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 |
中文学名: 虎头海雕 |
虎头海雕(拉丁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沿海、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和朝鲜,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有人认为没有亚种分化,也有人认为它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1]
目录
外形特征
虎头海雕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而得名。体型硕大,特征为有一黄色的特大鸟喙,它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朝鲜亚种前额和翅小覆羽不为白色,体色亦较暗。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飞翔时从上面看,腰部、尾羽和两翅前缘的白色与黑色的两翅以及其余上体呈鲜明的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翼缘,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与黑色的下体的对比也很强烈。[1]
它们锐利的双眼虹膜、强而准确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现鲜艳的橘黄色,无论凌腾高空,或是停歇于枝头、海滨,都展现出王者的不凡气度与神气。
成鸟虹膜、嘴、蜡膜、跗蹠和趾均黄色,爪黑色。幼鸟虹膜褐色,蜡膜和嘴深黄色,嘴峰蓝灰色,跗蹠和趾淡黄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4850g,体长♂1012mm,♀1045mm;嘴峰♂68mm,♀66-72mm;翅♂575mm,♀625-643mm;尾♂337mm,♀355-410mm;跗蹠♂100mm,♀100-111mm。(注:♂雄性;♀雌性)
远看是只虎 ,近看是只鹰。
栖息环境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
生活习性
虎头海雕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冬季成群活动。是海湾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时常滑翔、盘旋于天际,行动极为机警。冬季成群活动,是海湾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目光机警,随时注意猎物的动向,行动敏捷,往往一击即中。虎头海雕在捕食时,会在水面6-7米处盘旋,或在浅水处等待。
主要的食物是鱼,尤其是大马哈鱼、鲑鱼和鱒鱼,除了鱼类外,它们亦有时会捕猎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吃腐肉。它们也会捕猎年轻的海豹。虽然很少有人对其觅食的习性进行研究,但它们的食物大致跟它们的近亲白头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像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中型鸟类和野免、鼠类、狐等中小型哺乳类,以及甲壳类动物、幼海豹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
叫声深沉而嘶哑,能使人联想起猛虎的狂啸;粗哑吠声kyow-kyow-kyow;争夺食物或停歇时发出强烈的kra, kra, kra, kra叫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 ,韩国。
旅鸟:中国台湾省,美国。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阿穆尔河三角洲、堪察加半岛。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中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本种在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繁殖确证。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
中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繁殖方式
虎头海雕的求偶季节为2月到3月间,是标准的一夫一妻制,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为4月-6月,在繁殖期,虎头海雕营巢于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巢多置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它们会不断轮流使用这些巢。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鸟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厘米,直径最多可达250厘米,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
虎头海雕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缀以绿色。孵化期为38-45天。雏鸟为晚成性,每年5-6月幼鸟孵出,其绒羽呈灰色或白色。在成长期间,绒羽会转为棕色的羽毛。大约经过70天后生出羽翼,离巢期8至9个月。在约4到5岁时,幼鸟才正式开始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到了8至10岁时,小虎头海雕才正式长出成鸟的羽毛,此时亦正式踏入成鸟的阶段。
野外虎头海雕的寿命为20-25年。
种群现状
虎头海雕属于易受害种,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估计在全世界仅有6000-7000只,在中国更为少见,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中国1986-1990年秋季对北戴河候鸟的观察,已不再遇及。最主要威胁到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工业造成的污染及过度捕捞鱼类。
保护等级
參考來源
- ↑ 虎头海雕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