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餅
廣東潮州地區漢族麵食。潮州薄餅的薄度,只及北京薄餅的十分之一。潮汕薄餅的原料和具體做法如下:薄餅分餡和皮兩層;餡又分甜餡和咸餡兩種。甜餡由麥芽糖和糖等加工而成,咸餡由肉、蛋、香菇、韭菜等熟料混合而成。皮就是在熱鍋中烙熟的圓形麵餅,很薄。準備好了之後,用皮將餡捲成筒狀就可以吃了。[1]
目錄
潮州工藝
潮州薄餅為什麼可以做得那麼薄呢?也許有人以為它是用面棒壓出來的?其實不是,它有它的特殊製作方法。它不但不用面棍一張一張輾壓,而且做起來時極快,尤其難得的是:餅身一張張厚薄均勻。 制薄餅時,首先用麵粉摻水揉捏至有了一定彈力,可以從掌心成團拋出去又利用膠粘回力收回時為準。麵團不能太軟,又不能太硬,用鐵鍋(潮人呼為"鼎仔"。)加火燒至高熱,然後再把生蘿葡塊點着附有水分的食油揩抹鍋面,油不能多,但須均勻,等鍋面熱得發出青煙,那時即把掌上不斷搓捏中的麵團迅速地觸向鍋面,輕勻抹過,麵團接觸熱鍋,表面當被粘住時候,立即又把麵團利用彈力收回。那麼,麵團接觸鍋面的表面部分,便薄薄的附在鍋上,趁它熟而不焦,掀揭上來,這就是薄餅了。手法熟練的人,反覆地一抹一收;一張過了又一張,十分快捷,偶爾遇到有個別薄餅因麵團抹過鍋面時不夠勻整,出現一些大小孔隙,他們也善於急用掌中麵團輕輕加以充補。所有薄餅按次疊好之後,要用濕布張蓋,以防止水氣的蒸發,同時也保持它的柔軟,不至風乾。
特點
百侯薄餅皮韌餡香,口感柔軟滑潤,味美而不膩,風味獨特。當今,這種客家風味小吃不但在百侯,而在大埔縣城等地的賓館、酒樓、食府以至街頭大排擋、道旁小食攤均有此小吃。不過,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種各樣食品的增加,人們對小吃要求已有所不同,不少酒樓、賓館已將百侯薄餅"袖珍化"了,有的將一條薄餅切成二段而吃。不少離鄉赤子,包括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回鄉後,都要品嘗品嘗此風味食品。百侯薄餅作為大埔境內特有的風味小吃被載入新編的《大埔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