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虎丘是中國江蘇蘇州的山丘,山丘上及附近有多処古蹟,其中最古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虎丘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景點,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宋代蘇東坡曾有「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讚譽。
虎丘古蹟中最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和劍池。雲岩寺塔建於後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被稱為「中國第一斜塔」[1]。劍池則可能存有吳王闔閭墓葬,也是傳說中王羲之「神鵝易字」的地方。
虎丘及其附近區域現闢為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行政上隸屬蘇州姑蘇區,是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目錄
得名
虎丘得名始於春秋。吳王闔閭曾在此建行宮。公元前496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虎丘山。據《史記》記載,當時徵調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據說葬經後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
《越絕書》越絕卷第二
「闔廬冢,在閶門外,名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銅槨三重。澒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圓之口三千。時耗、魚腸之劍在焉。十萬人築治之。取土臨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上,故號為虎丘。」
歷史
相傳遠古時期,虎丘為汪洋大海中的小島,隨滄桑變遷而成平疇山丘。故今有「海涌峰」石碑,山寺隔山塘河照牆上有「海涌流輝」四字。春秋時為吳王闔閭的行宮,也是闔閭死後所葬之處。秦始皇東巡時曾到虎丘求隨吳王闔閭所埋的寶劍。當時有虎盤踞在墳上,秦始皇以劍擊之而不中,誤中於石。
東晉時,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營建別墅,咸和二年( 327 年),後來舍宅為虎丘山寺,仍分兩處,稱東寺、西寺,劉宋高僧竺道生從北方來此講經弘法,留下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虎丘自南北朝時即建有佛塔,並曾經於南北朝、隋朝和五代末期三次修建佛塔。
到了唐代,為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虎丘一度改名武丘,虎丘山寺亦易名為武丘報恩寺,仍分東西兩寺。寶曆元年( 825 年),五十四歲的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時,開鑿了一條長七里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並引水環山。堤上間植桃李,後人稱之為白公堤。唐武宗時崇道滅佛,虎丘山寺被拆毀。會昌五年(公元845年)重建時,將二寺合為一寺,並移至山上。北宋至道中,知州魏庠奏改虎丘山寺為雲岩禪寺。虎丘現有的佛塔是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至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時建造的。景祐四年(1037年)建「御書閣」於虎丘,藏御書300卷。建炎四年(1130),紹隆禪師遷居雲岩禪寺,並開創虎丘派,「道大顯著」,虎丘也由此被列入當時的「五山十剎」之中。
明代虎丘山的寺廟曾多次遭到火災,每次之後又重修。清初年是虎丘最盛時期,康熙帝玄燁和乾隆帝弘曆都曾六次南巡,每次下江南都要光臨虎丘。虎丘至今仍留有萬歲樓、御碑亭、文昌閣,以及行宮「含暉山館」等等古蹟。當時有稱「虎丘十景」:白堤春泛、蓮池清馥、可中玩月、海峰雪霽、風壑雲泉、平林遠野、石澗養鶴、書台松影、西溪環翠、小吳晚眺。1860 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自天京(南京)揮軍東征,逼近蘇州,潰敗的清軍在城外楓橋、虎丘、山塘、上塘、下塘和南濠、北濠一帶縱火,大火延燒三晝夜,虎丘山寺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年)起山寺殿宇才略有恢復,此後陸續有修葺工作,但規模已大不如前。
1953年6月蘇州市設立園林管理處,並組成「園林古蹟整修委員會」,接管虎丘,進行管理和維修,逐步對虎丘全面修葺。文化大革命期間,整修工作停頓,受到人為破壞,石刻、佛像、匾額、楹聯、書畫損失嚴重。文革結束後,整修工作得以繼續,開始大規模對失修、破損的建築、石刻、匾聯逐步進行維修、保護和復原。1996年,虎丘被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中國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0年4月,虎丘被評為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2]。
視頻
虎丘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第一斜塔,被稱為「東方比薩斜塔」,就在蘇州虎丘,網易號,2019-04-04
- ↑ 江南園林迎世博 虎丘留園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鳳凰網,20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