蚰蜒草
蓍草,别名蚰蜒草、蜈蚣草、蜈蚣蒿、飞天蜈蚣、锯草,为菊科蓍草属的宿根草本花卉。
表面深灰绿色至浅棕绿色,破白色柔毛,具纵棱。
原产东亚、西伯利亚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华北、江苏、浙江一带均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因其具有适应性强、花色优雅、花姿美丽、耐旱、耐寒,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
不择土壤, 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及石灰质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1]
目录
植物形态
蓍草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根状茎。茎直立,高35-100厘米,下部变无毛,中部以上被较密的长柔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叶腋常有不育枝。蓍草叶无柄,下部叶在花期凋落,中部叶矩圆形,长4-6.5厘米,宽1-2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多数,几接近,椭圆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2-4毫米,二回裂片少数,下面的较大,披针形,有少数齿,上面的较短小,近无齿或有单齿,齿端具白色软骨质小尖头,叶上面绿色,疏生柔毛和凹入的腺点,下面被较密的柔毛;叶轴宽约1.5毫米,全缘或上部裂片间有单齿。头状花序多数,集成复伞房花序;总苞宽钟形或半球形,直径4-6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稍尖,中层卵状椭圆形,长2.5毫米,宽约1.8毫米,内层长椭圆形,长4毫米,宽约1.8毫米,顶端钝或圆形,有褐色膜质边缘,中间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被长柔毛;托片披针形,舟状,长4.5毫米,具稍带褐色的膜质透明边缘,背部稍带绿色,被少数腺点,上部疏生长柔毛。蓍草边花6-8朵;舌片白色,偶有淡粉红色边缘,长宽各约2.2毫米,顶端具深或浅的3齿,管部与舌片近等长,翅状压扁,具少数腺点;管状花淡黄色或白色,长约3毫米,管部压扁具腺点。瘦果矩圆状楔形,长2.5毫米,宽约1.1毫米,具翅。花果期7-9月。[2]
生长环境
蓍草生于山坡草地、湿润田地或灌丛中。性耐寒,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要求日光充足。[3]
性状特征
蓍草茎呈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100cm;表面深灰绿色至浅棕绿色,破白色柔毛,具纵棱。蓍草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羽状深裂,长2-6cm,宽0.5-1.5cm;暗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基半抱茎。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伞房状。气微,味微辛。[4]
栽植技术
1、种子繁殖
蓍草种子分批成熟,应及时采收,果实开裂后,轻轻敲出种子,放阴凉处阴干,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多行条播,行距30~45cm,选择通透性好、富含养分的土壤作为播种地,深翻土壤、耙细、整平,然后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0.5 cm,保持土壤湿润,约一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可适当间苗。
2、分株繁殖
蓍草分株繁殖在春季气温回升、新芽尚未萌发之前,结合换盆或移栽进行分株。将地下根茎同叶片分切为数丛,使每丛带3~5支茎秆,然后分别上盆或露地栽植。分株繁殖施以堆肥或者少量饼肥作基肥,则生长良好。分栽时,应将植株剪至8~10cm高,使其重新萌发,这样可以避免植株水分过度蒸发,从而提高植株成活率。
3、扦插繁殖
蓍草扦插繁殖选用粗沙、沙土或掺沙的园土为基质,从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剪取嫩梢为插穗,长为5~10cm,基部自节下斜削,只保留顶端2~3片叶,其余的全部摘除。插后浇透水,置半阴处养护。每天向叶而喷水4~5次,保持基质湿润,在温度20~30℃的条件下,约15~20天可生根、移栽。
4、养护方法
蓍草生长适合温度5-25℃。夏季炎热多雨时,下部叶常变枯黄,应及时修剪并注意排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