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
古書描述
蠱,病名[1]。
①泛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的疾患。《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證治匯補》卷六:「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俗名曰蠱。」參見蟲臌條。
②少腹熱痛,溺白濁的病證。《素問·玉機真藏論》:「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③指房事過度成疾。見《左傳·昭公元年》:「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蠱。」「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在《周易》,婦惑男,風落山謂之蠱。」
④古代用毒蟲所制的一種毒藥。《諸病源候論·蠱毒候》:「多取蟲蛇之類,以器皿盛貯,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獨在者,即謂之為蠱,便能變惑,隨逐酒食,為人患禍。」
民間傳說
放蠱是一種很可怕、很愚昧的害人舉動,是由於古代民智未開而產生的惡習。本文對於古代發生過的放蠱故事、中蠱的人如何治療、以及法律上處罰放蠱的人的規定,作一有系統的分析。
文字學上的蠱有多種涵義,主要的一種涵義作「腹中蟲」解,從蟲,從皿。皿是一種用器盛飯的飯盒、飯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飲料的用器都是(蟲字象徵好幾隻蟲)。
「腹中蟲」就是人的肚子 里侵入了很多蟲,也就是中了「蟲食 的毒」--一種自外入內的毒。眾多的蟲侵入人的腸胃發生 了蠹蝕的作用就叫做蠱,又叫中蠱。穀子儲藏在倉庫里久,表皮穀殼會變成一種飛蟲,這種古人也叫它為蠱。
左傳昭公元年說:「谷之飛,亦為蠱。」註:「谷久積,則變為飛蠱,名曰蠱。」從穀殼變成的飛蟲與米糠不同:飛蟲會飛,米糠不能飛。蠱的種類 蠱是許多蟲攪在一起造成的。本草綱目說:造蠱的人捉一百隻蟲,放入一個器皿中。這一百 只蟲大的吃小的,最後活在器皿中的一隻大蟲就叫做蠱。可知蠱本來是一種專門治毒瘡的藥。後 來才被人利用來害人。
針蠱與羊毛療:
針蠱:
針蠱是用毒蟲的液精造成的。驅蠱錄記載:有一人中蠱向醫生求救,醫生叫他口含黑豆一粒,並服一種名叫歸魂散的中藥,結果他嘴裡吐出許多羊毛和爛紙,並有一粒黑子,這粒黑子就是蠱,它被羊毛圍在裡面,並被長一寸的麻繩縛住,麻繩一頭打結,一頭散放,上面粘了無數小干蟲。
另有一個中蠱的人求救,經醫生開方:用青布包雄黃末,加山甲末和皂角末,蘸熱燒酒,擦遍全身,擦出了不少的羊毛,耳朵里也有羊毛伸出來,醫生叫這種蠱為羊毛疔。
根據醫宗金鑒記載:羊毛疔有的呈五色,有的長一丈。治療的方法是:叫患者服五味消毒飲,也就是用青布包雄黃末、蘸熱燒酒,用它擦前後心,先擦一個大圈,後擦一個小圈,擦前心 時羊毛疔會移至後心,擦後心時羊毛疔會移至前心,要反覆擦來擦去,羊毛才會出現,取出的羊 毛要挖一個深坑把它埋了。
拍花蠱:
古代社會的「拍花」,也是放蠱的一種方法。在中國民間,有些逃荒 的婦人,頭上裹一塊藍布,走到一處人家,與人寒暄的時候握着他的手,在他的手心拍幾下,並說「好,好」。第二天,這個被她拍過手心的人就會忽然仆地,發起顛來。有一家人家就發生過這種情形,請中醫治療,斷以後才發現這個人中了蠱,後來經由專門治蠱的人治療,服藥後他口中竟吐出幾十個紙團,這種紙團就是蠱。
以木偶和紙人作怪 木偶也可用來害人,但利用木偶和用毒蟲造蠱不同。後者是活生生的蟲造成的蠱,木偶卻是木頭製造,不可能有毒。但巫人會利用木偶和紙人作怪,來擾亂別人的安寧。
清紀曉嵐寫的 「閱微草堂筆記」,記載一個術士專造木人(即木偶)、紙虎(即紙人)作怪,打擾別人,當事人送錢給他,木人、紙虎會暫時停止作怪,隔一陣子又死灰復燃。聊齋志異也記過木偶和紙人作 怪的故事。金章宗元妃李氏嫉妒皇帝,曾叫一個名為李定奴的女巫剪紙作紙木人,製成鴛鴦符作怪(見金史卷六十四)。
治蠱的藥草:
古代醫藥不發達,如有人染上了蠱毒,通常用兩種方法治療:一是服用草藥,
周禮稱這種草 藥為嘉草(見庶氏注),一是禱告神明,請神明降下醫藥,史記就有「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御蠱災。」(見封禪書)的記載。
後漢書說:在仲夏月,用一根米色的繩索,將葷菜和彌牟連在一起來撲滅蠱毒,在大門上掛一枝桃樹以驅邪氣(見禮儀志)。本草綱目引用古代療治奇毒的藥方,是在每年五月五日收取許多毒蟲做蠱,這種蠱主治惡瘡,不料後來 有人利用這種蠱來害人。
民間在端午節當日午時也有 「聚五毒」和飲雄黃酒、在脖子上搽雄黃酒的舉動,其用意都在預防生瘡。治蠱的藥丸 江蘇省溧陽縣的鄉下,早年常有人中蠱。當地的竹林寺有一個會治無名種毒的和尚,製造一種藥丸專門治療蠱毒,一枚藥丸的售價是絹一匹,治癒了不少中蠱的病患。
隋宮的蠱亂 隋朝宮廷也發生過一次無形的蠱亂。隋代大將軍獨孤迤的家裡,有一個名叫徐阿尼的丫頭, 有拜貓鬼的習慣,每天深夜子時,她偷偷的起床,備供品焚香向貓鬼祭拜,(子屬鼠,子時拜 貓,暗示以鼠祭貓),她越拜越靈,貓鬼常把別家的財物搬給她。
獨孤迤還沒有做官的時候,在家閒居,有飲酒的嗜好,他的妻子不肯給錢買酒,獨孤迤只得 向徐阿尼討酒。阿尼回答說:「沒有錢買酒。」獨孤迤說:「你為什麼不叫貓鬼到越公家取錢買酒?」阿尼只得暗中祈禱,不到一個時辰,買酒的錢就送到了,獨孤迤就這樣貪而無厭的不斷叫 阿尼向貓鬼取錢買酒。
獨孤迤因內戚關係做官以後,有一天他在花園裡向徐阿尼說:「你叫貓鬼 向獨孤皇后(獨孤 迤同父異母的姊姊)說:我家沒有錢,請皇后常常賜錢給我。」阿尼就照他的話向貓鬼祈禱,貓鬼果然走到隋宮,向獨孤皇后取物。
徐阿尼有一次在宮中一間空房裡,安排一隻桌子,桌上置放香粥一盆,湯匙一隻,用湯匙敲 響了粥盆說:「貓小姐,你快來吃粥。但是你不能住在宮裡。」她一面叩頭祈禱,口裡念念有 詞,沒有多久,她的面色鐵青,四肢像是有鬼在牽她,並說:「貓鬼到了。」這件事被人向隋文帝(西元五八九--六○四年)參了一本;文帝說:這是一種妖怪,下令把徐阿尼趕走,不久獨孤迤被處死刑,他的弟弟向文帝哀求,才免官為庶人,貓鬼也消失了(見隋書獨孤迤傳)。
宋代管制放蠱的人 民間放蠱害人的事,也常在刑事案件中傳到朝廷。宋仁宗慶曆八年(西元一○四八年),仁 宗一天翻看福建路(省)奏報朝廷的刑案,發現民間常有人 放蠱害人,仁宗非常難過。又一次在 刑事案件中。敘明福州有一個叫林士元的醫生用中藥治療蠱毒,很有效果,仁宗告知近官:可將 林士元的治蠱藥方交給宮中的太醫審查,連同太醫們搜集的治蠱秘方,匯為一編,印成專書,頒 發各路,轉發各地民間使用(見續資治通鑑卷四十九)。
宋朝對於民間有過放蠱和養蠱前科的人,管理非常嚴格。太祖乾德二年(西元九六四年)下 令將永州(湖南省零陵縣)養蠱的人三百二十六家移往當地的窮鄉僻壤,不准他們進城(同上 書,卷四)。明朝發生的放蠱事件 蠱除了種類不同外,還有一定的期限。中蠱的人在一定的期限里,蠱毒就會發作,發作以 後,有解藥可以解除,如果超過一定的期限就無藥可救。
明英宗正統(西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間,江蘇省吳江縣的商人周禮從小在外經商, 有一年到廣西省思恩府,無意中遇見了一位中年陳姓寡婦,經媒人說合後,周禮答應入贅陳家為 贅夫,自此他就在當地落了籍,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他的兒子也 有十六歲了。人到中年以後,想起年輕時候的事,也會有落葉歸根的念頭,他的妻子勸止不住,只好由他 去,並叫兒子跟他父親一同回吳江老家瞧瞧,陳氏放了一個蠱給周禮,暗中告知兒子說:「你爸 爸肯回來,就為他解蠱。」周禮父子回到吳江故鄉,不到一年,周禮的蠱發作,每天要喝飲水一 桶,肚子漲得像水桶大 ,他的兒子向老爸說:「爸!我們還是回廣西吧!」「我也想念你的母親,但是生了這個怪病,走不動啊!」「爸,你這個病我會治。」「你又不是醫生,你怎麼會治病?」他的兒子照着他母親教他的方法,將他老爸的蠱病治好,周禮的肚子裡吐了一條活的鯽魚, 這條鯽魚就是他妻子放給他的蠱。
草鬼婆放蠱的傳說 :
傳說中的草鬼婆眼睛是紅色的,跟患了紅眼病一樣,據說眼角總是有很多眼屎,聽起來是一些很髒的女人,讓人不敢接近。因為這樣一個髒女人,誰願意去接近她呢?所以就神秘了。草鬼婆全是女人,一代一代相傳,從遠古時候傳到今天,只能聽說,不可能再看到了。有人說,這是母系社會解體時,由當時的女巫留傳下來,作為維繫女性愛情、尊嚴乃至生命的一種神秘莫測的技術,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真相是什麼樣子,誰又知道呢?
女巫在那個時代,應該是很有權勢的,那麼她們這些神技,又由何而來呢?在那個時候人們對於自然界的認識、對於後代的草鬼婆所要運用的藥物與動物的認識,有傳說中的這麼高明嗎?
隨着男子打獵成果越來越多,母系社會解體了,男人拿了獵物到鄰村或者別的部落養二奶,家裡的老婆有什麼辦法?只好借了女巫的法術,一代代傳下去,能維繫多少算多少,算作是一種對一夫一妻制的最後掙扎。至於後來放草鬼演變為一種別樣的巫術,是發展過程中的基因變異。
我小時候經常聽人講起在農村有一種叫「粘粘藥」的,專由婦女使用,放在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那男人就會對放藥的女子一輩子死心踏地赴湯蹈火,什麼海枯石爛的愛情,都沒有這 「粘粘藥」來得方便省事效果好。又據說這「粘粘藥」還有一種神秘的地方,可以由女子控制藥物,規定男子出行的範圍,如果中的是五里路的藥,那麼只能在方圓五里以內活動,出了五里,就有生命危險。還有溫柔一些的,出了五里,就特別地想這放藥的女人,馬上飛奔往回趕,直到見到這女人。這藥的神奇,將愛情中弱勢一方的女性地位提高到神的程度,不免讓人想起現代人關於丈夫的說法:丈夫丈夫,一丈以內是夫,一丈以外,就管不到了。一丈以外,大約也就是房子外面,男人出了房間,就不是自己的男人。現代都市女性,如果有「粘粘藥」助陣,別墅里會減少多少二奶?
施蠱方法多是放入食物中。蠱女施蠱多是下在飯菜中,《赤雅》:「蠱成先置食中,味增百倍」,而且多放在第一塊食物上。下蠱有的是下蟲本身,有的是下蟲糞便,也有的是下涎沫。有時不經食物也可施蠱。
疳蠱,又稱做「放蛋」、「放疳」、「放蜂」,在廣東、廣西民間流行。製法是在端午時捉蜈蚣、小蛇、蚰蜒、螞蟻、毒蜂、蟬、蚯蚓等加頭髮,曬乾後研為粉末,供奉在瘟神像前,久而成蠱,之後放於飲食中就可毒害人。泥鰍蠱,是用蠱粉與竹葉浸泥鰍與人吃,使之中毒。至於石頭蠱、篾片蠱均都是以蠱藥泡製而成,放於路中害人,據說可進入人身體作祟成惡疾。
視頻
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巫師現場展示解蠱過程 令人震驚-影視綜視頻,搜狐視頻