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虹鳟鱼

中文学名: 虹鳟鱼

拉丁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Walbaum, 1792)

别 称: 瀑布鱼、七色鱼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 纲:辐鳍亚纲

目:鲑形目

亚 目: 鲑亚目

科: 鲑科

亚 科: 鲑亚科

属:太平洋鲑属

种: 虹鳟鱼

分布区域: 北美,太平洋西岸

虹鳟鱼(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是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鱼,冷水性鱼类,塘养鱼中的珍贵品种。

虹鳟鱼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是一种食用鱼,对养殖水域的水质要求较高,是世界性养殖最广泛的鱼类。

目录

形态特征

体型侧扁,口较大,斜裂,端位。吻圆钝,上颌有细齿。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后还有一个小脂鳍。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腹鳍较小,远离臀鳍。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顶部蓝绿色、黄绿色和棕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白色和灰白色。头部、体侧、体背和鳍部不规则的分布这黑色小斑点。性成熟个体沿侧线有1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红的彩虹带,直沿到尾鳍基部,在繁殖期尤为艳丽。似彩虹,故名。

生长环境

北美洲的山涧、河流中。加拿大、美国、墨哥的太平洋沿岸部分水域以及哥伦比亚的河流里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清澈、水温较低、溶氧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虹鳟生活极限温度0-30℃,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减退,生长减慢,超过24℃摄食停止,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它对水中溶氧要求高。溶氧低于3毫克/升为致死点,低于4.3毫克/升时出现“浮头”开始死亡。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呼吸频率加快。要使虹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快速成长。最适水质为:生化需氧量小于是10毫克/升。氨氮值低于0.5毫克/升,pH值6.5~8。虹鳟有陆封型(终生在湖泊、河川中生活)和降海型(指入海生长的硬头鳟)两种。两者的杂交子代可以入海。

虹鳟属于肉食性。幼体阶段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鱼类、甲克类、贝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也有一种名为“硬头鳟”的种类在不同的季节生活在淡水中或者海水中。虹鳟是一种食用鱼。被移入多个国家,但在一些地区成为了入侵物种。

渔业价值

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山川溪流中。1866年始移殖到美国东部、日本、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东亚地区养殖并增殖。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养殖名贵鱼类。我国养殖的虹鳟最早是1959年4月自朝鲜赠送周恩来总理象征中朝友谊的8000颗受精卵开始。1985年5月首次从甘肃玛曲养殖场引进虹鳟鱼种至青海省海晏县哈达木泉养殖,获成功。虹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虹鳟鱼有很发达的胃,肠道短,幽门垂发达。游泳迅速,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

繁衍方式

雌鱼3龄开始性成熟,雄鱼为2龄。虹鳟鱼雌雄异体,体外受精。虹鳟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产卵场在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鱼掘产卵坑,雄鱼保护,卵沉性。每个产卵坑通常有受精卵800-1000粒,个体怀卵量10000-13000粒,分多次产出,已知同一个体有繁殖五次的例子。其雌雄鱼的鉴别,外观主要依据鱼的头部,头大吻端尖者为雄鱼,吻钝而圆者为雌鱼。

三倍体

三倍体虹鳟鱼是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鱼。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

虹鳟鱼养殖采用的是一种高密度流水养鱼方式,科技含量高,虹鳟鱼养殖技术水平上看,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商品鱼生产周期,生产周期较长,投入较高,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良品种,提高虹鳟鱼生长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尽而降低成本。

根据国内外养殖虹鳟鱼最新动态,如果采用全雌三倍体技术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该项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其一,采用全雌三倍体虹鳟鱼进行养殖,可提高虹鳟鱼成活率10%,可提高生长速度10—20%。其二,采用该技术可避开因性腺发育而对饲料的过多消耗,降低养殖成本5%以上,可提高经济效益15%一20%。 [1]

参考资料

  1. [1],虹鳟鱼的营养价值 天然养生网 ,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