成草袋很普遍,當時家庭主婦買菜大多使用草袋,而小販綁青菜、魚肉也都用藺草,連端午節綁粽子都非用藺草不可;此外,藺草具柔軟富彈性,不易褪色,且具有吸濕、脫臭、防蟲與散發的自然草香等特性,使藺草很適合被利用在草蓆與草帽、榻榻米等製作。過去台灣很多地區靠藺草編織改善了農家的生計,進而帶動地方發達,苗栗縣苑裡鎮與台中縣大甲鎮便是過去生產藺草帽席的重鎮,苑裡鎮農會也設立有「藺草文物館」,肩負起承先啟後,發揚藺草文化的重責大任。
功效
根據藺草切片分析,發現其呈半開狀,草中有氣孔,吸水量為普通水草的2-3倍,所以具有除濕、吸汗之功效;
藺草能破壞病原菌生長所需的潮濕環境,進而達到除臭的效果;
藺草草質柔軟細滑,炎夏時使用,有助睡眠;
藺草紡織艱辛,具有欣賞價值。[1]
選購方法
藺草蓆面的編織與一般布匹的生產方式相近,也是以經緯交織而成,用原色或染色的藺草,再依編織程序卡的設計,生產出各種多樣優雅美麗的席面。但有些商家為了節省原料成本,縮減了原本應有草的長度,就影響到席面本身色澤的均勻度,更破壞了席面應有的強度,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壽命。不但斷裂多,使用時亦容易刺傷皮膚。品質好的藺草草長應在130公分左右,且一草到底不拼接;
一般低劣的產品,在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染色劑多為未經檢驗合格的化工原料,對人體有很大的潛在危害,使用者屬于敏感體質的話,很容易就會發生紅疹或瘙癢的過敏情況。而且低劣的加工原料使用也會把原本繁雜的加工過程簡化,如此一來,所有的染色或護色時間不足,可能會有退色的問題發生。 制藺草產品在製作工程中,「烘乾」步驟是決定品質好壞的關鍵。一般而言,烘乾可分為傳統日曬和機械控溫兩種,日曬容易造成草色偏黃、老化、斷裂等問題,且草質潮濕容易滋生細菌;機械控溫法不但可保留藺草的鮮綠的原色。而且具有防蟎、衛生、與一草一線決不接織的優點。 因此,選購時,可根據藺草製品的色澤來判斷其製作過程。
天然的藺草氣味為清新、舒服的花香,如果是添加化學藥劑或香料的,就會散發出較濃烈刺鼻的異味。好的藺草製品絕不使用化學藥劑及添加物,避免有異味及過敏產生,進而傷害皮膚。[2]
醫書記載
據我國明朝醫學家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及有關醫學書《本草從新》、《韓氏醫通》等記述:藺草根莖可作藥用。有利尿、安眠、止血、治小兒夜啼等功效。
海綿草和藺草的區別
海綿草實質就是藺草,只不過它是由傳統的藺草改良過,相比較草更細,草壁更薄,更有韌性些。家裡人怕冷,草蓆是很好的選擇,草蓆的導溫系統比較穩定,也就是說,在空調房裡草蓆不會讓人感覺太涼,而現在的藤蓆亞麻席都是類似於幾層紙包裹着棉線編織的,不太吸汗,汗多了會粘皮膚,即便是天然藤條編織的老人小孩也不適合睡,容易着涼,草蓆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