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虚脉概念: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

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

《脉诀》言:寻之不足,举之有余。上言浮脉,不见虚状。

杨仁斋言:状似柳絮,散漫而迟。

滑氏言:散大而软,皆是散脉,非虚也。

虚脉浮大而迟,按之无力。芤脉浮大,按之中空,芤为脱血。虚为血虚,浮散二脉见浮脉。

① 脉象名。三部 脉软而无力,按之空虚。《 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痛豁豁然空。”   

②即虚其脉。指实热证用刺络泻血,以泄其热。《素问·长刺节论》:“刺之虚脉。”   

③指虚陷之经脉。《灵枢·刺节真邪》:“视其虚脉而陷之于 经络者取之。”

主病虚脉主虚证:多为 气血两虚, 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1]

目录

简介 

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 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虚脉主虚证,多为 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 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故脉按之空虚。脏腑功能低下,精血 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脉。高热伤阴,失水,出血,或吐泻后津液不足,血脉难以充盈,其虚 脉无力之象更为显著。临床上,虚脉与 浮脉兼见,主气虚或卫气不固;与 涩脉兼见,主血虚;与 迟脉兼见,主阳虚;与 数脉兼见,主阴虚。在传统脉学中,虚脉作为无力脉的代表,体现了 细脉、 濡脉、 散脉、 短脉、 微脉、 弱脉等脉力不足的特点。但临床上应对这几种 脉象加以区别: 细脉以脉形细小、脉力不足为特点,但其脉来应指清晰; 濡脉见于浮位,即浮细软无力的脉象; 散脉为浮散无力、漫无根底之脉,其脉形、脉率不清; 短脉是不足三部( 寸关尺)的脉象,常见于关部(或 寸脉)而他部脉不清; 微脉似有若无,至数不清,脉形细软无力; 弱脉即沉细无力的脉象,是虚脉、 沉脉、细脉的复合脉。[2]

脉学七言诀

体状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相类诗: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疹痹伤精血,却在 神门两部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