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的圖片

蚩,漢語二級字 ,讀作chī,最早見於甲骨文

本義是蟲名;引申為醜陋、無知;作"蚩蚩"時,表示受到欺負或表示人的敦厚相。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蚩

拼音; chī

注音; ㄔ

部首; 蟲

結構; 上下結構

字級; 二級字

平水韻; 四支 平聲

總筆畫; 10

異體字; ৈ�、৉�

統一碼; 基本區 U+86A9

倉頡碼; umli

鄭碼; ziai

筆順號碼; 5221251214

基本信息

"蚩"字甲骨文(圖1-6)雖字形略異,但都是"蟲"咬人"止"(趾)的形狀。"蟲"在古文字中是"蛇"的形狀。"蟲咬"即"蛇咬"。甲骨文(圖7)加一"彳"字。"彳"是"行"的省文,表示在行走中被蟲(蛇)咬。金文將甲骨文的一條"蟲"變為兩條,與小篆同將"趾"(止)形寫作"㞢",即"之"字。因此成為《說文》所說的:"蚩,從蟲,之聲。"的形聲字。

"蚩"的本義是蟲名。《說文》:"蚩,蟲也。"引申為醜陋、無知。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榮納由於閃揄,孰知辨其蚩妍。"蚩蚩,引申受到欺負或表示人的敦厚相。《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通"嗤",笑。《後漢書·卓茂傳》:"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蚩,蟲也。從蟲之聲。

說文解字注 蚩,蚩蟲也。

蚩字今補。此三字句。謂有蟲名蚩也。叚借為氓之蚩蚩。毛傳曰。蚩蚩、郭厚之兒。玉篇曰。痴也。此謂毛詩。又曰६�也。此謂叚蚩為࣢�也。

從蟲。㞢聲。

赤之切。一部。

康熙字典 《唐韻》赤之切。《韻會》充之切。ࠀ�音妛。蟲名。《六書正訛》:凡無知者,皆以蚩名之。

又蚩尤,人名。《書·呂ࠛ�》:蚩尤惟始作亂。注:九黎之君,號曰蚩尤。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蚩尤旗,類彗而後曲,象旗主所見之方下有兵。

又侮也。張衡《西京賦》:蚩眩邊鄙。

又呆也。陸機《文賦》:姸蚩好惡,可得而言。

又蚩蚩,敦厚貌。《詩·衛風》:氓之蚩蚩。

又姓。《通志·氏族略》:蚩氏,蚩尤之後也。

又《集韻》敕豸切。音弛。蟲伸行。《廣韻》:從㞢。《六書正訛》:別作媸、嗤,非。

《集韻》同蚩。詳蚩字注。蚩字右下從冫不從丶。[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