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虎头蛇尾(汉语成语)

汉语成语
圖片來自 360百科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虎头蛇尾(拼音:hǔ tóu shé wěi)是一则来源于传说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元·康进之《李逵负荆》。“虎头蛇尾”原指装着虎头,拖着蛇尾,比喻为人诡诈,言行不一。后来引申指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先紧后松,有始无终。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虎头蛇尾
  • 外文名:a tiger's head and a snake's tail
  • :Anticlimactic
  • :fine start and poor finish
  • 拼 音:hǔ tóu shé wěi
  • 注音字母:ㄏㄨˇ ㄊㄡˊ ㄕㄜˊ ㄨㄟˇ
  • 成语出处:《李逵负荆》

成语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成语“虎头蛇尾”就提取于此。

成语故事

清代,官场极为污浊混乱,尤其是捐例大开之后,官吏及候补官员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做上司的人,专挑那些有来头、有交往的人充任官职。而一些有真才实学却无门路的人则一辈子也谋不到个一官半职。鉴于这种情况,京城一位都老爷便上了一个奏折,要求整顿吏治,甄别贤愚,重用有真才实学之人。奏折呈上,皇上准奏。不久,湖南巡抚接到圣谕,认真对待,立即要对各级官员进行考试。众官吏慌了手脚,因为其中有十分之六七的人连字都不会写。为了保住乌纱帽,他们四处奔忙,想方设法请人代考。到了考试那天,巡抚大人亲临考场严肃慎重,因而考场气氛十分紧张。试题发下之后,一时人头簇簇,言语四起,共同商量。正在紧张时刻,忽然听得一片喧闹之声,说抓住了一个替考者。巡抚大人得知,忙说“冒名顶替,照考试定章办起来是应斩头的。……兄弟今天定要杀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惧怕。”说着,即叫传令。众官吏一听说要杀人,都跑来观看。哪知等了半天,一点响动也无。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个顶替者正是巡抚二少爷的妻舅请来的。因为巡抚大人二少爷的妻舅用钱买了个知府的官职,他本人却一窍不通,逢着巡抚考官,都请人代替。湖南抚台本想借这事大作一番文章,“谁知闹来闹去却闹到自己亲戚头上,做声不得,只落得个虎头蛇尾。”后来抚台又怕招来闲言闲语,便装腔作势地叫手下人去斟酌办理。

成语寓意

中国现当代教育家朱光潜说过“无休止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便是成功的秘诀。”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如果虎头蛇尾,变化无常,就只有一个结果,那便是一事无成。

运用示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官府挨捕的事,已是虎头蛇尾,前紧后慢。”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总算这桩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
  • 近代·鲁迅《致曾聚仁》:“近代那一篇文章,因为不能一直写下去,又难以逞心面谈,真弄得虎头蛇尾,了初原想大发议论,但几天以后,竟急急的结束了。”
  • 现代·冰心《陶奇的星期日记》:“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

成语用法

“虎头蛇尾”意思是头大如虎,尾细如蛇。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补语。形容人行事,开始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也形容为人诡诈,言行不一。含贬义。 [1]

成语辨析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两者都表示做事情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区别在于:“虎头蛇尾”多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与“善始善终”相对;“有始无终”则无此意。“虎头蛇尾”是比喻性的,用于强调不了了之的意思;“有始无终”是直陈性的,用于强调半途而废的意思。

虎头蛇尾的例句:

1、这场茶会参加的人太少,只好虎头蛇尾,草草结束。

2、一个人若是缺少恒心毅力,不管做什么事都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3、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

4、这篇作文开头写得很动人,可惜虎头蛇尾,没有主题。

5、他们正不断地进步,并懂得吸取经验而不像前些赛季那样虎头蛇尾。

6、对这件事,我们已下定决心,绝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7、他做事往往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真让人不放心。

8、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

9、这个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丢三落四的。

10、警方誓言将歹徒逮捕归案,绝对不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11、做事情要贯彻始终,切忌虎头蛇尾。

12、恒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习性的良方。 [2]

虎头蛇尾的成语接龙:

虎头蛇尾 > 尾巴难藏 > 藏龙卧虎 > 虎背熊腰 > 腰金衣紫 > 紫绶金章 > 章决句断 > 断断续续 > 续凫截鹤 > 鹤立鸡群 > 群龙无首 > 首鼠模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