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薄各莊村位於平谷區西南部,鎮域東南部。東北距平谷城區10公里,東南距鎮政府駐地1公里,大秦鐵路通過村南,密(雲)三(河)公路從村中間過境,設有汽車站,交通方便。薄各莊村域總面積2平方公里,轄薄各莊、小薄各莊兩個自然村。[1]

中文名稱:薄各莊村

行政區類別:村

地理位置:平谷區西南部

人 口:951人

目錄

概況

全村321戶,951人。有土家族蒙古族各1人,苗族、壯族、滿族各3人,瑤族2人,余為漢族。

村委會駐地薄各莊聚落為中間長、周圍低,近似正方形,海拔25米左右。

歷史改革

村委會駐地薄各莊元末明初成村,因在薄沙嶺上形成聚落,稱薄嶺各莊,後演為今名。

村東南有漢墓,已出土陶壺、陶罐、博山爐等物。

小薄各莊,元末明初形成村落。稱小薄嶺各莊,後演為今名。

綜合情況

改革開放後,薄各莊村村辦企業迅速發展。1986年,村辦康樂食品廠當年建廠就獲利7萬元。

村內現有民營企業3家,個體工商戶15家,全村80%勞動力收入來源於二三產業。

200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6808.6元。

薄各莊村「兩委班子」堅持為村民辦實事,加大公益事業投入,累計投資260萬元為村民修路,投資30萬元為村民改水。他們還多方籌集資金建成村文明大院、公園、籃球場,為村民安裝有線電視和改水沖廁所等。

光榮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薄各莊化名為「厚村」。

1940年,該村趙長孝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平谷西部早期共產黨員之一。

1942年,薄各莊村黨支部成立,趙長孝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同時負責以薄各莊為抗日中心村,平谷西部18個村的抗日開闢工作和黨的組織發展工作。

至今,薄各莊村黨支部已歷14任,現任村黨支部書記趙德芳,有黨員46名。

戰爭年代,該村為國捐軀革命烈士有董付、馬正義等。

該村人趙長孝(化名張建立)1939年7月參加革命,曾任平(谷)三(河)薊縣一區抗日聯合會主任和三(河)通香聯合縣二區、平谷縣七區區委書記,1952年隨平谷縣委書記馬一品南下廣東,任廣東省陽山縣縣委副書記。

李永來,曾任平谷區勞動局局長,現任平谷區政協副主席。

現任村黨支部書記趙德芳,1979年被團中央命名為「新長征突擊手」,受到中央領導同志親切的接見,併合影留念。

該村曾5次被評為鎮級文明村,村黨支部曾6次被評為鎮級先進黨支部。

自然環境

該村地處平原,多河谷坡地,土壤為壤質潮土,地下水資源為平原第四系孔隙水強富水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